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师傅领进门
⑴ 师傅领进门下一句是什么
师傅领进门下一句是:修行在个人。
意思就是:师傅指导正确的修行方法,但是用功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出自《增广贤文》,该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1)谚语师傅领进门扩展阅读: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⑵ “老师领进门”的后一句是什么
“老师领进门”的后一句是:修行靠个人。
其原句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歇后语,指师傅只起着引导作用,学业或技艺上的钻研与提高,还得靠学子自身的努力。
《英雄大八义》五二回:“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看看我自己是不是用功夫,这回盗占花宝,也是我学习的好机会。”
(2)谚语师傅领进门扩展阅读:
古代叙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文章《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⑶ 老师领进门,下一句是神马
“老师领进门”的后一句是:修行靠个人。
其原句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歇后语,指师傅只起着引导作用,学业或技艺上的钻研与提高,还得靠学子自身的努力。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指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后,学生是否能学好,还要靠自身的努力。
《英雄大八义》五二回:“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看看我自己是不是用功夫,这回盗占花宝,也是我学习的好机会。”
(3)谚语师傅领进门扩展阅读:
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能动因素在成功中的关键作用的,如今却被一些教师拿来做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每当学生成绩滑坡或品德不良时,他们便认为这与自己没有关系。
首先,学生的“个人修行”也须有个前提条件——“师父领进门”。要想把学生真正“领进门”,教师首先得“进门”。
其次,教师要具备将学生领进门的本领。有的教师寒窗苦读、博览群书,可说是满腹经纶。但在学生面前却口齿木讷,所学所想、所感所悟,难以言表。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掌握将学生领进知识大门的教学艺术和科学方法。
再次,“师父”将“徒弟”“领进门”后,还要授以“修行”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授人以渔”,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父领进门”其实是很不易的。倘使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修行”便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⑷ 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这句谚语的解释
师傅教的是理论和技能,个人的领悟、实践和发挥别人是帮不上忙的。这就是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
⑸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师傅指导你正确的修行方法,而用功还是要靠自己。这话本来是出自修行界,也就是佛教和道教中。他们修行,首先要有师父指导,这样才能入门,才能在正确的修行道路上进步。但知道了修行的方法,如果自己不努力修行,也是不行的,还要靠自己的努力修行才能成就的。
后来,这句话被引用到各个行业。每个行业都一样,入门要师傅指点引导,而想真正学会和掌握,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强调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5)谚语师傅领进门扩展阅读:
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与有修养、思想有深度的人接触,会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地通过模仿,潜移默化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学生跟老师的关系也是如此,学生往往被老师的一些思想同化,或者学习老师的一些处理问题的方式。
久而久之,跟着明师的学生的思想会提高一个档次,这就是师父领进门,而且往往明师会出一些高徒的。如果整天跟一些素质低下的人混,很难有所提高的,除非有着极端的天赋。
跟着明师也不一定会有所成就,还跟个人的资质,勤奋,以及思维方式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整天把时间花在上网,打游戏上面,很难说会有什么重大的成就,顶多会弄出一些小聪明来。
个人的资质在教育中似乎是不怎么太承认的一个东西,教师往往说,学生的资质都差不多,差别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勤奋程度等因素,这过分夸大了后天的因素,先天的资质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所以,修行还是要靠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