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的典故
Ⅰ 古代关于合作愉快成功的典故
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版射”杜如晦。那权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Ⅱ 古人的合作故事
1.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一次孙权发乒十万来攻,二人是五子良将之二,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终于大破敌军.
2.管仲和鲍叔牙。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
3.有感于古语说,“势单力薄联络诸侯”。也有经济学者说“实力未够,就自己做车箱,挂人家的火车头”。可想而知合作的重要。 任何大一点的事都是群体完成的,决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没有汉初三杰及屠夫豪杰们的合作刘邦不可能建立汉朝;没有桃园三结义,卖履小儿怎可能三鼎天下;没有瓦岗排座次,那来成就褐衣公子。还有古语说:“一箭易折,五箭难摧”。可见结伙合作的重要性。一定要求和存异地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业务。
4.(1)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2)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摇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5.上帝分给两个家庭两把长筷子。第一个家庭把长筷子当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里送,可是筷子太长了,他们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结果都饿死了。而第二个家庭却把食物往对方的嘴里送,他们互相喂食,互相帮助,他们一家就活了下来。所以这告诉我们: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这样才能团结进步。
6.事实上我们中国人民却没团结合作起来。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战”。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一,但总分却非常落后。
7.从前,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他这20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领,难分上下。可是他们自恃本领强,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时20个儿子常常明争暗斗,见面就互相讥讽,在背后也总爱说对方的坏话。阿豺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很是担心,他明白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各个击破,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阿豺的年纪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会很久了。儿子们怎么办呢?再没有人能教诲他们、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了,那国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吗?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懂得要团结起来呢?阿豺越来越忧心忡忡。有一天,他也终于有了主意。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儿子们不知何故,但还是照办了。阿豺又叫过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说:“你随便拾一支箭折断它。”慕利延顺手捡起身边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断了。阿豺又说:“现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来,把它们捆在一起,再试着折断。”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咬牙弯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腾得满头大汗,始终也没能将箭捆折断。阿豺缓缓地转向儿子们,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你们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怎么也折不断。你们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气,单独行动,很容易遭到失败,只有20个人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儿子们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悔恨地流着泪说:“父亲,我们明白了,就放心吧!”折箭的道理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Ⅲ 关于合作的典故有哪些
1) 我想你说的是近代法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规律。但是由于他不能用最科学最严密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承认,直到麦克斯韦完整地表述了这一规律,才得到人们的正式承认。
2) 再讲一个古老的故事,《折筷子》。 就是将团结合作的典故.
有一位老人就要死了,他对自己的孩子们说道:“亲爱的孩子们,来看一看,你们是能否把这些捆在一起的箭折断?你们试过之后我将会给你们解释一下与它们连在一起的秘密。”
大儿子把箭捆拿了过去,用尽全力,没折断。第二个儿子接了过去,也试了试,但也是白费力气。小儿子试了试,也没有成功。这捆箭没有一个人能折断,连一根箭也没有折断。这时父亲说道:“你们真是些没有力气的人!现在让我来演示给你们看看,遇到这类情况,我能用我的力气来做些什么吧。”
在场的人都笑了,以为他在开玩笑。但是,老人把箭捆拆开,然后毫不费力地将它们一一折断。老人说道:“你们看到了吧,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我的孩子们,愿手足之情让你们联合起来,请你们答应我,你们之间将亲密无间,团结协作。”
老人死后,三个孩子得到了很大一笔遗产,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对困难,三兄弟团结一致,成功地克服了众多困难,处理了这些问题。但是到后来,他们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淡,以至最终断了兄弟之情。血缘曾经将他们连在一起,但是利益关系却又将他们分开。奢望和贪婪都介入到遗产的分配问题上。他们为了财产分配而争论、诉讼。以前的问题又重新而来。不再团结合作的兄弟们在处理问题上意见分歧,最终导致了财产的损失。到这时,他们才想起被抛在脑后的箭捆之盟,可惜已经太晚了。
Ⅳ 有什么典故可以说明合作精神的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合作并不必然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诸多因素会影响群体的合作效果,使合作会产生1+1<2,1+1<1甚至1+1为负数的合作效果。只有消除影响团队绩效的负面因素,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一个企业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一盘散沙 一个民族没有团队精神也无所作为
《团队精神》:1+1=2?
