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典故
㈠ 北京燕儿岭有哪些历史典故
"燕儿岭"是香山北面一座很有名的山峰,每到春天,就会有燕子飞到这里,据说它们是由金燕姑娘变化后从南方飞回来看望她老爹爹的。
明朝末年,李闯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了几个胜仗以后,向北京进军。消息传来,崇祯皇帝为保性命,便派官差四处抓兵,准备镇压起义大军。
在香山脚下,住着一位姓金的老中医,他六十多岁,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叫金锁儿,女儿叫金燕。
有一天,兄妹二人正在山上采药,忽然从山道上跑来一伙人,不由分说就把金锁儿抓去当了兵,金燕和爹爹伤心欲绝。
这天早上,金中医正要出门去找金锁儿,忽然从门外闯进一个人,他满头是汗,上气不接下气,把父女二人吓了一跳。他们定神一看,原来是金锁儿回来了,他们欣喜若狂,忙问金锁是怎么回来的,金锁儿告诉他们自己遇到好人,被救了出了。
原来,金锁被抓走后,就被押往关外。正走到长城脚下,忽然从对面跑来一支人马,他们杀了押解的官差,救出了被押的百十来人。
金锁看见那支队伍的大旗上写着一个"闯"字,知道是李闯王的人马到了。
谁知,就在金锁儿找闯王时,有一支箭朝金锁儿飞来。这时有个人一把将他推开,他自己却被箭射伤了。原来这个人就是李闯王。
老人得知自己的儿子见到了闯王非常高兴了,金锁儿告诉父亲,闯王还给了他银子,金锁儿说完把银子给了父亲,并告诉父亲,自己要去和李闯王一起打京城,说完头也不回就跑了出去。
老人猜想闯王一定伤得很重,便吩咐金燕儿到香山上去采一种叫马蹄草的药,这种药专治外伤。金燕急忙拿上竹篮,去山上为闯王采药。
金燕爬上香山北面的那座"险儿岭",一会儿就采了满满一篮子马蹄草。
她正准备下山,忽然从对面的小路上走过一个人,她仔细一看,原来是大财主刘拐子的儿子。
这家伙横行霸道,见金燕姑娘长得漂亮,就暗地里打姑娘的主意。他曾请了三个媒人上门提亲,都叫金燕的爹给赶了出来。
今天早晨他见金燕姑娘一人上了山,就偷偷地藏在半山腰的树林里。金燕一看是他,转身就往山顶走,可那坏家伙也紧跟着追了上来。
金燕一看这家伙居心不良,拔腿跑了起来,惊慌中,竟跑到了一个悬崖上,前面已无路可走。她转身一看,那个坏家伙已经扑了过来。她心一狠,眼一闭,纵身跳下了悬崖。
老人见女儿还没回来,心里着急,就拄着拐棍走上山来,他不停地喊着女儿的名字,可就是没有人答应,天渐渐地黑了,山里刮起了风,老人又喝又累,脚下一滑,滚到了山崖下。
金燕儿跳下山崖后,也许是命不该绝,正好落在一棵大树上,有位打柴的老人把她救了下来。她回到家以后,发现爹爹不见了,知道是上山找她去了。
她顾不上休息,又来到山上,整整在山上找了一夜,才再山坳里找到奄奄一息的爹爹。
老人慢慢地睁开眼睛,对金燕说:"你快走吧,不要管我,把药给李闯王......"老人话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金燕含泪把爹爹埋在了"险儿岭"上的一个山洞里。提起竹篮刚走到半山腰,就听到山下有喊叫声。金燕仔细一看,是刘拐子的儿子带人来了,他们像恶狼似地朝山上扑来。
金燕急出了一身冷汗,眼看着他们向自己一步步走来,姑娘纵身一跃,跳到半山腰的一棵树上。只见她身子摇晃了几下,竟变成了一只燕子。这帮人一个个都愣住了,还没等他们弄清这是怎么回事儿。
金燕一抖翅膀,朝山下飞去。那些人已来不及停住脚步,一个个掉进山崖下摔死了。
金燕来到城里,把草药送给了李闯王,便往回走。当她走到城门口时,她开始犹豫起来:自己往哪儿走呀?爹爹死了,哥哥投奔了李闯王,就在这时,有一队女义军路过她身旁。对,自己也可以投奔李闯王去,她心里想着,便朝京城走去。
没过多久,李闯王的队伍要南下了。金燕到"险儿岭"上向死去的爹爹告别,然后随着大军向南方开去。
从这以后,每到春天,"险儿岭"上都有燕子从南方飞来。人们都说是金燕儿回来祭奠她的老爹爹。就这样,年复一年,时间长了,人们就把"险儿岭"叫成了"燕儿岭"。据说山上曾有一座小庙,叫"金娘娘庙",就是为她而修的。
㈡ 北京故宫 有哪些传说、故事
三、为保护古宫殿建筑。因为故宫是一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建筑,要用尽一切办法进行保护,所以内部禁止使用任何照明系统。而在五点钟以后室内已经光线昏暗,模糊不清,如果在这个时间点参观观观赏效果会不太好。
四、事业单位的体制性。因为事业单位上下班都比较准时,不喜欢超时营业,不喜欢加班加点。所以五点钟下班属于正常工作时间,于是四点钟就开始清人。
㈢ 北京长城有哪些历史典故
万里长城作为一项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保护中原地区的人民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生产、生活环境,防止和避免战争的浩劫。
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内,中原各王朝的军事力量都无力控制北方辽阔的草原和荒漠。在此情形下,提防北方游牧部落的南下侵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的最好办法就是修建一道具有坚强的防御体系的高大屏障。
修筑长城是中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共识,其中一些人更以修筑长城、守卫长城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像明末的蓟镇总兵戚继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但另一方面,修筑长城又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从老百姓到皇帝各阶层的人都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思想感情。
许多朝代的统治者为修筑长城,向老百姓强加各种徭役差赋,使老百姓遭受了难以忍受的苦难,其中包括孟姜女故事中提到的夫妻骨肉分离,命丧黄泉。这是低层老百姓反对修长城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孟姜女的故事只是反映了历史悲剧的一个方面,历史悲剧的另一面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涌入中原地区,肆意掳掠人口、财物、牲畜,烧杀抢劫,使中原地区的人民饱受摧残。
