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赏析考试
① 中国民歌赏析
有一首题为《女娃担水》的民歌:
红格丹丹太阳落西山,
十七八的女娃把水担;
小担儿闪,担钩钩响,
快步来到井台儿上。
不觉得刮风树影影动,
东照西照没有个人;
手摇桶摆挹起一担水,
猛然闪出个“冒失鬼”!
一桶清水泼在地,
他扳转奴的肩膀亲了个嘴;
奴要走来他不让奴走,
他一把拉住奴的手……
奴要喊来他不让,
给奴咀里塞了一块洋冰糖;
洋冰糖甜,心里头慌,
浑身上下热汗淌!
哎哟哟,
哎哟哟——
邻居家干妈来得巧,
他一骨碌爬起大跑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黄昏,十七八岁的女娃挑着水桶,迈着轻盈的脚步,行走在通往水井的小路上,铁质的担钩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女娃的心情轻松而快乐。
“不觉得刮风树影影动”的异常,在女娃娃的心头罩上迷团,“东照西照没有个人”使“轻松而快乐”的心情顿然消失,一种惊慌,甚至是恐怖之感在心底幽然而生。“手摇桶摆挹起一担水”,渴望发生,又害怕发生的的事情终于发生:在她的面前,猛然闪出一个“冒失鬼”!
“冒失鬼”、“勾魂鬼”和“讨厌鬼”就字面而言是“贬意”,而在陕北民歌以及日常生活中,却是女性对自己的爱人、情人非常亲昵的称谓,类似现代男女青年约会时,男的拥抱或者亲吻女友时,姑娘佯作生气,或者不愿意,撒娇地说“你真坏!”、“讨厌”!
“一桶清水泼在地,他扳转奴的肩膀亲了个咀”。这一组画面,既描绘他们之间拉扯的状况,还有一层引深的含意,一桶水泼在地上,无法再揽起来了,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明白:她从未体验过的那种事情,今天注定是躲不过去了。在她的潜意识中渴望那种“体验”。可是,这种“体验”的突然降临,又使她惊慌失措:“奴要走来他不让奴走,一把拉住奴的手;奴要喊叫他不让,给奴咀里塞了一块洋冰糖。”
尽管她渴望与异性的交合,尽管她心中明白,这个事情的发生已成定局,但她反反复复地表白:她要走,她要喊,这个事的发生,是“冒失鬼”的强迫而致,这种“表白”是对自己的“理智”的交待,对社会传统观念的解脱。“洋冰糖甜,心里头慌”一个“甜”字,道破她的言行与心愿的矛盾,凸显她潜藏在心底的意识。
当那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之际,“邻居家干妈来了”是“来得巧”还是“来得真不是时候”?“他一骨碌爬起来大跑了”,是“庆幸”,还是“惋惜”与遗憾?实在是耐人寻味!这是我对《害娃娃》和《女娃担水》两首民歌的解读,不知亲爱的朋友们能否认同?
② 求余光中《民歌》赏析,万谢。
《民歌》在整体表现结构上用了民歌的形咏,但在语意的表达上却增加了欧化的色彩。把《民歌》中的诗句,一句句提炼出来了,就其句型而言,颇似洋腔,你可以对为译成英语。如在诗中反复咏唱的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龙,也听见
鱼,也听见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但就其内涵而言,却又是古色古香的国调。风与沙的对应,寓示着自然。从高原到平原/鱼,也听见/龙,也听见诗中“鱼”的出现,不由使人联想至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原始河姆渡时期,那条印在瓦盆上的鱼。“龙”毫无疑问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而,据一些学者考证,龙形是由鱼形变化而来的。无疑“鱼”和“龙”的意象,象征着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长长的历史渊源。
从早潮到晚潮/醒,也听见/梦,也听见 无不喻示着民族的声音时刻都在。“从A型到O型”“A型、O型”是人的血型,每一个人“哭,也听见/笑,也听见”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在血液且已深入骨髓。尽管诗中有“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纯系洋腔的句子,但这丝毫不能减弱诗人所洋溢的强烈的追慕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愫。诗歌语言极具浪漫,如“还有我,我的红海在呼啸”。以红海喻血,比喻大胆瑰丽,激扬豪迈之情溢于言表。随着诗歌的铿锵的节奏,和清新凝重的意象,诗人的大中华意识自然意识流露出来,也使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听着余光中的《民歌》,自豪之情顿生,随着诗人同咏《民歌》。
听老师上课论之《民歌》,说此诗在台湾的广场上,万人咏唱,不由心向往之。现代,爱国,爱民族的诗也不少,但有哪一首能与此诗相媲美。也许很多诗人为高额所惑而作诗,自然也少了份真情。儒雅的余光中先生,诗作却如此豪迈,只缘他心中有颗真的“爱中华之心”。
http://post..com/f?kz=46936050
③ 民歌如何赏析
从民歌所抄在地区,人文袭,历史,以及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等诸多条件中分析它,
比如说他们那个地区的传统曲风是怎么样的调式,传统乐器有哪些,流传于百姓间的民歌在演唱时,最常用的乐器是什么,乐器的声音特点啊,了解了他们当地民风民俗和习惯对鉴赏当地民歌很有帮助.
