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与何人说前一句
『壹』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全句是什么
宋柳 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首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前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为忍离汴京惜别恋人之,是柳永代表作之一。上片叙写分
离的场景,下片设想别后的凄清。
上片起三句写分离的时间、地点、气氛。“寒”、“晚”写
深秋的时日,“长亭”乃分手之地,雨歇蝉鸣写气氛的凄清。
次二句叙城郊设帐宴别。“无绪”写双方心乱如麻,“留恋”见
君卿难分之状,“催发”听船夫揪心之唤。再二句写痛离之际。
“执手”、“泪眼”写难舍之情,“无语凝噎”写激动之至。结
二句写女子此刻的意念。“去去”想行程之远,“烟波”写水路
之迷,“暮霭沉沉”兼示未来生活道路的昏暗。
下片换头二句过渡。“伤离”写人的多情,“清秋”写时之
冷落。次二句设问、设答。“酒醒”应“帐饮”而来,想见初
别之痛;柳岸泊船见愁眠之苦;“晓风残月”见出离的孤单。再
全词层层铺叙,笔笔白描,构思精巧,意境荡魂。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堪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之千古名句,为“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争唱一时。
『贰』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这句是的意思是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
原文节选如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如下: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2)更与何人说前一句扩展阅读:
作品赏析
词的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前三句通过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可见他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上片正面话别,到此结束;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帐触而已。
『叁』 变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出自哪里
雨霖复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制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