这样的浩劫使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从这个角度来说,修建长城、抵御外侮与其说是帝王的个人意志,不如说是全民族的自觉选择。
人们诋毁修建长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得不偿失,他们认为对待敌人应该用仁德感化,而不是用武力或屏障去阻挡。持这种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有一年,古北口的总兵官蔡元上了一个奏折,说他管辖的那一段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
康熙说,从秦朝到现在,每个朝代都在修长城,然而,花费人力物力修筑的长城仍然抵挡不住边关的外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康熙还说,他在巡视时发现古北、喜峰一带损坏的地方很多,如果要修的话,兴工劳役,可能会扰害百姓。另外,长城延绵数千里,需要多少兵将才能守住?
康熙不修长城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其时的边关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东北地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对蒙古地区的王公贵族,清政府又采取了团结怀柔的政策,长城以北基本上没有构成威胁的军事力量,因此在当时的北京地区,长城确实是不必修的。
另一方面,他看到了明末的统治者只知征兵增饷,镇压人民,而不知修德安民,结果是镇压愈狠,反抗愈烈,农民起义的洪流终于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清初的统治者吸取了这个历史教训,在入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遭受严重摧残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渐渐地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奠定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但康熙忽略了在明以前,他们那个民族对中原的屡次侵害,起码对他们而言,"修德安民"是不起作用的。历史上清兵几次突破长城防线长驱直入,其实都不是长城本身的问题,而是明朝军队士气低落、防卫松懈所致。同一时期袁崇焕指挥的宁远、锦州、北京保卫战证明了依靠坚城与众志成城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事实上,无论是康熙还是其他皇帝,谁也不能只靠修德安民来维持统治,康熙削平三藩、歼灭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战役都动用了八旗劲旅,由于当时清军兵力强盛,作战以进攻为主,长城没有派上用场。如果敌军主动来攻,长城肯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清朝皇帝对长城作用的低估,还在于他们用宗教和思想统治的方法维护了边关的安宁,他们对蒙古及西域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康熙、乾隆时代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清朝皇帝在这里与蒙、藏等少数民族高级人物会见,顺带进行宗教和政治活动,使各少数民族首领不必进京也能与清廷交往。
清政府就这样依靠正确的宗教、政治政策取得了巩固统治,安定边疆的目的。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清代修庙取得边关的安宁是因为明、清两朝的时代不同,历史条件、周边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
怀柔政策的成功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缺少了这个前提,怀柔政策也会一败涂地。同样是清政府,待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出现在中国沿海时,清政府无论如何贯彻执行抚夷的政策,最后也只能割地赔款、使中国人遭受巨大的屈辱。
其实,明代所修的长城,构思是非常巧妙,布局是非常合理的。明代长城的东半段,是北京的重要屏障,北京西北的宣府镇长城处于蒙古铁骑南下的要冲,因此筑有内外两道长城,长城在八达岭东侧分作两路,其中一路向西北经张家口,至大同方向,称为外长城。
另一路向西南经居庸关,沿河城、河北易县至阜平县,称为内长城。
外长城上的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
内长城上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
这样就形成了以外长城掩护内长城,内长城护卫内三关,内三关拱卫京师的纵深防御体系。这样一来,即使敌军突破了外长城防线,明军依然可以在内长城一线迅速集结兵力,重新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从长城的功效来看,长城不仅仅是军事设施,更是推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杠杆。
历代朝廷为解决守城将士的给养,而实施的军屯、民屯、移民戍边,都刺激了长城沿线经济的发展。
在和平时期,这里也是开展边境贸易的地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军事防御设施,长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将是永存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极为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凭借着较为原始的工具,完成的极为艰巨复杂的工程,可以说,长城是中国先民为自己树立的一座丰碑,是人类建筑史、军事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