鉴赏创作型民歌呢,要看歌词中的情感表达是不是饱满,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曲子的结构是不是合理,曲子的情感与词的情感是不是能相互相融合.
④ 中国民歌 赏析
王洛宾(1913-1996),著名的西部民歌传播者,被誉为西部歌王。早在1930年代,他就开始搜集整理新疆民歌,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他的足迹遍布大西北,先后整理、改编十几个民族七百多首民歌,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优秀民歌,使中国的西部民歌不仅流传全国,而且传遍全世界。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都达尔和玛利亚》、《青春舞曲》等歌曲,至今广为传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还被巴黎音乐学院编入音乐教材。《在那遥远的地方》原先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歌手唱的《牧羊人之歌》,王洛宾记录下来后多次更改,由《我愿做个牧羊人》到《草原情歌》,再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后来为一代歌后邓丽君演唱,从此唱响海外华人,邓丽君又把这首歌以《草原情歌》名义介绍到日本,成为日本人最熟悉的一首中国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新疆民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和那镶着金边的衣裳。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让她拿着那轻轻的皮鞭,每天不断打在我身上。
还有一部分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为生活奔波的艰辛。在清末,当局横征暴敛,“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迫使贫苦人民往内蒙后套一带谋生。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为“走口外”或“走西口”。他们春去秋回,在外揽长工或下煤窑,生活困难,甚至有去无回。《走西口》就产生于此时,它诞生于晋西北的河曲和陕北的府谷一带,流传于山西、陕西和内蒙。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真挚的爱情。“提起哥哥走西口,止不住妹妹泪蛋蛋流。”描绘了丈夫离家时妻子悲凉凄苦的心情,难舍难分,细语叮咛,一声歌一行泪,十分感人。音乐的曲调类型很多,大多四句一段,为起承转合式的结构。这首民歌很早就有人演唱,陕西、山西、内蒙都有专唱《走西口》的民间艺人。专业演员将其搬上舞台是在1950年代,后来“二人台”将其吸收发展成为有多种板式变化、情节复杂的歌舞小戏,并作为保留节目,经常上演。
走西口
晋陕民歌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白了头。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中国古代有四大爱情故事,分别是牛郎织女、许仙和白素贞、梁山伯和祝英台、董永和七仙女,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其中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以黄梅戏的演绎最精彩,黄梅戏《天仙配》就是这样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剧目。秀才董永因家贫卖身葬父,而天上七仙女窥视人间,厌恶天宫岁月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终于不顾天规奔向人间。她和董永以槐荫树为媒,结为夫妻。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仙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仙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遂改百日。满工,夫妻双双把家还。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天仙配》。影片上映后,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1958年底统计,仅大陆的观众就多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香港、南洋一带上映时,同样盛况空前,并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天仙配》中的选曲《夫妻双双把家还》也从此流传四塞,描写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夫妻双双把家还
安徽民歌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 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 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 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 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合 唱)你我好比鸳鸯鸟,
(合 唱)比翼双飞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