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谜语 » 芦花恨典故

芦花恨典故

发布时间: 2023-01-25 22:12:30

Ⅰ 谁知道,后母给孩子用芦苇絮做衣服的那个故事

单衣顺母、芦衣顺母。

周闵损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两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1)芦花恨典故扩展阅读:

故事涉及的主人公:闵子骞。

人物生平: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

生于鲁昭公六年,卒于鲁哀公八年,比孔子小15岁。他出身贫寒,生母又过早去世。为家境所迫,很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经常随父亲驾车外出谋生,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后来拜师孔子,成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以孝行名闻天下。

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

其后求学于孔子,孔子仕鲁期间季氏曾聘请他出任费宰,闵损婉拒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请我的话,我必定会去躲在汶上)”。

Ⅱ 有关芦花的典故

明月芦花:míng yuè lú huā

[成语解释]
明月:光明的月亮。月光中的芦花。形容虚无缥缈的内境界或杳无踪迹容
[典故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随州大洪山报恩禅师》:“休论佛意祖意,谩谓言端语端。铁牛放去无踪迹,明月芦花君自看。”
[成语举例]
清·黄景仁《湖上阻风杂诗》:“平湖入月浩无津,明月芦花思煞人。”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Ⅲ 关于几个典故!

【大舜捐阶焚廪:见于《孟子》。捐阶,去除梯子。舜上房顶后,他的弟弟把梯子拿回走,不让舜下来。焚廪,答舜收获了粮食。他的父亲把粮仓烧毁。
【闵子冬夜芦衣:闵子骞,孔子的弟子。二十四孝子之一。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丝绵衣己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春生遭谤:应该是申生遭谤。申生是春秋时晋献公的太子,受献公宠爱的骊姬想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懿在献公面前毁谤申生,申生被迫自杀。。
【伯奇负冤:传说伯奇受后母谗言所害,被父亲赶到荒郊野外,由于悲怨已极,他变成了伯劳鸟。

Ⅳ 变遂起于芦花什么典故

芦花典故:芦花做的棉衣。

《太平御览》卷八百十九引《孝子传》:
“闵子骞幼时,为后回母所苦,冬月答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其母。子骞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
闵子骞幼时,常受后母虐待。后母为他做棉衣,里面絮的不是棉絮而是芦花(不保暖)。当父亲知道后要将她赶走,闵子骞却跪地陈辞,请求挽留后母。
“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指续弦以后,后妻不好,前妻所生的儿子因此而受苦。

热点内容
成语29 发布:2024-12-23 13:17:38 浏览:464
故事大岗 发布:2024-12-23 13:11:42 浏览:179
成语之王 发布:2024-12-23 13:11:40 浏览:410
尽职尽责故事 发布:2024-12-23 13:11:40 浏览:131
自己的颜色故事 发布:2024-12-23 13:05:39 浏览:255
最快的阅读的成语 发布:2024-12-23 12:57:44 浏览:4
呆若木鸡成语 发布:2024-12-23 12:51:22 浏览:657
弥的成语 发布:2024-12-23 12:32:38 浏览:425
姜饼人的故事 发布:2024-12-23 12:18:15 浏览:940
幼儿故事漫画 发布:2024-12-23 12:15:06 浏览: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