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的典故
[语出]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过个苦尽甘来。”
苦尽甘来
kǔjìngānlái
[释义]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正音] 尽;不能读作“jǐn”。
[辨形] 苦;不能写作“若”;甘;不能写作“干”。
[近义] 否极泰来 时来运转 雨过天晴
[反义] 乐极生悲
[用法] 可用于生活方面。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否极泰来”;都比喻坏的方面向好的方面转化。但~多指生活方面;“否极泰来”指运气方面。
[例句] 老两口过了半辈子苦日子;今天总算~了。
[英译] aftersufferingcomeshappiness
2. 卧薪尝胆是什么故事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越王勾践每天临睡前,都用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现在的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老老实实养马,夫差以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吴王夫差本就只顾吃喝玩乐,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夫差更是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2)苦尽甘来的典故扩展阅读:
卧薪尝胆是一个褒义词,现在主要用于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卧薪尝胆的出处:
北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史记》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里仅有“尝胆”,没有提到“卧薪”,这是苏轼发挥想象,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而创作出来的成语。
3. 卧薪尝胆是谁的典故
卧薪尝胆是越王勾践的典故。
典故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后用于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