彭 雨
我们都习惯认为:人多力量大。人多真的力量大吗?从古至今,以少胜多的例子数不胜数。德国科学家瑞格尔曼的拉绳实验也告诉我们这一点。拉绳实验是这样的:组织者将参与测试者分成四组,每组分别为一人、二人、三人和八人。瑞格尔曼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拉力。测量的结果为:二人组的拉力为个人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及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至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
可见,一个群体并不必然产生1+1>2的行为结果,要想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必须发挥团队精神的力量。
新书《团队精神》对团队及团队精神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诠释,揭示了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团队与一个真正高效的团队之间的区别。
很多公司的领导都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他们觉得一个真正的团队应该是绝对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的,不允许有个人主张,甚至做事方式也要与组织保持一致。这样,只需要一个能干的领导,带着这个听话的所谓的团队,就可?quot;攻城掠地,战无不胜"了。但这种做法却受到《团队精神》的强烈批评。在这里,个人的创造性被否定,个性得不到张扬,主动性和能动性得不到鼓励,个体的力量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的力量就无从说起。团队的精神也荡然无存。
另外,过分强调团队或个人的作用对于团队的建设都是不利的,一个真正高效的团队应该既强调协作又张扬个性,内部充分交流与信任,而建设这样一个团队又需要一个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当然,团队建设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改进,但《团队精神》可以为团队建设提供一个解决思路。
第一部分 缺乏"团队精神"的群体不过是乌合之众
第二部分 团队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部分 尽职、尽责、尽心--先向你为团队做了什么
第四部分 沟通、沟通、再沟通--积极沟通才能有效合作
第五部分 有效激励--让员工在团队中更杰出
第六部分 团队领导--以身作则、正确识人、用人、管人的人
第七部分 如何形成团队精神--理念优先于制度,制度优先于技术
第八部分 当1+1<2时--什么是团队精神的敌人
〔连载〕 《团队精神》前言
李克成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谱写的就是一曲曲艰苦创业、团结奋进之歌。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团队精神》一书围绕团结协作论述了团队建设的好坏对于领导者和员工意味着什么;高效团队是如何构建和运作的;团队成员何以才能相互信赖、协作和进步;团队中的大多数人如何激励;少数人如何引导;怎样将团队培育成学习型组织等主要内容。本书的写作体例和笔法也颇为独特。虽是一本涉及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内容的著作,但所论及的个体、群体、组织、社会之间的关系,沟通、合作、激励、学习、创造、自律行为的分析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适合各级管理者和员工阅读;在观点表达上也有别于其它描述型论著。作者从事件铺陈入手,分析个体在事件中的角色地位及心理活动,群体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后果,并指出其深层意义。这就使对事件的关注从听说、评论上升到理性思考,上升到管理艺术,保证了内容的思想深度;再者,作者并不刻意评判或推崇某种管理模式,而是博采众长,融会古今。书中既有三国典故、《论语》训诫等中国古代用人之道,也有通用、微软、海尔等中外著名企业培育团队精神的范例,还恰如其分地对石油企业团队建设的片段细节作了点评,从而缩小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启发借鉴意义。
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优秀的团队。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陶冶出集高瞻远瞩与尽心尽职于一身的管理大师,造就勤勉、诚信、团结、高效、自律的员工队伍,使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迈进。
月怀一鸡
典故作者: 出处: 更新时间: 2006年04月21日
月怀一鸡 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攘――――窃取、偷盗。或――――某人、有人。道――――一个人的举止言行。损――――减少。已――――罢了、停止的意思。非义―――不符合于正当的事理。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评点 偷鸡是一种损人利己的不良行为。痛改前非谓之大勇;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根。
蚊子与青蛙
几只大个儿的黑蚊子,在河边的杂草里窃窃私语,大概它们又在那儿合计着怎么去干那些损人利己的勾当了。
"呱呱呱……"河里青蛙们的叫声,却打搅了这帮蚊子的美梦。
蚊子们对此非常不满,它们埋怨青蛙道:"真不明白!你们为什么成天老是这样高声大嗓地吵嚷呢?难道你们不知道,这种烦人的鼓噪,吵得人们一刻也不得安宁吗?"
青蛙们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可是人类却把我们的叫声,称作优美的田园交响诗,而对你们的瞎哼哼、乱嗡嗡,连小孩子们都懂得,这是世界上最低劣的音乐!"
"嗡!嗡!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蚊子家族讲话,向来都是温文尔雅、慢声细语的, 只是你们听不懂罢了,这只能说明,你们太少见多怪了!"蚊子们在不服气地反驳着。
青蛙们毫不客气地揭露说:"其实,你们只能在阴暗的角落里,嗡嗡嘤嘤谋划着,如何偷着去叮谁一口,想从别人的身上捞点油水!"
