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台典故
㈠ 历史上好象有两个函谷关
对的。
一个秦朝的: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目前,这里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一个汉朝的:
汉函谷关
新安县城东里许,有汉函谷关,为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所建。
据史记载;战国时代,秦国为了防备东方诸国西进,在豫西“淆函孔道”的西端,据险设关,名“函谷关”。汉武帝时,有位楼船将军叫杨仆,为新安县铁门镇南湾人,因“屡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而“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便由杨仆主持,把函谷关迁建到新安,史称“汉函谷关”(简称“汉关”)。是关南靠青龙山,北托邙山,座西向东,前临涧水,距今洛阳市20公里,据历史记载,原汉关的建筑非常壮观:北抵黄河,南横洛水,直抵宜阳散关。关塞相连,有似长城。关前更仿秦关布居,筑有“鸡鸣”、“望气”二台,以壮其势。由此可见,函谷关的东迁,实有其重要的军事目的。东汉末年,京师洛阳设八关都尉官,汉关居首。此后各代帝王多有登临,文人墨客代有题咏。
2000余年来,汉关历尽风云战乱,屡遭破坏,多次重修,最后一次是在1923年。此次重修的规模据载为:关高25丈,南北长10丈,东西宽6丈。关额“汉函谷关”为康有为手笔;东门对联:“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西门对联:“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关上四周有护关寨墙,中间是两层关楼,飞檐画栋,气势磅礴。关楼四门均有对联,东门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西门为:“佑彼周室,宏我汉京”;南门为:“紫气犹存贤令尹,青牛重度古函关”;北门为:“巍乎直同百二险,焕然重筑一丸泥”。重修汉关虽未必能与古关原貌相比,但两山夹峙,孔道中通,雄关横卧,城楼高耸,东面辽阔天空,西衬新安古城,其气势亦颇为壮观。每当夜幕降临,人迹敛息,寒星寥落,月上山顶,晚风萧瑟,涧涛轰鸣,乘夜登临,虽不闻古战场声声刁斗,只这冷月寒光,风声涛鸣,也足使人森森然如临严阵。
可惜,它又经战乱风火和风剥雨蚀,毁坏严重。现在仅存基层砖石结构平垛,有待重修。
㈡ 中国古代孟尝客是谁,有什么典故
孟尝君(?-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汉族,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同时也是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鸡鸣狗盗的典故
田文鸡鸣狗盗的故事,史记指是齐湣王二十五年,资治通鉴指是公元前298年,齐湣王三年。
“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孟尝君被囚禁,其门客采用“狗盗”、“鸡鸣”之策,使孟尝君顺利脱离险境、逃出函谷关的故事。《史记·孟尝君列传》有详细记载。此成语后用作贬义,称有点微末技能之人。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被称为“四君子”。其中孟尝君的名气最大,据说投靠其门下的食客有三千多人。他爱贤好客的名声传遍了列国,秦昭襄王打算请孟尝君到秦国做丞相。
孟尝君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到秦国去。孟尝君带着门客到秦国后,向秦王献上了稀世珍宝——狐白裘作为见面礼。秦王深知狐白裘的珍贵,很得意地在宠妃燕姬面前炫耀,燕姬因此想得到这件珍贵的礼物。秦王任孟尝君为丞相,令秦国的一些大臣很是不安,害怕因此失宠,纷纷在秦王面前陷害孟尝君,希望秦王杀掉孟尝君。秦王听了多数大臣的谗言后,开始对孟尝君产生怀疑,并把他软禁起来。孟尝君得知这一情况后,赶紧献上一对白玉璧,托秦王的弟弟泾阳君向秦王的宠妃燕姬求情。但是,燕姬对白玉璧并不感兴趣,一心只想要狐白裘,而狐白裘只有一件,并已献给了秦王。孟尝君和众门客面面相觑,一筹莫展。正在焦急之时,一个擅长偷盗的门客表示有办法把狐白裘从王宫里“拿”出来。
当夜,那个门客装扮成狗的模样,乘着夜色,从狗洞里爬进王宫,找到了内室大门,学狗叫蒙骗了看守,盗出了狐白裘,并很快献给了燕姬。燕姬十分高兴,劝说秦王释放孟尝君。
孟尝君得到了过关文书后,立即带领门客起程东逃,赶到函谷关时,已是夜半时分。按当时的规定,“日落闭关,鸡鸣开关”。孟尝君害怕计策败露,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心急如焚。这时,一位擅长口技的门客心生一计,跑到函谷关附近的山头上,学起鸡叫,其叫声清越嘹亮,划破长空,引起关内、关外的雄鸡都叫了起来。守关的士兵听到鸡叫,以为天快亮了,稀里糊涂开了关门,验了文书放孟尝君一行出关了。秦王得知实情后,立即传令围堵孟尝君一行,但为时已晚。孟尝君带领他的三千多门客开始了新的征程。后人在函谷关前筑起“鸡鸣台”,据说登此台者,可隐约听见一片此起彼伏的鸡叫声。
㈢ 秦朝时期著名的函谷关现在在何处
公孙白马则与战国时哲学家、名家代表公孙龙有关。据记载,公孙龙骑马过函谷关,关吏阻止他,只允许本人过关,而马不可以过关。公孙龙质问到:“白马并不是‘马’,怎能不让过关呢?”守关者一时答不上来,只好让其过关。此即有名的“白马非马论”。
函谷关所处的位置原是秦国的“边疆”,对于秦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许多重要的战争发生于此。到秦朝统一六国后,函谷关就失去了军事防御要塞的意义。相较而言,潼关的位置就显得比函谷关更重要,其在军事上的地位就逐渐代替了函谷关。到汉代,函谷关东迁,尤其是丝绸之路开辟后,自洛阳西去,汉函谷关为丝绸之路第一关,是往来丝路必经之道。函谷古道上的军事关口,蜕变成丝绸之路上的财富之门与交往之门。西汉以降,函谷关为丝绸之路的繁荣鼎盛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2014年新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第一关”,成功入选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丝绸之路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