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赏析
A. 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1)江城子密赏析扩展阅读
宋代文学家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B. 《江城子》·苏轼 诗词赏析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词的悲伤基调。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拓展资料:
全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创作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C.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意境
诗词意境:
这首诗是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诗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诗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进而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3)江城子密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围猎后所写。
1075年春,密州地区发生蝗灾,一时“民多弃子”,足见其严重程度。时任父母官的苏轼不仅亲自组织百姓灭蝗救灾,还拨出库粮,救济百姓,同时他写出奏章请求朝廷减免赋税。
那些日子,他茹素斋戒,带头俸薪锐减,“斋厨索然,不堪其忧”,甚至把家中能变卖的物品都用来赈灾。此外,苏轼还以仁慈之心,“洒泪循城拾弃儿”,救助了四十多个即将饿死的孩子,抚养在自己家中。
蝗灾终于扑灭之后,不想旱灾又接踵而至。苏轼按照密州传统风俗,率领州府大小官员到西南的常山雩泉祈雨,不知是虔诚感动了老天,还是巧合,过了没些日子,天上居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一时缓解了当地的旱情。
平灾之后,百姓复耕,这年好歹没有歉收。此时的苏轼舒了一口气,他的心情得以宽慰,于是便带着官员、军卒到祈雨的地方去祭典,归来时油然发生了打猎的兴致。这首词就是苏轼在那个颇为兴奋的心情下创作完成的。
诗词赏析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苏轼与密州的渊源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至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中旬,苏轼在密州两年多的时光。从三十九岁到四十一岁,苏轼在密州度过了他人生的不惑之年。
苏轼自称到密州是“备员偏州”,是“脱网罗之患”的“散材”。但他并没有因为来到这个小地方心怀不满而疏于政事,他“勤于吏职”、“视官事如家事”,“凡百劳心”而“朝衙达午,夕坐过酉”。
刚到密州时,遇到蝗灾,便先不进州衙,立刻询问灾情,并亲自下田灭蝗抗灾。同时立即写奏议状上报朝廷,为民请命,请求豁免秋税,还鼓励百姓下田灭蝗除卵,治蝗斗争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密州民风彪悍,以至于“盗贼渐炽”,百姓不堪其苦,苏轼向朝廷写了《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对盗贼的产生根源,做了精辟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天灾人祸互为因果。因此,他指出治盗必须治本,并与治事、治吏相结合,挖掉盗贼产生的根源,才能真正做到止盗。
《宋史·本传》及《东坡先生墓志铭》中均记载一个故事:密州有一帮盗贼,四处抢劫掠杀,弄得百姓不安,安抚司派遣三班使臣率领悍卒到密州来拘捕。这班外来“悍卒”,更比盗贼更横暴凶残,他们甚至用禁物设赃,诬陷百姓,借机强掠其家。
当地百姓奋起与之争斗而致杀人,悍卒畏罪惊溃,企图作乱,密州百姓纷纷来到州衙投状哭诉。苏轼故意将其诉状扔在地上说:“必不至于有如此之事。”
那些要作乱的悍卒闻听此言心中安定,并不逃跑。苏轼便派人到各处去把这些散兵召集起来,迫使他们招认自己的罪过,当苏轼取到人证物证之后,便按律分别处以死刑。可见苏轼临机断事,颇具才干。
苏轼不仅在治政上有建树,对百姓也极具同情心。他在《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诗中叙述了自己拯救弃婴的经过。过了十年,元丰八年(1085),苏轼知登州途经密州时,那些曾被收养的弃儿及其养父母,都闻知赶往州衙拜谢当年的救命恩人。
经过苏轼一年的努力,密州的各种灾情基本得到控制,苏轼本人也感到轻松愉快。施政有了起色,作为诗人又会生活的苏轼才简单修葺了当时诸城西北墙上的“废台”。苏轼后来的《超然台记》横空出世,也成为千古名篇。
熙宁九年(1076年)的那个暮春,苏轼登超然台,览密州山川之秀气,密州在鲁地,风水极佳,他远眺望春色烟雨,想到即将不惑,而年少成名的壮志与时间的流失让他深深感到韶光易逝和自己施展抱负的渺茫。
也是1076年正月里的一个夜晚,他在州衙做了一个梦,梦到了死去十年的妻子王弗。醒来泪如雨下,挥笔写了下一首《江城子》。
1076年也是苏轼在密州的最后一年,第二年初,苏轼由密州调任河中府(今山西运城)知州,未上任又改任徐州知州。密州可以说是苏轼的人生起点,经过在密州的“一把手”生涯,在徐州更是政绩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