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绿帽的典故
A. 绿帽子这一词是怎么来的
绿帽子这一词语原本指绿色的帽子,现在多半指伴侣出轨。其隐约的含义是伴侣的一方和其他人约会相好,另一方就称被戴了绿帽子。被人戴了绿帽子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绿帽子这个词也相传很久,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来源于下面的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
一、家有美妻在古代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妇,娇美可人,风韵犹存,平时就在家里做一点针线活。因为她长得漂亮,所以就遭来了附近的一些小伙子们的追求。她的丈夫是一个做生意的人,要经常到外地去做生意,所以,夫妻俩的日子过得富裕,但是在丈夫外出的日子里,这位妻子就不免有些寂寞。
后来这件事发酵之后,百姓们就把绿帽子当做了对方出轨的象征,这个故事也流传到了今天。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是否听过这个故事呢?如果觉得我总结得还不错,欢迎在下方给我点赞。
B. 绿帽子故事的由来是什么
古时候,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妇,生得娇艳可人、风韵犹存,平时在家里做点针线活,因生得貌美,早就已招来一些狂蜂浪蝶追求;丈夫是一个生意人,要经常到外地去做生意。两口子的日子过得也富裕,在丈夫外出的日子里,妻子就不免枕冷襟寒、寂寞难耐。
终于有一天,妻子忍不住跟街市一个卖布的好上了,在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时候,他们就巫山云雨地在一起厮混。有一次,丈夫回家后三个月都没有外出,直急得那个卖布的天天在他们家附近打转。
一天,丈夫骑着马到城外打猎去了,经过街市,那卖布的见了非常高兴,以为他又要外出做生意,当晚就迫不及待地窜进了妻子的卧室,准备和相好幽会。当晚丈夫回来了,几乎将他逮了个正着,妻子也吓了个半死,那卖布的只好哆嗦在人家的床底一整晚。
这件事后,妻子就向那卖布的要了一块绿色的布料,做了一顶帽子给丈夫,还和那卖布的约定,当你看见我丈夫戴上绿帽子外出的时候,你就可以来了。过了几天,丈夫又要外出做生意了,妻子赶紧拿出那顶绿帽子对丈夫说:“外面的风沙大,戴上就不会弄脏头发。
而且这颜色让你看起来很俊,以后你每次外出我都为你做一顶,就像我跟在你身边一样,你就不用牵挂我了。”丈夫听了很开心,以为自己真的很俊,于是高高兴兴戴上那顶绿帽子,骑着马得意洋洋穿过街市,到外地做生意去了。
当晚,他妻子就和那卖布的睡在他的床上。以后,那个卖布的凡见了那丈夫戴着绿帽子外出时,心里都不禁心花怒放:“哈!你的绿帽子真是很俊,不过今晚该到我俊了。”于是,绿帽子的说法就这样传下来了。
(2)戴绿帽的典故扩展阅读
唐代李封做地方官时,强制犯人头裹“碧头巾”以示羞辱,导致当地人以“绿帽子”为奇耻大辱。“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封氏见闻记》
北宋孙伯纯在苏州做官时,指责当地不学无术的子弟:居然戴青色的巾帽?读书人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中国古代历来重色彩,汉武帝之后,儒家礼乐制度的建立,也伴随着服饰的尚色制度的建立,班固在《汉书·刑法制》有载“奸邪并生,赭衣塞路”,规定罪犯需穿赤褐色的衣服。服饰的颜色也成为区分贵贱以及尊卑的一种手段。
青色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贱”色,《闻见录》中记载唐代地方官吏对犯罪之人“不加仗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可窥一二,白居易在被贬江州司马时,《琵琶行》中也用“青衫”代称。
绿色在中国历代的颜色评等上,乃是最低级的颜色,唐代的官吏,品级不够高大上的,也会穿绿衣服,同样是白居易的一首诗《怀微之》有诗句曰: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李白在《古风》中有“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也可以为之佐证。
到了宋朝,《梦溪笔谈》中则记载,一个玩世不恭的贵族青年出门戴了顶绿头巾,结果被官服抓了,并被质问:巾帽用青,屠沽何异?
意思是,你一个公子哥,戴个绿头巾,和屠户、卖酒的有什么区别?
C. “戴绿帽”出自哪个典故
据明朝郎瑛所撰的笔记《七修类稿》载,相传于春秋时期,依靠妻女卖*淫收入为生的男子以绿头巾裹头作为识别。而绿色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低贱者的用色,《汉书.东方朔传》提到馆陶公主刘嫖的情夫董偃,头戴绿帻,颜师古的注是:“绿帻,贱人之服也。”。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中也有“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之句,可见当时绿色为低贱者所用的颜色。
至于把绿色视为低贱者用色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与龟有关。绿色为龟之颜色,而古人误以为雌龟要与蛇交*配才可以繁殖,甚至以为龟没有雄性,如明朝长乐人谢肇浙所著的笔记《五杂俎》就提到龟不能交*配,所以纵容雌龟与蛇交*配来繁殖后代。不少古书如《列子》、《说文解字》、《博物志》等均有类似说法。因此把妻子与他人通*奸的男子称为“龟”。《七修类稿》与唐朝封演所撰的笔记《封氏见闻录》均有提到,唐朝李封为延陵令时,手下犯罪,他就要他们戴绿头巾作为羞辱。。但当时仍未有把“绿头巾”定型成妻子跟别人通*奸的意思,只是象征身份低贱。而郎瑛则于《七修类稿》中说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以绿头巾为羞辱,是因为绿头巾是春秋时期妓女之夫的首服。
把绿头巾定义为妻子通*奸应在元朝之后。据《元典章》载,当时规定娼*妓家长和男性亲属要裹青头巾”,而青、绿二色相近。此例一直沿用至明朝,《明史·舆服志》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下诏规定教坊乐人和伶人要戴青巾,而乐人、伶人之妻通常都是乐妓、女伶,虽然以卖艺为主,但有时亦会与皇室及贵族发生*性*关*系。明刘辰所著的《国初事迹》一书也有记载当时南京娼*妓家的男子指令必须“头戴绿巾”。
后来龟蛇之说、头巾之绿、娼*妓之家等说法被集合、附会,绿头巾才被定型为专指妻子不贞之男子。清朝赵冀的《陔余丛考》关于“绿头巾”的介绍中,指明制乐人用碧绿巾裹头,因此吴人把妻子有淫行的男子称为绿头巾。“绿*帽*子”一词则是清以后的用法,易实甫作《王之春赋》就有“帽儿改绿,顶子飞红”之句,描绘了当时官场的*性*贿*赂。于是“绿头巾”或“绿*帽*子”就成为妻子与人通*奸的男子之代称了,这种用法亦流传至今。
其他语言的类似说法
英语
英语把妻子通*奸的男子称为“Cuckold”,此字源于古法语对杜鹃的称呼“cocu”,约出现于1250年代,这是因为雌杜鹃下蛋在其他鸟类的巢中,那些鸟要养育不是自己的孩子。
日语
日文中的“寝取られ”含义和中文的“戴*绿*帽*子”十分相近。此词读音(罗马字)为netorare,常常缩写为NTR。NTR也指对戴*绿*帽子的嗜好,有这样嗜好的人等等。在讨论成*人*游*戏或者成*人*电*影时,这个词比较常用,可以做为游戏或电影分类的一种。有时也可以指母亲或者姐妹或者单相思的对象,甚至女主角在和男主角分手以后和别的男*性*交往,也会被称为N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