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景观典故
A. 苏轼论禅讲的什么典故
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参加,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专空位了。禅属师看到苏东坡时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
禅师看到苏东坡与他论禅,于是说:“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来,那么我老和尚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本寺,做为纪念。”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准胜无疑,便答应了。佛印禅师就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那里呢?”
苏东坡为之语塞。
苏东坡的玉带因此输给佛印禅师,至今仍留存于金山寺。
B. 禅宗三祖寺的传说典故
禅宗三祖寺始建于公元505年,为南朝宝志禅师开创,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咏的就是这时的盛况。
传说白鹤道人闻旨,先将手中拂尘抛向空中,化成一只冲天白鹤,飞向天柱山。宝志待白鹤飞去后,将手中锡杖往空中一掷,顷刻化成一条巨龙,尾随而去。白鹤飞至凤形山顶,正欲敛翅降落,忽闻身后狂风大作,雷鸣电掣,便掉头东飞。巨龙飞至凤形山顶,仍复作一根锡杖,白鹤也在旁边的白鹤岗敛翅而降,复成一把拂尘。须臾,二人行至谷口,各寻己物,宝志收起了锡杖,只见清泉汩涌,因名“卓锡泉”,后人凿井起名“卓锡井”;白鹤道人收起拂尘,泉涌水流,因名“白鹤泉”。据此,梁武帝下诏,令宝志禅师于凤形山建刹,白鹤道人在白鹤岗建观,并赐名“山谷寺”和“白鹤宫”。
如今,卓锡井和白鹤泉仍存,前者在三祖寺圆通门斜对面的天柱山敬老院内,后者在三祖寺东侧白鹤岗下真源宫旧址处,都是天柱山的著名景点。 南朝齐梁之交,达摩法师从印度渡海将禅法带到中国,被誉为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与梁武帝应对时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于是一苇渡江,来到北魏少室山五乳石洞面壁9年,参禅打坐,伺机传法。后遇慧可诚意求法,立雪断臂,达摩遂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法、衣钵传之,慧可因此被尊为禅宗二祖。
僧璨(510—606)被称为禅宗三祖。他到二祖慧可处请求开示佛法的典故,见于《祖堂集》记载:北齐天保初年(550)有一居士,不言姓氏,年逾四十,到二祖慧可处。求曰:“弟子身患风疾,请和尚为我忏悔。”慧可说:“把你的罪对我说,我为你忏悔。”来者沉思片刻说:“我还说不出我的罪究竟在什么地方?”慧可说:“我已为你忏悔过,你最好皈依佛法,出家僧住。”居士说:“今日见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个僧人了,但不知何为佛法。”慧可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汝知之乎?”居士领悟地说:“今日始知人的罪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在于其心,佛法也是如此。”慧可闻言,十分喜悦,深器来者,即为剃度,高兴地说:“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这一年的3月18日,僧璨受足具戒。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僧璨随二祖慧可南遁隐居,往来于司空山和天柱山之间长达15年之久,后接衣钵,是为禅宗三祖。隋开皇十年(590)僧璨正式驻锡山谷寺,公开弘扬禅法。
三祖寺内有一巨石,上书“解缚”两个大字,说的是三祖为四祖解缚的公案。佛教典籍记载,隋开皇十二年(592)沙弥道信来到山谷寺,礼谒三祖,求曰:“愿和尚慈悲,为我解缚。”三祖问:“是谁将你缚住了?”道信答:“无人缚我。”三祖又问:“既无人缚你,那你又求何解缚?”道信闻言大悟,后又随三祖修学九载,接法是为禅宗四祖。 在禅宗发展史上,三祖僧璨是一个重要的坐标。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才是有信有修。
僧璨对禅宗的汉化改造发展,有几个明显的表现。其一,变面向达官显贵为面向下层群众。佛教初入中国,信仰接触者多为贵族,僧璨改变靠上层弘法的方略,变为在村夫野老中随缘化众;其二,变在都市城廓建寺院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其三,变居住无常的“头陀行”为公开设坛传法;其四,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禅法初传,有“不立文字”之说,主张静坐安心渐悟。僧璨在公开弘法的同时,精心著述《信心铭》,以诗体写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阐明义理,大开方便,应机施教。有学者称《信心铭》是禅宗第一部经典,与《六祖坛经》并称最中国化的佛门典籍,为禅宗以文字总结其修习经验开创了理论先河。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三祖大师说法时合掌立化。唐天宝四年(745),舒州别驾李常取僧璨遗骨火化,得到五色舍利300粒,用其中100粒塑造三祖像,又拿出自己俸禄,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把塑像放置于底层。
唐乾元元年(758),肃宗李亨赐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谥僧璨名“鉴智禅师”,赐塔名“觉寂塔”。现在的塔几经重修,塔宫里珍藏有三祖舍利子,唐代的塔基、宋代的塔刹、明代的塔身,楼阁式塔体,砖木结构,飞檐翘角,斗拱相乘。塔为5层,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层4门相对,两虚两实,游人登塔,常被虚实所迷。塔顶置有相轮,由8条碗口粗的铁链牵制,链上系有400余只风铃,风吹铃动,叮当悦耳。
