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谜语 » 水木清华的典故

水木清华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2-12-06 16:43:29

㈠ 关于木头的成语

枯木逢春、草木皆兵、移花接木、木已成舟、绳锯木断
一、枯木逢春 [ kū mù féng chūn ]
【解释】: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出自】:峻青《写在百花重放的时候》:枯木逢春,陈花重放,旧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二、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翻译】: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到了晚上,仍然是毫无动静。
三、移花接木 [ yí huā jiē mù ]
【解释】: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翻译】:同学朋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四、木已成舟 [ mù yǐ chéng zhōu ]
【解释】: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翻译】:现在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这也是林兄的命数了。
五、绳锯木断 [ shéng jù mù àn ]
【解释】: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翻译】:一天一钱,千日千钱,用绳子不停的锯木头,木头才会断,水不住往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

㈡ 求像沐猴而冠 白鱼龙服 戎马倥偬 师心自用这类有典故有内涵的少见的成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内涵的、少见的、有典故的成语:如,
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出处: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曲突徙薪(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出处:《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荦荦大端(荦荦:luò luò,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出处:《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祥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焚膏继晷(fén gāo jì guǐ;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声。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另,应为:白龙鱼服;白龙鱼服为紧缩式成语,本义指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被渔夫所伤。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语出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㈢ 良师益友的成语典故

在我们人生中,必须要结交两种人: 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成语,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良师益友,十载春秋,水木清华,人才辈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尺讲台,如沐春风。出自《论语·述而》《论语·季氏》。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师呢?《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我们身在其中,有的是从中答“是”,有的是从中辩“非”。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友呢?《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对人)有益的(朋友)。结交脾气暴躁的人,结交一直顺从你的意思的人,结交谄媚逢迎的人,是(对人)有害的(朋友)。” 古人云:“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所以俗话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如果你的周围是一群鹰,那么你自己也会成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你周围是一群山雀,那么你也许永远也看不到海阔天空。由此可见,朋友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假如你真正的挚友很多,可以帮助你走上光明大道,你就成为了一只雄鹰;假如你择友不当,则会导致自己走上邪门歪道,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深渊,你就成了一只永远飞不高的山雀。

良师益友的出处: 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形容朋友是个很不错的家伙,又像是你的好老师,同时也像是你的好朋友。但大千世界,没有谁能保证交出来的朋友都是良师益友的。想要让别人对你好,首你先要对别人好,想遇到更多良师益友,首相自己要做到良师益友。我所感动的是夏衍先生在《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中的陈词“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良师益友也并非就是指人,比如:我们看一部好书,听一首好歌,弹一首好的曲子。从中都会受益匪浅,悟出大大小小的道理来。易中天曾说:学习是谋生,读书是谋心。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不妨放下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醉生梦死,深陷于知识的海洋中,你会发现世界原来是这样的,眼前豁然开朗。
人生中能遇上良师益友,是三生有幸的事情。因为良师,会为你指引方向,益友会伴你同行。有了方向,有了同行者。那么,再苦的人生又何妨呢?我欣赏唐甄的那句“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行走在茫茫的天地之间,神马都是浮云,只有良师益友才是无价之宝!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