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德榜名言
⑴ 中国人有自信力的论据(名言,事例)。不要詹天佑的
中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侯德榜先生,以他独创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闻名于世界。下面是有关他的一些故事,你也许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侯德榜1890年出生于福建一普通农民家庭,1913年在清华留美学堂以10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保送美国学习化工,本科毕业后转而攻读制革工艺,并于1921年以《铁盐鞣革》的论文获博士学位。
1921年的祖国正外受列强侵略,内遭军阀混战,贫穷而混乱。当时怀着“工业救国”理想的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为打破洋人的封锁,决心创办中国自己的制碱工业,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就写信恳请他回国共同振兴祖国的民族工业。就这样侯德榜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和美国优越的生活与科研条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当时国际上使用的制碱法是由比利时人苏尔维发明的,但是拥有此项专利的洋人绝对封锁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苏尔维法生产的秘密,侯德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5年艰苦的摸索,终于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在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其后不久,被命名为“红三角”牌的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侯德榜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他科学家的无私、宽广胸怀,使他在百忙之中不忘那些需要帮助的各国人民,用英文编撰、出版了《纯碱制造》一书,将苏尔维法制碱的秘密第一次彻底向全世界公开。该书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风行世界各地,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威尔逊教授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范旭东先生的永利碱厂被迫迁往四川,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的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永利碱厂不得不向德国购买盐的利用率可高达90~95%的查恩制碱法,但当时的纳粹德国与日本暗中勾结,除了向侯德榜一行索要高价外,还以“制出的碱不准在东北三省出售,因为那里已是‘满洲国’,不是中国的版图了”作为条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范旭东与侯德榜拂袖而走,毅然决定“自己干”。
侯德榜先后在美国、香港建立实验室,带领永利的工程技术人员投入紧张的制碱方法实验。终于研究出了适合内地特点的新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晚年又将他从事制碱工业40年的经验总结成《制碱工学》一书出版。这本书又将“侯氏碱法”系统地奉献给读者,达到了制碱工艺的最高峰,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侯德榜为世界化学工业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受到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英国皇家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当时其国外会员仅12人,亚洲仅中国、日本两国各一名),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
1949年5月,正在印度帮助建设碱厂的侯德榜得到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请他回国的消息后,谢绝了印度塔塔公司年薪10万美元的聘请,冲破重重阻挠,历时50天,绕道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7年,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发展小化肥工业,侯德榜又将他的研究目标转向氮肥制造工艺,由他主持发明的“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荣获国家创造发明奖证书。当时有一千多个中小型合成氨厂采用这种方法,对我国当时的农业生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侯德榜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为了自己的国家,他不记个人名利与得失,贡献了自己全部的才智与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⑵ 关于测量的名言名句
人的生活象广阔的海洋一样深,在它未经测量的深度中,保存着无数的奇迹
四季测量着一年的行程——济慈
人和动物真正的区别,在于他内在的、无形的力量和价值。——泰戈尔《民族主义》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飞鸟集》)
你自己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来贡献于人世,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要不冒点危险,人也要闷死了。和喜欢像我们的大白牛那样,晚上反刍白天吃过的东西。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捡到的东西,拿来像吃的东西一样摸摸、捏捏、揉揉,这多么惬意呵!——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我越活下去越聪明,越活下去越有趣……虽然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糟,可是他们的想头一天比一天高。——高尔基《下屋》
人不能不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泰戈尔《飞鸟集》
生活的唯一目的是,为无限修筑一条有限的堤坝。——《泰戈尔评传》
人是“大地之子”是“天国的继承者”。(《泰戈尔评传》)
人类是控制陆地和海洋的主人,
天赋的智慧胜过一切走兽飞禽。——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
人是世界的主人,年轻,美丽,征服了世界,改造了大地,会使草木生长,能和树木、野兽、天神谈心。——罗曼•罗兰《哥拉•布勒尼翁》
世界上只有人才是最有趣的,而且只有人才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和生活的创造者。——高尔基《与世隔绝》
人的价值表现在心灵上。——高尔基《好闹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