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字一句 » 一首渡船

一首渡船

发布时间: 2023-07-20 21:29:15

㈠ 有一首诗:最后一句是 且把人生当渡船

入土升天本自然,归西不必叹声连。
轮回有道何须问,且把人生做渡船。

下面是类似的:内
感悟生死(七容首)

作者:晚妆初了


一地寒霜熏冷意,两眸热泪化余音。
因思昨夜庭槐梦,怯把残情几笔吟。


风吹瘦柳起歌声,旭日蒙尘血色盈。
幻化人间多少事,无非借景去书情。


做客凡尘莫惹愁,镜花水月总空流。
徒争世上三分气,一但无常万事休。


斗转星移又一年,奴家道路近黄泉。
人生本就无常客,不必伤心少几天。


凡尘勿做苦行翁,不义何须唱大同。
入土谁知身后事,春来野冢没蒿蓬。


入土升天本自然,归西不必叹声连。
轮回有道何须问,且把人生做渡船。


不愧人生几十年,余音碾碎兑心篇。
豪情岂减当初韵,笑把伤词惬意填。

㈡ 一首古诗,要有注释和每一句的解释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追问: 来个别的 这个知道

㈢ 写一首自己喜欢的描绘"自然景象"的古诗

我喜欢的描绘“自然景象”的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热点内容
成语头脸 发布:2024-11-24 03:38:06 浏览:644
成语加翻译 发布:2024-11-24 03:36:03 浏览:36
逢疯狂猜成语 发布:2024-11-24 03:31:04 浏览:510
景字成语 发布:2024-11-24 03:21:46 浏览:48
怒火成语 发布:2024-11-24 03:17:05 浏览:724
带飞的成语 发布:2024-11-24 03:12:01 浏览:76
暴漫鬼故事 发布:2024-11-24 03:08:50 浏览:669
写寓言故事 发布:2024-11-24 03:07:59 浏览:436
寓言故事的词语 发布:2024-11-24 03:06:27 浏览:509
壁什么成语 发布:2024-11-24 03:00:55 浏览: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