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鸭的名句
『壹』 鸭在古代寓意着什么
在古代,“鸭”与“甲”谐音,故“鸭”寓意科举之“甲”是祝福前程远大,学业有成的意思。民俗也有对出远门的行人赠送鸭子或螃蟹者,祈祷前程远大也。
以“鸭”象征科甲,具体的寓意还要细分。古代科举考试之“甲”,有“一甲”、“二甲”、“三甲”之分。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统称进士。到了元、明、清时期,“一甲”录取仅限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一甲”的第二名叫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叫探花。
因此,以“一甲一名”为题的鸭纹吉祥图,是祝愿他人高中状元,而其他的鸭纹,只是祝愿他人在科举考试中进入“三甲”。
(1)关于鸭的名句扩展阅读
科举制度是隋代才开始出现的,因此鸭与科举考试的关联,也是隋代以后才产生的。在此之前,鸭的文化内涵完全与考试无关。鸭是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之一,有野鸭和家鸭之分,家鸭由野鸭驯化而来。古人称野鸭为“凫”,称家鸭为“舒凫”或“鹜”。
早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中,就出现了鸭的艺术形象。如1987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件商代晚期的玉鸭,这件玉鸭的玉料为乳白色,作者以极为简练的几根弧线,就勾勒出一只丰满可爱的鸭子形象。
战国以后的鸭型器,多做成香盒或香薰状。最早的鸭形香盒出土于曾侯乙墓,此后从汉代至明清时期,鸭形香薰一直是非常流行的器型。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咏鸭形香薰的名句,如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金鸭香销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宋代以后,画家们也纷纷参与了描绘鸭子的行列,并赋予了鸭子更多的文化内涵。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宋代《乳鸭图》。据说宋代名僧惠崇曾绘有《鸭戏图》和《飞雁图》,苏东坡后来见到这两幅画,为其题诗,写下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
金代瓷器上的鸭纹多为二方连续式构图,图案严谨工整。元、明、清时期的鸭纹则比较疏朗,多为芦鸭纹,寓科举之“甲”。图案中之“芦”与“胪”谐音,寓“传胪”之意,“传胪”为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因此芦鸭纹也是科举时代的特殊产物。
(1)关于鸭的名句扩展阅读来源:中国生态养殖网-“鸭”“甲”谐音 送鸭祝人名列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