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小典故
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典故
这来自一个佛教典故 神秀和慧能原本在同一个寺中修行,后来方丈要选择接替他的人,就把这两个人叫来,让他们各作一首偈子(就是佛教里的诗)。 神秀做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你所说的正是后来慧能的偈子。
显然慧能的领悟比神秀高了一层,因为菩提树和明镜台本身也是凡尘俗物,以此自比说明还没有彻底的超脱,而慧能的偈子可以表现出他对佛角教义更深的领悟。方丈也打算把位置传给慧能。但这个事情后来被神秀知道后就迫害慧能,迫使他逃到南方。于是两个人开创了“南宗”和“北宗”,也就是所谓的“顿宗”(认为顿悟得道)和“渐宗”(认为渐悟得道)从此中国佛教两大派系就产生了。不过从影响来看慧能更深远些。
拓展资料: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惠能(638—713)唐代高僧。俗姓卢氏,三岁丧父,家境艰贫,稍长以伐薪卖柴为业养母度日。
二十四岁时辞母出家,往蕲州黄梅东山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初为行者,随众劳役,踏碓舂米。后因书写了得法诗偈而备受弘忍赏识,嘱付衣法,成为禅宗六祖。因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隐居十五年。弘忍入灭之后,惠能才开始传法受戒。
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年,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召入京,他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七十六岁时赴新州入灭。其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说,一是顿悟成佛说。在世界佛教史上,他是一个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贯通的思想家。
六祖圆寂于公元713 年夏天,当时正值南方炎热潮湿天气,他的肉身未经任何防腐处理,一直保留至今,将近130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腐烂。
抗日时期日本军人进驻到南华寺,不相信他的神奇,将六祖的尸身从后面剖开一处,发现五脏六腑都完好无损,才相信佛法无边,将身体重新安好,顶礼而退。现在六祖肉身完好的放在广东韶关南华寺。
于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曾经用钉锤在大师的胸口处,硬是挖一个小洞,结果赫然发现大师体内器官皆完好无缺,当场吓得纷纷跪地叩拜。
② 拈花微笑典故
拈花一笑”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这师徒两人神神怪怪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
紧接着,释迦牟尼讲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徒儿们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同学了啦。你们要学,就问他去吧!
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禅宗的特色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我太懂禅学,但我喜欢禅宗的意境,那对世间美好的领悟,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花,我喜欢去默默的领悟花的语言!
我喜欢昙花的刹那灿烂。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时间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全部的梦想和激情,壮烈与喝彩,顷刻间挥洒净尽,淋漓快意。
望尽了烂漫辉煌的一刻,终有落樱缤纷。残红善舞。你本来是灿烂过的,因此不怕被遗忘;你本来是热烈过的,因此甘于安守一份不可言喻的静默。就这样,你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笑靥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生命亦如你。
我喜欢兰花的清幽。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片叶子,就一朵或几朵白色的小花,却历经千年,依然悠远飘逸。习惯了寂寞,不以无人而不芳。淡淡的,一体青凝不染尘。一种从容的生活状态,不是甘于平庸而是细腻地去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的快乐。远离了喧嚣繁杂,空谷晨钟,不是自耳畔响起,而是自心田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青青一线,暗香浮动。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人生亦是如此,或绚烂如夏花,或如秋叶飘零,不管成败荣辱,从容面对吧。
生命如同四季,风露荣枯。知春、识秋,拈花拂雪,活出个淡雅人生。
③ 佛教禅宗典故查出处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见《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录》,并见《七系付法传》,二者互有详略):
释迦和他的弟子曾在印度沙珂那(Sahara)地方,受国王因陀罗菩提(Indra-Bohddi)的供养。国王修密法中的“事业手印”已有相当成就,但仍未解脱。有一天,释迦在他的耳边,只轻轻地说一句曰:“你就是佛!”这国王便顿然开悟了。弟子们埋怨释迦不肯把成佛的法门公开传授,释迦便对他们解释:“那国王是密宗的根基,你们是显教的根基。”
④ 禅宗三祖寺的传说典故
禅宗三祖寺始建于公元505年,为南朝宝志禅师开创,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咏的就是这时的盛况。
传说白鹤道人闻旨,先将手中拂尘抛向空中,化成一只冲天白鹤,飞向天柱山。宝志待白鹤飞去后,将手中锡杖往空中一掷,顷刻化成一条巨龙,尾随而去。白鹤飞至凤形山顶,正欲敛翅降落,忽闻身后狂风大作,雷鸣电掣,便掉头东飞。巨龙飞至凤形山顶,仍复作一根锡杖,白鹤也在旁边的白鹤岗敛翅而降,复成一把拂尘。须臾,二人行至谷口,各寻己物,宝志收起了锡杖,只见清泉汩涌,因名“卓锡泉”,后人凿井起名“卓锡井”;白鹤道人收起拂尘,泉涌水流,因名“白鹤泉”。据此,梁武帝下诏,令宝志禅师于凤形山建刹,白鹤道人在白鹤岗建观,并赐名“山谷寺”和“白鹤宫”。
如今,卓锡井和白鹤泉仍存,前者在三祖寺圆通门斜对面的天柱山敬老院内,后者在三祖寺东侧白鹤岗下真源宫旧址处,都是天柱山的著名景点。 南朝齐梁之交,达摩法师从印度渡海将禅法带到中国,被誉为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与梁武帝应对时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于是一苇渡江,来到北魏少室山五乳石洞面壁9年,参禅打坐,伺机传法。后遇慧可诚意求法,立雪断臂,达摩遂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法、衣钵传之,慧可因此被尊为禅宗二祖。
