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柴歇后语
① 打柴的下山歇后语
打柴的下山——担抄心(薪)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② 带有“山”的俗语,歇后语
山上钓鱼 - 财迷转向
·山上溜冰 - 滑坡
·山顶乘凉 - 占上风
·山顶上的蘑菇 - 根子硬
·山东的骡子学马叫 - 南腔北调
·山洞里迷了路 - 摸不清方向
·山沟里的人家 - 零零散散
·山沟里叫喊 - 有回音
·山谷的回声 - 不平则鸣
·山尖上摘月亮 - 办不到;没法办
·山里的五步蛇 - 毒极了;最毒
·山坡上烧火 - 就地取材(柴)
·山雀子相会 - 唧唧喳喳
·山上的石头,田里的莠草 - 不足为奇
·山上开梯田 - 步步高
·山上找鱼虾 - 没影的事
·山头上看飞机 - 高瞻远瞩
·山羊打架 - 勾心斗角
·山羊拉屎 - 稀稀拉拉
·山腰的枯树 - 七枝八杈
·山鹰的眼睛 - 尖锐
·山中的瘦虎 - 雄心在
·山中的野猪 - 嘴巴好厉害
·山顶上的厕所 - 臭气蒸天
·山里红包棕子 - 没枪(枣)
·山后的蝈蝈 - 老油子了
·山上钓鱼 - 财迷
·山腰里遭雨 - 上下为难
老虎出山遇见豹 - 一个比一个恶
·老虎吃肉 - 亲自下山(比喻亲临占气场)
·一条扁担挑泰山 - 担当不起
·一口吹灭火焰山 - 口气不小
·瞎子拜见丈人 - 有眼不识泰山
·瞎子住山洞 - 暗无天日
·猪八戒过火焰山 - 倒把一耙
·做梦爬山 - 其实不费力
·穿山甲的本事 - 会钻
·山上钓鱼 - 财迷转向
·山上溜冰 - 滑坡
·放虎归山 - 留下祸根(比喻留下了后患)
·井水不犯河水,南山不靠北山 - 各过各的(比喻互不依赖,互不干扰,自顾自)
·背着孩子爬山 - 要上都上
·坐轿子上山 - 越拾越高
·上山背毛竹 - 顾前不顾后(比喻考虑不周到)
·日落西山 - 红不过一会儿了(比喻好日子。好光景不长了)
·梁山上的好汉 - 逼出来的(比喻被迫做某件事)
·杨国忠做宰相 - 冰山难靠
·雪山上的菩萨 - 愣(冷)神几(比喻发愣、发呆)
·下了山的老虎 - 不如狗(比喻失去了当年的威势)
·站在山上看马斗 - 踢不着,咬不着(比喻不参与一些事,只站在旁边观望)
·刘备的江山 - 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五台山的莽和尚 - 横头横脑
·好汉上梁山 - 逼出来的(比喻形势所迫,不得不那样做)
·安禄山起兵 - 反了
·放虎归山 - 留下祸根
·凤凰山上没凤凰 - 徒有虚名
·隔山打斑鸠 - 抢也白费
·刚出山的太阳 - 红江满面
·刚来报到就要跳槽 - 这山望着那山高
·高山上打鼓 - 远闻
·高山上滚马桶 - 臭气远扬
·高山上的雪莲 - 不可多得
·高山上的青松 - 久经风雨
·高山上的瀑布 - 一落千丈
·高山上的瀑布 - 冲击力大
·隔山摘李子 - 相差太远
·荒山里的破庙 - 冷冷清清
·井水不犯河水,南山不靠北山 - 各过各的
·绝壁上的爬山虎 - 敢于攀高峰
·老虎吃肉 - 亲自下山
·岭头上唱山歌 - 调子太高
·踱脚佬打山猎 - 坐着喊
·爬山虎的本领 - 会己结
·盘山公路上开车 - 要善于转弯
·盆子里摆山水 - 假景
·日落西山 - 红不过一会儿了
·上山背毛竹 - 顾前不顾后
·深山里的饿虎 - 穷凶极恶
③ 写出歇后语中的本字1.胸口上长草——心慌( )2.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 )3.山沟里敲鼓——回想( )
一、胸口上长草——荒
解释分析:心慌,慌字去掉竖心旁就是荒
二、森林里生火——柴
解释分析:就地取材,就地就是在此处,“此”加“木”就是“柴”。
三、山沟里敲鼓—— 响
解释分析:山沟里敲鼓,回声就会响满山沟,所以回想谐音回响,就是响。
(3)山柴歇后语扩展阅读: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