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贴赏析
1. 孔侍中帖的作品赏析
书法作品中,如能分黑布白运用得宜,则可明亮通气,无笔墨处亦成画境。王羲之尺牍作品,既没有大块密集的黑点画,也没有大块虚起的空白处,总是虚实相混,疏密匀停,静中有动,但动势不大;动中有静,但静而不僵,舒缓自若,清新隽逸,是一种最美的布白形式。而清笪重光《书筏》分空白为两类:“匡廓之白,手布均齐;散乱之白,眼布匀称。”
匡廓之白如《平安帖》的“当、复、悉”字,《何如帖》的“赖”结体中的“口”,生成较大的空间,与其它繁重的笔画,相映成趣。《丧乱帖》中的“毒、甚、心、纸”字,匡廓之白,如近于圆规的使转,别成一境界。
散乱之白如《二谢帖》的“再拜”、“所送议”字,《孔侍中帖》的“问”字,《丧乱帖》的“何言”字,散乱之白,无完整的匡廓,使黑白的布置,可以不齐而齐,如夜深初静,风烛摇曳未定,令人难以捉摸。 《频有哀祸帖》与《孔侍中帖》之间空白处,钤“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与《丧乱帖》等同。日本《支那墨宝集》称:“昔我国光明皇后,举圣武天皇之遗,献于东大寺大佛,藏正仓院。唐天宝十一年,其中晋王羲之书拓本颇多焉。天应、延历、弘仁之间,渐复尽献于大内。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断仅存。此所藏者,盖其一。接帖之处,有延历御府之玺。”
“延历敕定”即是“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号,其元年为公元782年。日本学者考订《孔侍中帖》与《丧乱帖》二帖,是《东大寺献物帐》中著录的。此《献物帐》是日本圣武天皇卒后,皇后将其遗物供佛的账目。圣武天皇卒于公元729年。 《频有哀祸帖》在明治时代出现于东京上野的古书店,其后分别为冈田信之(1825-1885)与其子冈田正之所有,再经冈田正之之子冈田震之手,1927年为前田侯爵收购。1941年将手卷改裱而成轴装。
收藏《频有哀祸帖》的日本前田育德会位于日本东京都目黑区,也称尊经阁文库,主要收藏中日两国的古文书和古代工艺美术品。
2. 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的艺术赏析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 存双钩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存双钩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 米芾书史谓“又有唐右军帖,双钩蜡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米芾书史谓“又有唐右军帖,双钩蜡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开皇十八年(598)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谘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用的就是这件书迹的典故。开皇十八年(598)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咨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
这三帖中,除了从整幅尺牍中去玩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之遒丽。这三帖中,除了从整幅尺牍中去玩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之遒丽。如“复”字,三帖出现四次,《平安》中“当复”之“复”为草书,《何如》帖中三个“复”字都是行书,《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锋颖秀发,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也十分生动灵巧。 《何如帖》较端整,三个“复”字,而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都鲜活生动,结构精密,神思凝淀。 《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三”字如横空掠燕,笔画互有照应,“百”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笔锋几经转折,并露出贼毫,“未”字出现两次,笔法也不尽相同。 其他如“白”、“奉”等字。其他如“白”、“奉”等字。 也是变化不一。也是变化不一。 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前二帖略见於褚遂良《右军书目》。前二帖略见于褚遂良《右军书目》。《平安如何》二帖前尚有萧梁时代鉴书人徐僧权、唐怀充二人的“僧权”、“怀充”押署,故此帖钩摹的上限,可能在梁隋之际,亦未可知。 此三帖北宋初年藏驸马都尉李玮家,尚有“李玮图书”收藏印。此三帖北宋初年藏驸马都尉李玮家,尚有“李玮图书”收藏印。 后入宣和内府。后入宣和内府。 再绍兴内府,明清为项元汴,及京口张氏(张觐辰、张玉裁、张孝思)笪重光等所藏。再绍兴内府,明清为项元汴,及京口张氏(张觐辰、张玉裁、张孝思)笪重光等所藏。 入清内府,未受重视,《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列次等,《三希堂法帖》亦未收入。 惟古法帖为《宝晋斋帖》、《东书堂帖》、《戏鸿堂帖》、《墨池堂帖》等均曾摹刻,而次序各异。现藏故宫博物院,先后收入《故宫法书》,《晋王羲之墨迹》,《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及二玄社精印。 存真卷行於世。存真卷行于世。
从六世纪南朝时期以来,历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当时将零散的书迹裱背成一定长度的手卷,后来辗转流传,遭割裂重装,已不复原貌。 这卷书迹是用双钩廓填的方式,复制了三件王羲之短札。这卷书迹是用双钩廓填的方式,复制了三件王羲之短札。 《平安帖》行书兼草书,信中提到的“脩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 《何如帖》行书,问候对方并告知近况。 《何如帖》行书,问候对方并告知近况。 《奉橘帖》行书,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 《奉橘帖》行书,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
3. 介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鉴赏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其中“谢司马”应为王羲之至友谢安。此帖书体遒劲妍润,沉着流动,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正如唐人孙过庭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平安帖》》(可下载后,放大观赏)
《平安帖》与《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此帖行笔流畅,侧媚多姿,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亦不为过。
我们在上一个月反复说明了一个道理,乱世对于社会政治而言是让人不安的,但对文化而言并不是这样。魏晋南北朝给我提供的文化记忆,除了曹操、诸葛亮、魏晋名士和陶渊明的诗文外,还有大量超越文学的各种文化现象。今天要谈的王羲之就牵涉到一种不可失落的文化记忆。
余秋雨:大家好,又到了我们的时间了。我们长久地把我们的学问和把我们的文化全部寄托在文本上,这个文本不是直接的一个审美对象,它是一个转换性的文字,多少年来,在黄卷青灯下练就的眼神对于美的信号缺乏敏感、缺乏判断能力。文本很重要,我们前面也讲了很多文本,但是我们多么真心地希望一旦有形象出来,我们能捕捉它。遗憾的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很难捕捉到非常重要的、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记忆的形象,不管是诸子百家,还是屈原、司马迁,形象感都是不强的,他们没有留下更可靠的形象。但是就在魏晋南北朝,有形象可以供我们谈论、供我们记忆了。我们先从王羲之开始,激活我们关于形象的记忆,激活人们对于线条的一种敏感。
中国在很早的时候曾经享受过这种非常抽象的线条美,一直像经纬一样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始终,我很想让大家谈谈一个问题,就是书法到底重要吗?重要到什么程度?哪一位先讲?
