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性质
一、寓言的特点
1、寓言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语言比较精辟简练,结构相对简单,表现力极为丰富。
2、寓言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讽刺性。多采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寓言故事情节一般都是虚构,主人公比较随意,可以是人,可以是物。
4、寓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托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二、寓言故事的作用
1、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2、寓言大抵是讽刺的,但也是歌颂的。寓言讽刺黑暗,就是歌颂光明;讽刺邪恶,就是歌颂善良;讽刺虚伪,就是歌颂真诚。寓言不仅要深恶痛绝地抨击和揭露伪、恶、丑,热情地赞扬和歌颂真、善、美。
(1)寓言性质扩展阅读: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的区别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成语故事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
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
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如一个班,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即喜欢读书。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是有区别的。
② 寓言有什么特点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它不但具备劝喻、讽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寓言集的范围很广,从先秦到清代的寓言都包罗在内;有的较窄,只收集某一个时期的寓言。
一般人常有一种错觉,以为寓言里的主角大多数是动物,其实并不尽然。就中国的具有赖说,当然有用动物作主角的,但也有不少和人世间的事情有关;有时更借用历时人物来增添故事的趣味,使整段叙述看来更具真实感。寓言丰富了我国的语言。寓言简洁、精练的形式成为了汉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寓言性质扩展阅读: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的都比较短小。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
有许多成语都是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比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现在有收录中国寓言的书籍《中国寓言》。
《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隐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③ 寓言有什么性质
寓言是一种说教文体,用于从侧面表述社会现状的看法,表述对事物事件的看法等。
有些时候是因为受限制不便于直接指出而只好使用寓言,
有些时候是因为一些事物不便于理解而使用更直观的事物或者现象去表述,使便于理解。
总体来说,深入浅出,便于理解。
④ 寓言是什么
1)有所隐含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以散文或者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3)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4)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5、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
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