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的一首诗
Ⅰ 行书作品古诗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内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容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Ⅱ 用行楷字体的古诗《秋词》有哪些
1、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2、〔赏析〕:
在我国诗歌史上,“悲秋”可以说是一个悠远绵长的文化母题。众多的文人学士总是将自己的失路之悲、时事之忧、国事之危融入飒飒秋风之中,融入那个特定季节的凄风苦雨之中,借之将心灵深处的悲伤与痛楚挥洒得淋漓尽致。当读者涵咏其间时,那凄冷、那绝望、那挥之不去的哀伤与绝望也定会涌上心头、潜入肺腑。
3、刘禹锡《秋词》则开辟了另一重境界。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普遍的秋日情怀。寂寥,是带有鲜明时令特色的主题景观;悲,是文人学士们的心情与心境。 在这里,季节景观与文人骚客的心理情绪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印象派的悲秋画。
4、“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给予了秋天富于激情与个性的审美关照:在他看来,秋天同样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季节,它甚至超出了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春天。既然是“我言”,当然代表的是诗人的“一家之言”。诗人先声夺人地摆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才在下文交待自己所持的理由。这种构思上的因果倒置,将一个悬念与期待留给了读者。
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鹤”,当是代表着卓然不群;“排”,是那样的有力量、有气势,是那样是激昂,是那样的奋发有为。你看,秋日的天空,空阔、高远,让人神清气爽,更令人振奋的是,一只矫健、凌厉的白鹤,排云而上,直冲碧霄……此情此景,令诗人诗兴勃发,满腔的诗情与豪情也随着那双搏击长空的翅膀遨游于那澄明如洗的蓝天。读到这里,我们的心境会因之开朗,我们的情怀也会为之振奋。
6、诗人当年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改革,失败后多次被贬,但他并不因命运多舛而消沉气馁。读这首写于被贬期间的诗作,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清新明丽、胜似春光的秋日风情,更能领悟到熔铸与字里行间的昂扬向上、乐观豪迈的情怀。
Ⅲ 寒食古诗行楷怎么写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查不到翃字的行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