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字一句 » 一字诗的作者

一字诗的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5-30 11:12:13

Ⅰ 陈沆一字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字诗

(清)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反映了嘉庆年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了社会的腐败,民生的艰辛。贯穿着作者济世悯民的胸怀。

Ⅱ 一字诗的诗人

清人易顺鼎在《天童山中月夜独坐》一诗中,前后相连的四句诗的相同位置使用了同一个数词“一”,全诗共使用了四个“一”字:
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唯一月,山中唯一人。
唐伯虎(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被演绎的五花八门的,不看出处只看诗)也写有一首题为《登山》一字诗,全诗共有五个“一”字。虽然不是句句含一,但没有别的数字,当属一字诗。这首诗前两句通俗如大白话,但后两句却意境鲜明,使全诗为之骤然生色。诗是这样写的: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起,四海五湖皆一望。
而唐代诗人王建的《古谣》一诗中则反复用了八个“一”字,却都丝毫不给人重复之感: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
一去一来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
清人王士祯(1634—1711),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是非常有名的一字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连用九个“一”字,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划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为宫廷画家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题词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王士祯的一字诗与李后主的词都是题垂钓,一秋一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稗类钞》一书中记载的纪晓岚(1724—1805)七言绝句一字诗,虽然有十个“一”字,但有王士祯诗的痕迹,不知是参考王士祯的诗还是后人穿凿: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
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据传,清代诗人陈沆(1785—1826,号秋舫),也写过一首类似的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青岛崂山钓鱼台的“一字诗”(作者宋绩臣,道号太古子,《崂山志》也未给出此人年代)恐怕和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一字诗也有点关系:
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要说十个一字的一字诗没落入王士祯套路的,是清代才女何佩玉,她的一字诗也是很有意境的: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但十个一字的一字诗还不是含“一”最多的,如果把元曲也算上的话,还有含二十二个“一”字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无名氏元曲小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Ⅲ “一字诗”的诗人是谁

呵呵,纪晓岚对乾隆的一首诗,二十八个字用了十一个一
一句是"一拍一版合复一笑,一人独权占一江秋."
还有其它诗:
蹀躞骄骢看杏花,
樱桃会后暂还家,
烟波一片孤帆影,
便是仙人贯月查。
放眼澄江万里秋,
飘然一叶似渔舟,
谁知水驿停桡处,
楼上珠帘总上钩。

推篷看唱采菱歌,
十八王郞衣锦过,
游女无须频掷果,
从来丹桂近嫦娥。

莲烛携来照洞房,
宫袍新染麝兰香,
得看天际归舟画,
应悟箜篌字两行。

“白头萧散”绝句一首
白头萧散老尚书,
还踏香尘从玉舆,
自笑行装先载笔,
词林习气未全除。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他学问渊博,历时十载编撰成《四库全书》,并撰写《四库提要》及《四库简明目录》等,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其诗清丽秀逸。

Ⅳ 陈沆一字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译文:抄
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袭见一渔舟荡桨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
真是碧空如洗,明月当头,秋色满江。
反映了嘉庆年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了社会的腐败,民生的艰辛。贯穿着作者济世悯民的胸怀。

Ⅳ 陈沆的一字诗妙在哪里

本首诗一字用得特别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字虽然看起来简单无奇,但用在了作者笔下,却能组合成一首押韵流畅的诗。还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读音,恰好像我们为展示了“一”的独特之处,有读Yi(四声)Yi(二声)。

2、用了十个一字,错落有致,含义不俗,分别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思。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3、一字用的很好,并且恰好反映出了当时的情景:写景、写事、写物、写人...……根据诗意仔细想想,竟是个卡字!你看,一帆一桨一渔舟不就像个上吗!然后是一位渔翁一钓钩不就是下字吗!一俯一仰一场笑,不就是上下组合!一江明月一江秋,不就是上面的明月和下面的秋天 !

(5)一字诗的作者扩展阅读:

一字诗
清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整首诗描写了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浆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真是碧空如洗,皓月当头,秋色满江。短短的四句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人物有动作,描绘出多彩多姿的垂钓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嘉庆年间,诗人陈沆去黄州赶赴选拔举人的乡试,求取功名。刚行至巴河岸边,不巧渡船刚刚离岸,船上早坐满了各乡秀才。陈沆恳求艄公行个方便,将船开回岸边,一道渡他过河。

那艄公见站在岸边的是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便乐呵呵地说:“相公前往赶考,必是满腹文才。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个‘一’字的七言绝句,老夫即刻拨转船头,渡你同往彼岸。如若不能,那就请相公耐心等待,待老夫先此船才子送往黄州,上岸再喝上二两老酒,慢慢过来接你。”

陈沆一听急得直跺脚,忙说:“小生遵命,乞求贤翁先将渡船撑回头,我好赋诗,贤翁也好听得清楚,给予指点。”老艄公捋须微笑:“也好。”随即把船撑回岸边。

陈沆一脚跨了上去。这时,恰好江心划过一条渔船,只见一个渔翁坐在船头,身边搁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身子一俯一仰地悠然自得,还乐呵呵地唱着渔歌。陈沆举目四望,见江心秋波,正随波荡漾。陈沆灵机一动,当即作了这首诗。

Ⅵ 陈沆 完整的一字诗

出自清代陈沆《一字诗》原文:“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译文:江上一张船帆一把船桨一条渔船,船上一个渔翁拿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渔翁身子一俯一仰地哈哈大笑,江上一轮明月,正是秋天。

(6)一字诗的作者扩展阅读:

清朝嘉庆年间,陈沆去黄州赶赴选拔举人的乡试,求取功名。刚行至巴河岸边,不巧渡船刚刚离岸,船上早坐满了各乡秀才。陈沆恳求艄公行个方便,将船开回岸边,一道渡他过河。那艄公见站在岸边的是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便乐呵呵地说:“相公前往赶考,必是满腹文才。

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个‘一’字的七言绝句,老夫即刻拨转船头,渡你同往彼岸。如若不能,那就请相公耐心等待,待老夫先此船才子送往黄州,上岸再喝上二两老酒,慢慢过来接你。”陈沆一听急得直跺脚。

忙说:“小生遵命,乞求贤翁先将渡船撑回头,我好赋诗,贤翁也好听得清楚,给予指点。”老艄公捋须微笑:“也好。”随即把船撑回岸边。陈沆一脚跨了上去。这时,恰好江心划过一条渔船,只见一个渔翁坐在船头,身边搁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

身子一俯一仰地悠然自得,还乐呵呵地唱着渔歌。陈沆举目四望,见江心秋波,正随波荡漾。陈沆灵机一动,当即高声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艄公和满船秀才无不拍掌称赞,高兴地让出座位让陈沆坐下。

Ⅶ “一”字诗的作者是谁

“一”字诗2007-03-24 19:24元曲里有一首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
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个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易顺鼎(清):

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擅作数字诗,连用十个一字,不觉重复,所写的景物亦臻画境。

一花一柳一鱼矶,
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
一抹黄叶一僧归。

清代诗人陈秋舫写有一首句句用“一”字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清代被康熙皇帝称为“操守为天下第一”的清官张伯行在其《禁止馈送檄》中用一字表明自己的公正廉洁,更令人肃然起敬: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不知你指哪一个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