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的典故
⑴ 关于友谊的历史典故
关于友谊的历史典故有左儒为友而刎颈的故事。
传说周宣王时,宫里有一位先王时的老宫人,约摸五十多岁,怀孕四十余年产下一女婴,周宣王夫妇认为是不祥之物,就命人将其包裹起来,抛到了二十里外的清水河中。
后来周宣王又听说妖气虽已出宫,但并未消除,就命上大夫杜伯督办查找“妖女”之事。在兴师动众查寻“妖女”的过程中,因累及许多无辜,杜伯便不愿再查下去。三年后,周宣王因梦见一美貌女子惊扰太庙,心中十分恐惧,就逼问杜伯查找“妖女”的结果。杜伯认为“妖女”已被溺死,继续查找下去,会惊扰百姓,于朝廷不利。
周宣王听了大怒,斥责道:“分明是怠弃朕命。如此不忠之臣,要他何用!”便立即下令处死杜伯。此时文武百官吓得面如土色。忽然文官行列里走出一位官员,忙将杜伯拉住,连连说“不可!不可!”
这位不惧君王之威的官员就是杜伯的好友——下大夫左儒。
左儒对周宣王说:“臣闻尧有九年的大水之患,还能做成帝王,商汤有七年的旱灾,也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天下称颂的明君。君王如果杀了杜伯,臣恐怕国人把天下出了妖孽的事情传扬出去,如果被外邦人知道了,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请大王宽恕他吧。”
周宣王听了左儒的话,不但没有收回成命,反倒指责左儒道:“你为了朋友而违抗朕的命令,是重朋友而轻君王的表现。”
左儒回答道:“如果大王是对的而朋友是错误的,我一定会违背他的意思而支持您的意思;如果朋友是正确的,我就一定不能遵照大王您的主意了。大王要是非要杀杜伯的话,就让为臣和杜伯一起死吧。”
周宣王的怒气并没因此消退,仍命令武士将杜伯推出朝门之外杀了。左儒回到家中,也自刎而死。
左儒为了正直的朋友而刎颈自杀的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刎颈之交”也就成了人们夸赞坚贞友谊的代名词。
(1)较真的典故扩展阅读:
冯梦龙称赞左儒说:“贤哉左儒,直谏批鳞。是则顺友,非则违君。弹冠谊重,刎颈交真。名高千古,用式彝伦。”称赞左儒是当时官场的典范。
左儒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朋友关系,更重要的是较真品质。纵观中华文化和历史,发现中国官场最稀缺的竟然就是这种“左儒精神”,在威权面前不仅不敢坚持真理,甚至阿谀奉承、助纣为虐,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多灾难和损失,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⑵ 礼尚往来的名人典故
周总理的“礼尚往来”
周恩来总理虽然离开我们已37年了,然而,在周总理身上却有着讲不完的故事。有一件小事,至今仍记犹新,让人震撼。周总理从来不收馈赠者的礼物。一次,他过去的一位老警卫给他从外地捎来一筐新鲜桔子,他问清是25元钱后,立即让人寄去50元钱。他说:“多余的钱让他处理,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这样以后他就不再送了。”
周总理这一招可真叫绝。你想啊,如果再送,岂不成了向你索礼吗!?这件小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周总理严于律已,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本来,作为自己的老部下送筐桔子,也不值多少钱,总理完全可以收下,但他却较真就是不收,反而用高出原价的钱寄去,这是为什么?并非周总理没有人情味,而是害怕他人效仿,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古人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人情往来”是我们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传统节日里,迎来送往,礼尚往来,乃人之常情。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着自己的人情往来。当然,正常的人情往来,应该是有来有往。按照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亲戚朋友等有了人情来,自己想方设法也要有相应的人情往,否则,总是感到缺了人情缺了理。周总理绝妙处理桔子的事,既体现了“往”,充满了人情味,又坚持了原则,堵了“来”的路。
而当前,一些官员的人情往来,却是有“来”无“往”。也就是说,有些官员在人情往来上,只进不出。从一些贪官的受贿数字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不少腐败官员仅仅“人情往来”这一块,就有大量不法之财进账。因此,为官者的“人情往来”,只有“来”而没有“往”。如果说有“往”,那也是要动用公权,为行贿者牟取利益。
由此可见,人情往来只有来没有往,这绝不是一种社会正常的人情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官员只来不往的人情,也没有人情,而有着见不得阳光的隐情。事实上,“人情往来”已成一些官员受贿的重要渠道,大量的“灰色收入”就来源于这一渠道。因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被判处16年徒刑的中国民用航空江苏管理局原局长崔学宏曾说:“我最盼望的是多过几次年,我有个春节情结。过年除了收红包之外,还收了许多名烟名酒,抽不完、喝不完,就拿到民航开办的餐厅、饭店去卖,仅此一项,一个春节下来,就能收入10万元。”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反腐倡廉,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从治本上入手,规范制度和监督机制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道道防线,要求领导干部们要像周总理拒礼一样,高度警惕
“人情往来”旗号下的“温情腐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自律、自警、自省,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