我觉得书法在历史上很重要,它用一种单纯的、也是高贵的颜色传承着文化。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白话文运动和简体字推广以来,我觉得书法重要性丧失了,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书法更多的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把写书法当做一件附庸风雅的事情,导致了书法艺术很小众,而且也很自恋,所以我觉得它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我认识一个同学,她写字非常漂亮,人也心平气和的,她跟我说她小时候脾气很不好,然后父母就送她去练书法,书法让她变成现在的样子,非常的平静,不张扬。
我来概括一下吧,书法对中国文化有一种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就是那种线条了,它的内容倒反而已经不重要了,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有类似的艺术,其他民族也有文字,但是从来没有把文字当做一种最高的艺术,极抽象的,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一种民族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典雅的、曲折的、游动的、收敛的,但是又可能是狂放的,它全部体现在这个上面了,和里面的内容其实不是很有关系。
王羲之应该是这个领域里至高无上的一个人物,他开创了一代典范,《兰亭序》的认知度是非常高的,哪怕绝大多数认知它的人读不下来那个文句,但看到那两个字就知道这是中国,象一个民族的记号,不必要很宏大。《晋书》的《王羲之传》里提到王家是当时的名门,文化程度高,也有一定的官职,而且孩子一个个都是出落得比较的潇洒漂亮,所以有一个叫郗鉴的太尉来到王家招女婿,男孩子们觉得是这么一个高官来找女婿,每个人都有点装模作样,唯独在东边的床上有一个人,袒露着肚子在吃东西,潇洒到了极点了,这就是王羲之。大家知道吗,现在我们之所以把女婿叫做东床,就是由这个典故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可爱的魏晋南北朝,郗鉴看中了这么一个怪人,选对了一个王羲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那个时候他字就写得非常好,名气越来越大。最有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有个老太太卖扇子卖不掉,王羲之看着可怜,魏晋名士总想表现一下,他就在上面写几个字,老太太就哭了,觉得干干净净的扇子都卖不掉,你给我涂得乱七八糟怎么卖得掉,王羲之说你可以增加十倍的钱去卖,这是王右军的字,结果大家来抢购,第二天老太太又来找王羲之写字,王羲之觉得挺麻烦了,就拒绝了。这种事情在当时晋代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羲之写字寻找一个审美对象,他所寻找到的最美的审美对象是鹅,鹅的潇洒、鹅的洁白、鹅的这种动作太像书法了。王羲之知道有一个老太太养鹅养得特别好,就到她家里去看,那个老太太就把鹅先蒸熟了给王羲之吃,因为贵客来临,所以就变成了个悲喜剧。后来他只要见到鹅就不肯走,而且问人家要,后来有个道士就说其实你用不着给我钱,也用不着这么求情,你写一点东西来换就可以了,这个道士真是聪明,换到了稀世珍宝,王羲之也获得了自己所喜爱的鹅。所以山阴道上的道士用鹅来换取王羲之的《黄庭经》这样的故事,就成为一个非常美的文化传说。
我们必须记住王羲之,因为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在他之前也出过不少杰出的书法家,却都被他的光辉掩盖了,在他之后优秀书法家更是代不乏人,但都把他看作是永恒的导师。
有各种好的书法,但是王羲之奇迹般地成了最高峰,而且王羲之的《兰亭序》成了最高峰,所以我们要直接面对一下《兰亭序》。很多中国古代文人无数次地把它临摹,所以这324个字就像图腾一样,深深地刻在中国文人的心头,连王羲之写错的地方你也得写错。有趣的是王羲之本人也觉得这一幅写得好,他后来也无数次地重新写过,但都没有这幅好,所以他说是神的力量推动自己把它写出来的。
这幅书法前面是写时间、地点、风景,实在是很通俗,像"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已经成为了成语,但到了后面就慢慢地变艰深了,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这篇散文的结构基本上受到了魏晋名士清谈之风的影响,但是对魏晋名士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认为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境遇,有各种各样的感觉,都会不断地产生,但是实际上呢我们要选择,古代和今天、未来是一件事,这是王羲之在《兰亭序》里非常精采的表达。魏晋名士讨论到最后,就认为生死是一件事,长寿和短命是一件事,但是王羲之说不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是他觉得最好玩的是我们有没有可能把古人、今天和后人连在一起,所以这样一来,我们今天的聚会就很有意思了,把每人写的诗结合在一起写给《兰亭序》,多少年以后看到以后就会想起我们的聚会,历史就像流水一样贯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