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死谏典故
发布时间: 2022-11-07 03:37:20
❶ 毛焦谏秦是什么典故
嫪毐之乱平定后,秦始皇车裂嫪毐,扑杀两弟,并把母亲赵姬迁出咸阳,囚禁专在雍棫阳宫。许多臣工认为属这种处理方式既有悖孝道,又有损秦国形象,先后进谏,秦始皇大怒。
谏臣前仆后继,被处死者达二十七人之多。茅焦不顾生死,执意进谏。直至秦始皇幡然醒悟纠正错误。返回都城咸阳的太后极为高兴,设酒宴款待茅焦,席间对茅焦赞赏有加,她一迭声地称赞说:“先生是天下最正直的大臣。在危急时刻,先生转败为胜,安定秦国的江山社稷,使我们母子重新相会,这都是茅君的功劳啊!”
这则记于《说苑-正谏》的君臣之间纳谏、进谏的政治佳话使得茅焦名留千古。
(1)文人死谏典故扩展阅读
茅焦,战国末期齐国人。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因为嫪毐与太后淫乱而车裂嫪毐,并将太后迁居于雍棫阳宫,茅焦力谏秦王应迎太后以尽孝道,因此被秦王封为上卿。
他最大的贡献是为秦始皇挣的一个好名声。在古代,一个好的名声是十分重要的。它所取得社会效益也是极大的。他是秦始皇统治时期最著名的一位“亢直之士”、敢谏之臣。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