"你们这些青蛙,也只能泡在水中穷喊,一个劲儿地宣扬自己对别人有什么益处。至于有人说,你们对人类有过什么贡献,我们真是不得而知……"
"蚊子!你们不要闭着眼睛说瞎话!请问,我们什么时候在别人面前表白过自己的功劳?至于我们愿意唱歌,这是青蛙家族的爱好,我们高兴嘛!说到对人类的好处,我们只是帮助他们逮了一些害虫!"
"害虫!什么害虫?"一听到这样的字眼儿,蚊子们立刻像条件反射一般齐声嗡嗡起来,"住口!你们这些不知好歹的花蛤蟆!如果再这样大嗓门地叫喊,我们就都飞过去,把你们嘴巴咬烂!"
"飞过来吧,我们张着嘴在这儿等着你们!"青蛙经过冷静的思考说。
蚊子们飞出了杂草,都在气恼地嗡嗡着,然后就哼哼唧唧地朝河里的青蛙扑去了。不过;当它们飞到河心,还没等对水面上的青蛙叮一下,就被那张着的大嘴吞到肚子里去了。
"呱呱呱……"河里的青蛙们越发兴高采烈地唱起来。
管理寓言:卖肉的人
从前,有个卖肉的人,他得到一条鹿尾巴,于是,就把它放在驴肉的担子上,天天到处吆喝卖鹿肉,很多人买回家当鹿肉吃,时间久了,终于有人识破了他,从此,再也没人买他的肉了,甚至他挑上真正的鹿肉,也没人再买了。
管理启示:
这个寓言给我们展现了两个字:诚信.
在企业管理中,诚信体现在领导对员工承诺的兑现,下达命令后绝不能朝令夕改,对客户言必信,行必果.
在企业经营中,诚信体现在产品质量过硬,遇到危机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商务谈判中吐字如金。这样才能树立起一个企业的形象,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社会上很流行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有的甚至把《厚黑学》中的智慧用于企业管理中,使企业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不乏有损人利己,奸诈诡辩,弥天大谎等手段。这些无疑会使人认为,在企业管理与经营中没有诚信可言,如果谁讲诚信,谁就是天下最傻的傻瓜。其实不然,笔者阅读过不少此类书籍,其中企业经营的实例中虽然是运用了不少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产品的质量,这对于商家来说,是最大的诚信,也是这些所谓的手段得以成功的基石。没有这个作保障,手段再高明,也无济于事。
造成诚信危机的根源,就是利益的趋使。比如,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为了打开销路,剽窃他人专利;为了牟取暴利,以次充好等等,数不胜数。
当前,危机公关这个词很流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公司在经营中出现了诚信危机,产品质量不过关,抱有侥幸心理。其实,作为一个企业,在创业初期就应该明白有危机意识,不要等火上房了才着急,花钱公关,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笔钱用于保证产品质量上面,有了产品的诚信,等于给企业穿了件防弹服,会获得极大的安全系数。不会出现民间流行的一句话: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的悲剧。(紫棠)
每个人都有利己的需要,并且产生利己的行为,这在经济学中称为"理性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产生下述四种行为:
A、损人利己,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这方面的事例很多,如我国某大型彩电生产厂家,以压低价格的方式来挤跨其他规模较小的彩电厂,这样做的结果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使一些彩电厂濒临破产。
B、损人损己,既损害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又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典型的案例是环境污染问题。为发展经济而破坏了环境,当我们治理环境时,发现付出的成本将是原先的10倍以上。
C、损己利人,为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而牺牲了个人的利益。最典型的要属我们一直提倡的"雷锋精神",雷锋同志为了他人的幸福,经常捐款捐物,并用自己休息时间常常助人为乐。新时代的"损己利人"体现在"抗洪精神"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而不顾自己的生命。但"损己利人"的行为只是有限的一时行为,不能成为人们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永久行为。
D、利己利人,既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又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利益。这是最佳的行为。如合作营销,产学结合等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Ⅳ 古人合作学习的典故
20则之1.十年窗下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20则之2.悬梁刺股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20则之3.三坟五典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20则之4.寻章摘句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0则之5.断章取义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古谊同义)”、“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
20则之 6.学富五车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20则之7.枕中秘宝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20则之8.开卷有益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20则之9.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20则之10.读书种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