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谜语 » 玉溪的典故

玉溪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2-11-21 18:58:43

⑴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分别是引用什么典故何意

这两句分别引用了西晋张华(232~300)编撰的《博物志》和唐代文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这两句译文:月光沐浴着大海,使鲛人泣泪,颗颗成珠, 红日煦照蓝田,良玉也会化作云烟。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锦瑟》。

全诗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如下: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1)玉溪的典故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

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诗歌成就很高,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过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

古诗中的典故有哪些

在《黄鹤楼》(崔灏)中
汉阳:今武汉汉阳,与江南岸的黄鹤楼隔江相望。

汉阳树,泛指在黄鹤楼上所见大江对岸的各种树木。

鹦鹉洲:本为汉阳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今已与汉阳陆地相连。东汉末年,祢衡在江夏(今武昌)作《鹦鹉赋》,后为黄祖所杀,葬于此洲,故得名。

【作者】:李商隐
【题目】:暮秋独游曲江
【内容】: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译文】:
荷叶生时春恨也生了,
荷叶乾枯时秋恨已成,
虽然深深知道只要身在,情也在,
却只能眺望江边流水,呜咽成声。

【典故】:

李商隐与荷花女

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以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小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意思是说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荷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只要身在人世,对伊的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
流不尽的江水声。所以,“翠减红衰愁煞人”是面对荷花,写缅怀“荷花”的内心悲戚。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烧猪, 北宋诗人苏轼和佛印和尚友好。一次他写了一首《戏答佛印》的诗,其中两句说:“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后来的文学作品常用这个典故来形容两人之间的真挚交往。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这的是烧猪佛印待东坡。”
杀声弦中见,《后汉书·蔡邕传》记载:东汉蔡邕的邻人请蔡邕喝酒。蔡邕走到邻家门口,听见里面的琴声带有杀声,立即打回。邻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明原因。弹琴的人说,他弹琴的时候正好看见螳螂在捕蝉,蝉要飞走,他怕螳螂失去一顿美餐,这就是杀声表现在琴声里的原因。这个典故表明某些人对自己身处的劣境有所预见而主动地逃避劫难。元·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呀,怎的只见杀声在弦中见?敢是螳螂来捕蝉?”
散木,《庄子·人间世》记载:相传古时一棵很大的栎树,枝叶能遮荫上千条牛;树干有百尺围。看的人很多,但有一个姓石的匠人不去看。他的徒弟问他为什么这样好的木材却不去看一看。他说,这是散木。做船船会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用来做具会坏得快,做门户会吐脂,做屋柱会蛀,做什么都不行。散木,比喻无用之材。唐温庭筠《古意》诗:“莫莫复莫莫,丝萝缘涧壑。散木无斧斤,纤茎得依托。枝低浴鸟歇,根静悬泉落。不虑见春迟,空伤致身错。”
三马食一槽,《晋书·宣帝纪》记载:东汉末,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握曹氏军政大权,排除异己。当时流传曹操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的故事,三马,指司马氏父子三人;槽,与曹谐音,因此曹操很恨司马氏。这个典故一般用于指阴谋篡权。宋·欧阳修《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得之以此失亦此,谁知三马食一槽!”
三里雾,《后汉书·张楷传》记载:汉代的张楷能作五里雾。关西人裴优能作三里雾,自以为不如张楷,去向他学习。张却不肯见他。见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铢衣。”
如烟入抱,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记载: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同韩重相爱。吴王不许他们成婚,小玉气结而死。韩重会道术,在她墓前祭奠,使她的魂魄从坟中出来,她把明珠送给韩重。当她的母亲上去抱她的时候,她象轻烟一样,散开不见了。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尚颖猜,怕如烟入抱,似影投怀。”
肉阵,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肉阵》记载:唐玄宗时,杨国忠专权,他冬天挑选身体肥胖的婢妾站在他前面遮风,称为“肉阵”,也称“肉屏风”,都是指生活豪奢荒淫。清王昙《苏台留别》诗:“肉阵屏风散似云,烛围尚向封家立。”
肉竹,肉,指声乐。竹,指管乐。见《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记载:东晋桓温问孟嘉,听音乐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是为什么?孟嘉说,这是逐渐近于自然。“肉竹”后泛指音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
肉鼓吹,鼓吹,古代的一种合奏乐。宋《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梼杌》记载:五代后蜀官僚李匡远,性情残忍,几乎每天要逮捕人;一天不杀人,一天不舒服。他听到有人受刑时的惨叫声,就说:这是一部肉鼓吹。后以喻受刑的罪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堂上肉鼓吹,喧阗旁午。”

⑶ B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有何典故

一、“昨夜星辰昨夜风,西楼西畔桂堂东”——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意思是——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二、附原文如下: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三、创作背景: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四、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⑷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用了什么典故

典故: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传说西王母与汉武帝传情,就靠青鸟传信。隐喻爱情。

这句诗是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拓展资料: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