当前位置:首页 » 组词造句 » 耄耋之年造句

耄耋之年造句

发布时间: 2021-03-23 18:17:16

A. “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每个年龄段的名称都是什么

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

舞勺:13岁至15岁

舞象:15岁至20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男子30

不惑:男子40

知天命:50

花甲,耳顺:60

古稀:70

仗朝:80

耄耋:80-90

鲐背:90

期颐:100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B. 襁褓,孩提,总角,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之年,分别指哪个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其中,“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耄耋”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以上这些词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2)耄耋之年造句扩展阅读:

除了题目的这些称谓以外,还有其他代指的年龄称谓,例如: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出自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一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C. 有没有一些词类似于“豆蔻年华”“耄耋之年”的词

一、“豆蔻年华”“耄耋之年”是古代表示年龄的词,类似的还有:
1、弱冠之年
【拼音】: ruò guàn zhī nián
【解释】: 冠: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出处】: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举例造句】: 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2、而立之年
【拼音】: ér lì zhī nián
【解释】: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举例造句】: 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拘了。
3、不惑之年
成语】: 不惑之年
【拼音】: bù huò zhī nián
【解释】: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 《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举例造句】: 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不惑之年了。
4、知命之年
【拼音】: zhī mìng zhī nián
【解释】: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举例造句】: 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5、花甲之年
【拼音】: huā jiǎ zhī nián
【解释】: 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举例造句】: 他的爷爷已经到花甲之年,两鬓斑白。
6、期颐之年
【拼音】:qī yí zhī nián
【解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
【出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二、延伸介绍: 豆蔻年华
【拼音】: dòu kòu nián huá
【解释】: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 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举例造句】: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D. 耄耋怎么造句

1.他爷爷是个慈祥的耄耋老人。 2.他虽已至耄耋之年,但却像是刚过古稀。

E. 耄耋之年怎么祝福

时光染白您的黑发,
岁月雕刻您的脸颊,
责任压弯您的双肩!
留不住的是时光的匆匆飞逝,
留不住的是岁月的奔跑脚步,
留不住的是青春的激情释放!
转眼间,
您的头发已经脱落,
您的双肩似乎更加驼了,
您的假牙已经不耐用了!
四世同堂,增加几分的欢跃!
儿子女儿,相聚一堂更宽慰!
孙子孙女,已经为人父人母!
重孙子女,欢声雀舞更喜悦!
爷爷,今天是你八十四的寿辰!古有: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本来,作为你最小的孙子,应该与家人和你一起过这个八十四的寿旦!可是,孙子现在真的回不去,唯有这样传达孙子最好的祝福!

F. 应该是耄耋之年还是耋耄之年多谢!

正确的是耄耋之年,读音为mào dié zhī nián。

释义: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八九十岁。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出处:[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6)耄耋之年造句扩展阅读

造句:

1、关怀先生,人如其名,耄耋之年仍忧乐天下关怀不止。

2、我已到耄耋之年,怀旧怀友,和他之间的许多片段以及共同经历的岁月,时常涌进脑际,翻飞再现。

3、霍霆凛左边,有一位身着元帅服,满头银丝、庞眉鹤发,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

4、八十述怀袁宝华盛世风光满眼新,耄耋之年几度春。

5、青梅竹马因战争分离数十载,耄耋之年续前缘。

G. 什么是耄耋之年

意思:指年纪十分大的时候。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出处:(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译文: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能寿终正寝,恩泽广泛涉及草木昆虫。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

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7)耄耋之年造句扩展阅读

近义词

1、鲐背之年

读音:tái bèi zhī nián

意思: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

出处:《诗经·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译文:龙钟体态行蹒跚,匡扶相济功绩伟。

2、期颐之年

读音:qī yí zhī nián

意思: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

出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译文: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