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字一句 » 泽东写的第一首诗青蛙

泽东写的第一首诗青蛙

发布时间: 2023-05-25 22:30:52

① 毛主席的诗词《咏蛙》的全文内容是什么

《七绝·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 写作背景


    《七古·咏蛙》是毛泽东于1910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此诗首两句是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末两句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 作品赏析

这首咏蛙诗气魄很大,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慨。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青蛙的形象和心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想主宰国家命运、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

首两句:“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说,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树的绿荫下修养精神。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

青蛙经常生活在稻田、沟渠和池塘的水边。“独坐池塘”,既写出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又突出了青蛙的独特个性。“如虎踞”,这一放大了的青蛙形象,正是作者广阔胸怀的一种表现。那是到东山小学来读书的,多是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穿绸缎,着轻裘,入学时不是坐轿而来,就是有人护送。毛泽东穿着粗布大衫,很旧,口音难听,年龄很大才读小学,而且是外乡人。那些阔气的学生觉得他很“土气”,瞧不起他。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矮人一等,倒觉得比那些求官发财的学生和骄横傲慢的富家子弟高大的多。“独坐池塘如虎踞”的青蛙,既是胸怀大志青少年形象的写照,也是作者自己形象的写照。

第二句通过写青蛙在“绿荫树下养精神”的描写,道出了自己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情况。他争分夺秒地阅读了中外的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边读边记边批,从中寻找救国之路和成才之道。他写过《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作文,国文老师谭永春阅后批到:“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他的学习精神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毛泽东还时常在黄昏的时候,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时事,谈吐理想,抒发自己盼望祖国迅速富强起来的迫切心情,激励同学们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学习,将来多贡献力量。

末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春天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以此写出自己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毛泽东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座右铭,为此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子任”,意思是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这种救国救民的理想,表现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构思巧妙,托物言志新颖。

写青蛙,既不能离开青蛙,又要高于青蛙,这样既真实又感人。毛泽东把青蛙本身的形象升华到如此高妙的境界。

② 与青蛙有关的古诗

青蛙多入复户,潢潦欲胜舟。——姚制合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韩愈
岂无布袜青蛙兴,过却梅天出未迟。——陆游

现代 毛`泽东《咏蛙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宋·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唐 贾弇《孟夏》
江南孟夏天
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
蛙声作管弦”

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
稚圭伦鉴未精通,
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
肯饶天籁与松风.

唐·张籍《过贾岛野居》
蛙声篱落下,
草色户庭间.

何处最添诗兴客,
黄昏烟雨乱蛙声”.

蛙声经雨壮,
荧点避风稀.”陆游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薄暮蛙声连晓闹,
今年田稻十分秋.

宋·辛弃疾《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