僧璨(510—606)被称为禅宗三祖。他到二祖慧可处请求开示佛法的典故,见于《祖堂集》记载:北齐天保初年(550)有一居士,不言姓氏,年逾四十,到二祖慧可处。求曰:“弟子身患风疾,请和尚为我忏悔。”慧可说:“把你的罪对我说,我为你忏悔。”来者沉思片刻说:“我还说不出我的罪究竟在什么地方?”慧可说:“我已为你忏悔过,你最好皈依佛法,出家僧住。”居士说:“今日见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个僧人了,但不知何为佛法。”慧可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汝知之乎?”居士领悟地说:“今日始知人的罪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在于其心,佛法也是如此。”慧可闻言,十分喜悦,深器来者,即为剃度,高兴地说:“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这一年的3月18日,僧璨受足具戒。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僧璨随二祖慧可南遁隐居,往来于司空山和天柱山之间长达15年之久,后接衣钵,是为禅宗三祖。隋开皇十年(590)僧璨正式驻锡山谷寺,公开弘扬禅法。
三祖寺内有一巨石,上书“解缚”两个大字,说的是三祖为四祖解缚的公案。佛教典籍记载,隋开皇十二年(592)沙弥道信来到山谷寺,礼谒三祖,求曰:“愿和尚慈悲,为我解缚。”三祖问:“是谁将你缚住了?”道信答:“无人缚我。”三祖又问:“既无人缚你,那你又求何解缚?”道信闻言大悟,后又随三祖修学九载,接法是为禅宗四祖。 在禅宗发展史上,三祖僧璨是一个重要的坐标。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才是有信有修。
僧璨对禅宗的汉化改造发展,有几个明显的表现。其一,变面向达官显贵为面向下层群众。佛教初入中国,信仰接触者多为贵族,僧璨改变靠上层弘法的方略,变为在村夫野老中随缘化众;其二,变在都市城廓建寺院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其三,变居住无常的“头陀行”为公开设坛传法;其四,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禅法初传,有“不立文字”之说,主张静坐安心渐悟。僧璨在公开弘法的同时,精心著述《信心铭》,以诗体写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阐明义理,大开方便,应机施教。有学者称《信心铭》是禅宗第一部经典,与《六祖坛经》并称最中国化的佛门典籍,为禅宗以文字总结其修习经验开创了理论先河。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三祖大师说法时合掌立化。唐天宝四年(745),舒州别驾李常取僧璨遗骨火化,得到五色舍利300粒,用其中100粒塑造三祖像,又拿出自己俸禄,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把塑像放置于底层。
唐乾元元年(758),肃宗李亨赐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谥僧璨名“鉴智禅师”,赐塔名“觉寂塔”。现在的塔几经重修,塔宫里珍藏有三祖舍利子,唐代的塔基、宋代的塔刹、明代的塔身,楼阁式塔体,砖木结构,飞檐翘角,斗拱相乘。塔为5层,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层4门相对,两虚两实,游人登塔,常被虚实所迷。塔顶置有相轮,由8条碗口粗的铁链牵制,链上系有400余只风铃,风吹铃动,叮当悦耳。
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支派,自达摩西土东来,二祖慧可断臂求法,传至三祖僧璨,方使之中国化,畅行于世,成为汉传佛教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之一。 就是这个具有重要地位的三祖寺,历史上曾几度兴衰。北宋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高僧辈出,宗风大振,时有“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之誉。此后,历经沧桑磨难,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寺院被毁,直至明朝中叶,方得以重建,史称中兴。明末再毁,整个清朝乃至民国,仅得以维持香灯不灭,呈衰败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三祖寺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春天。在宏行法师任住持的十多年间,先后筹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山门、通天桥、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全寺面积达200多亩,总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三祖寺的振兴,不仅迎来了海内外游客香客,也得到各级政府和宗教部门的肯定,1990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视察。朴老十分欣赏王安石刻在三祖寺左旁石牛古洞石壁上的诗句:“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曾挥毫步韵作诗:“汲尽泠泠江水,冲开靡靡山围,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欣闻18万字的三祖寺志稿完成,朴老立即题名“中国禅宗三祖寺志”。
为适应天柱山旅游事业发展,在建寺1500周年之际,三祖寺在现任住持宽容法师带领下,进行了浩大的修复重建工程,现一期工程已竣工。新工程规划,除了根据寺院建筑规格外,还依据功能需要分为静修区、共修区、生活区和旅游接待区等,并设禅文化研究室。整体依山就势,高下相望,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建造广场、牌坊、放生池、钟鼓楼,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分建乾元阁、信心楼等。重建后的三祖寺楼阁辉煌,殿宇堂皇,园林巧布,功能齐全,必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佛教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建设的重地,成为安庆及天柱山的一个重要人文景观。
⑤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哪个故事
佛教禅宗故事,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版,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权欲耱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便交衣钵传他。后入韶州(今广东韶关市)曹溪山宝林寺任主持,开创禅学南宗,倡顿悟法,弟子日众,形成禅宗的正系,被奉为禅宗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