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支派,自达摩西土东来,二祖慧可断臂求法,传至三祖僧璨,方使之中国化,畅行于世,成为汉传佛教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之一。 就是这个具有重要地位的三祖寺,历史上曾几度兴衰。北宋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高僧辈出,宗风大振,时有“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之誉。此后,历经沧桑磨难,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寺院被毁,直至明朝中叶,方得以重建,史称中兴。明末再毁,整个清朝乃至民国,仅得以维持香灯不灭,呈衰败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三祖寺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春天。在宏行法师任住持的十多年间,先后筹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山门、通天桥、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全寺面积达200多亩,总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三祖寺的振兴,不仅迎来了海内外游客香客,也得到各级政府和宗教部门的肯定,1990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视察。朴老十分欣赏王安石刻在三祖寺左旁石牛古洞石壁上的诗句:“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曾挥毫步韵作诗:“汲尽泠泠江水,冲开靡靡山围,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欣闻18万字的三祖寺志稿完成,朴老立即题名“中国禅宗三祖寺志”。
为适应天柱山旅游事业发展,在建寺1500周年之际,三祖寺在现任住持宽容法师带领下,进行了浩大的修复重建工程,现一期工程已竣工。新工程规划,除了根据寺院建筑规格外,还依据功能需要分为静修区、共修区、生活区和旅游接待区等,并设禅文化研究室。整体依山就势,高下相望,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建造广场、牌坊、放生池、钟鼓楼,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分建乾元阁、信心楼等。重建后的三祖寺楼阁辉煌,殿宇堂皇,园林巧布,功能齐全,必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佛教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建设的重地,成为安庆及天柱山的一个重要人文景观。
C. 佛教禅宗典故查出处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见《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录》,并见《七系付法传》,二者互有详略):
释迦和他的弟子曾在印度沙珂那(Sahara)地方,受国王因陀罗菩提(Indra-Bohddi)的供养。国王修密法中的“事业手印”已有相当成就,但仍未解脱。有一天,释迦在他的耳边,只轻轻地说一句曰:“你就是佛!”这国王便顿然开悟了。弟子们埋怨释迦不肯把成佛的法门公开传授,释迦便对他们解释:“那国王是密宗的根基,你们是显教的根基。”
D. 佛祖拈花一笑是什么典故,有什么禅机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拈花一笑”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这师徒两人神神怪怪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一笑”。
紧接着,释迦牟尼讲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徒儿们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同学了啦。你们要学,就问他去吧!
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禅宗的特色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
相关偈语:
拈花/元觉诗
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
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
E. 泰山封禅的典故
泰山封禅编辑本段 “泰”“岱”在古字中相通,都是“大”的意思,泰山就是大山。所以,泰山是与天日最接近的,大汶口出土的日火山形象,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当时的古人心理,由于先人活动范围和泰山在这个区域的第一高度,是泰山出现祭天崇拜,泰山的这种功能使泰山得以神话。以后的封建统治者都认为泰山是能通天的神山,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要借泰山的名气了,久而久之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追求的大事之一。 封禅祭祀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只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 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帝王一定是受命于天,且国泰民安才有资格封禅泰山。绵延几千年的泰山封禅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山川崇拜,而是包含着对泰山神灵的极端崇拜和有着宏大政治背景的文化奇观。
泰山祭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史记·封禅书》中所谓七十二帝王封禅泰山的记载,便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动的记录。《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谓"柴",就是燔柴祭天,"积薪于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烧之"。所谓"望",就是望祭山川。这种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说是后来封禅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