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赏析 » 赏析忐忑

赏析忐忑

发布时间: 2022-11-14 05:19:14

❶ 五倡会和无常的佳句赏析``

朝花夕拾·无常》
佳句赏析: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鲁迅认为乡下人不会写出这种“热昏似的妙语”,也写出了当时乡下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赏析:这句话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活无常的敬佩之情,从对他的尊称“活无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连一个鬼都可以如此赋有人情味,那我们作为一个人又何尝不可呢?所以鲁迅先生也是要借无常的“重人情”来启示我们。作为一个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活无常先生一样赋有浓烈的同情心。
读后感: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五倡会给你个教学参考吧
一、引入:

1、引导学生回忆鲁迅写童年生活的作品(如《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

2、简介鲁迅与《朝花夕拾》。

关于作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和旗手。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著作宏富,是中国现代小说,杂文的开山祖。成就也极可观,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
初中学过《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略谈。
关于“五猖会” :农历五月一日至中旬,是江浙一带地区五猖庙会之日。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此庙会起源于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皖南曾打过几年拦锯战,军士百姓死亡枕籍。朱做了皇帝后,下令江南百姓,村村建“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受百姓供奉。《明史》记皇家祭祀有“阵前阵后神祗五猖”之说。
如此世代相传,便衍成香火极盛的五猖神庙会。

二、词语: 吡吡(bi) 豪奢 姣(jiāo)长 美髯(rán) 臻臻(zhēn)至至 称娖(chuò)

高跷(qiāo) 篡(cuàn)改 考据癖(pǐ) 蹊(qī)跷 忐忑(tǎntè) 肇(zhào)开

词解: 吡吡: 象声词。 奇拔: 奇异。 姣长:美丽修长。 臻臻至至:齐备之意。

肇开:开始。 称娖:行列整齐的样子。 眼学:亲自阅读研习。 蹊跷:奇怪;可疑。

忐忑:心神不定。

三、通读全文,解决以下问题:
1、把不懂的字词句或不懂的内容标记出来;
2、找找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赛会,分别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3、思考并和同桌讨论作者的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

四、课文研讨:

(一)通读全文,概括它的主旨。

——《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第4篇。它主要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主旨)

(二)课文一共写了几次赛会,分别用五个字为它们各写一个标题。

全文共写了四次迎神赛会。课文相应的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l、2):写“童年看赛会”。这两段主要写孩子们盼望看迎神赛会,但看过后又失望的心态,以及每次看迎神赛会后留下的纪念品——“吹都都”。这里既写出了孩子们的童心,又写出了他们的童趣,非常生动形象,同时也为后文写看东关五猖会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3):写“明代的赛会”。本段主要用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中的“明人的赛会”与现实的赛会作比较,意在反衬现实赛会的简单。其中,《陶庵梦忆》里记载的“绍兴的祈雨赛会”,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第三部分(4):写“亲见的赛会”。这是本文中唯一的一次正面描写迎神赛会。其实,就是在这一段中,真正正面叙写迎神赛会的文字及标点,也不到140个。这一现象就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本段前面写到的“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等,是鲁迅先生常用的杂文笔法,即使是写往事,也不忘针砭时事。

第四部分(5—完):写“东关五猖会”。这是全文的重点。

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
盼望(失望)——羡慕(书上描绘的)——神往(参与) ——欣喜若狂——忐忑、索然无味

(三)比较几次赛会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内容:同:都是写赛会;异:侧重点不同(见小标题)。

——形式:同:以记叙为主;异:手法有所不同。如第一次侧重写心态;第二次用了引用和比较写场景;第三夹用了杂文笔法针砭时局;第四次详写,描写了一段故事

(四)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可分为几层?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1层,从“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到“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介绍五猖会的来由。第2层,从“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到“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叙写“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的经历。第3层,从“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到结尾,写“我”的感受和疑惑。

(五)“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经历了四个阶段:

1、高兴地“笑着跳着”催促。作为孩子,最爱的是热闹,因此,听说要看迎神赛会,当然非常高兴,因此总是嫌时间过得太慢,催促大家快搬东西。

2、“忐忑”、“担心”地强记。“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充分展示了作者从高兴到沮丧的极度失望的心情。失望,也就是对父亲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让其背书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解。

3、梦幻“铁钳”的帮助。在母亲、工人、长妈妈默默的静候中,作者急急诵读的声音发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色中呜叫。在困境中,作者很自然地出现幻想,这幻想是“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终于,作者梦似的背完了。

4、热闹,但没有什么大意思。文章的最后通过对比: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含蓄地反映出了父亲在孩子最高兴的时候让其背书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全段对父亲没有一句谴责的词语,却充分流露出了对长辈不能理解一位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与困惑。

五、比较阅读(课后练习2)

鲁迅写童年生活的作品,除《五猖会》外,我们还学过《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比较这些作品,说说它们之间在内容、选材、立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第二篇和第六篇,内容、立意、语言等与《五猖会》基本相同。

《风筝》(2004年收入人教版七年级)出自鲁迅先生的另一部散文集《野草》,在内容、立意、语言等与《五猖会》有一定的区别。《风筝》的内容相对单一,但是寓意非常深刻,语言也相对深沉些。

《社戏》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小说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月夜行船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小说里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与《五猖会》有很大的不同。(语文轩原创作品)

热点内容
成语是滴 发布:2024-11-17 20:22:57 浏览:310
君的成语 发布:2024-11-17 20:03:57 浏览:905
夜校出人才的成语 发布:2024-11-17 19:59:08 浏览:794
余字开头成语 发布:2024-11-17 19:59:04 浏览:164
关于书法的小故事 发布:2024-11-17 19:24:38 浏览:528
大恐龙来了故事 发布:2024-11-17 19:15:27 浏览:438
形容有特色的成语 发布:2024-11-17 19:03:33 浏览:507
危开头成语 发布:2024-11-17 18:48:29 浏览:297
成语什么局 发布:2024-11-17 18:46:25 浏览:221
我和孩子的故事 发布:2024-11-17 18:46:22 浏览: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