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娶媳妇歇后语
A. 过年吃团圆饭歇后语
1、过年娶媳妇儿 ———— 双喜临门
2、过年过节 ———— 锣鼓喧天
3、过年的贮藏室 ———— 满了
4、过年吃团圆饭 ————济济一堂
5、正月初一拜年——给压岁钱
(1)过年娶媳妇歇后语扩展阅读:
歇后语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
《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网络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
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
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
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
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B. 关于春节的歇后语大全
关于春节的歇后语:
1、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2、大年初一吃饺子--第一回
3、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4、大年三十看皇历--没期啦;没日子啦
5、腊月三十贴对子--一年一回
6、隔年的春联--没用处;无用;没得用
7、年三十夜拨算盆--满打满算
8、隔年的馒头--早发了
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10、孩子们过年--常盼那一天
(2)过年娶媳妇歇后语扩展阅读
善于用歇后语表达有的好处:
1、歇后语诙谐、幽默并使人加深理解和记忆。
2、歇后语能令人更加理解,更加形象生动得表达所要说的意思。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参考资料歇后语_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