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偶成赏析
㈠ 怎样理解瞿秋白绝笔诗《偶成》
偶成
瞿秋白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版缘权空。
——秋白绝笔六月十八日
【创作背景】
1935年6月17日,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瞿日读唐人书,忽见“夕阳明灭乱流中”,因集句得《偶成》一首。(《申报》)
【典故解析】
1、夕阳明灭乱山中:出源自唐朝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诗:寒树依微远外天,夕阳明灭乱流中。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2、落叶寒泉听不穷、心持半偈万缘空:出自唐朝郎士元《题精舍寺》诗: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3、已忍伶俜十年事:出自唐朝杜甫《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㈡ 赏析朱熹的《偶成》
前两天在一本书上读到朱熹的《偶成》一诗,觉得很好,他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内光阴似箭,容要珍惜生命,所以今天和大家来分享交流、与大家共勉。
其诗文是这样:“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是朱熹的人生感悟,也是他成就名家的经典箴言。他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
反复的读这首诗觉得诗意流淌的不仅仅是名言警句,更多的是发呼于心的生命震颤,我们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从而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自觉地体味珍惜时间、发奋向上的价值观念,并及早落实于行动中,与时间赛跑,与生命之花共绽。
㈢ 戴望舒的偶成怎么赏析啊
《偶成》不仅仅是那个时候的一首表达革命乐观精神的诗,这样太束缚了《偶成》的境界,它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诗人历经磨难之后得到的大悟。
不同于《雨巷》的创作明显受到中国古典诗歌与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没有“丁香空结雨中愁”那般的低回徘徊和飘忽凄美,《偶成》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欣喜、希望与坚定,诠释着平凡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凝冰消融,微笑重叠,万物回灵,梦里春醒——“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相对自由的格律反而吟诵出真挚的情韵,不是流光溢彩的华章,却用朴实的轻语诉说生命的真意,不动声色的力量就这样随之渗入听者的内心。
也因而,这朴实是不凡的,是绝对不落入俗套的。那是一个笑看人生风云变迁的诗人,或许是在梦里吧?静立于崖边,回想已经过去的半辈子,那俯瞰山河的瞬间轻轻发出的感叹。如同静流的大海,让人永远摸不透其深。
拓展资料:
喜欢看书和买书是文人的共同爱好,戴望舒嗜书如命。喜欢书的文化人,即使因为囊中羞涩,买不起书,光是看一看,摸一摸,也会感到其乐无穷。戴望舒最喜欢逛塞纳河左岸的书摊,他说:“就是摩挲观赏一回空手而返,私心也是很满足的,况且薄暮的塞纳河又是这样的窈窕多姿!”戴望舒留学法国期间,虽然衣食无着,人在异乡,但只要手上有钱,总会量力而行,日积月累,竟然买了不少书。
好友施蛰存对此艳羡不已,写信给戴望舒时说:“听说你有许多书运来,甚想早日看见。”施蛰存也经常委托他帮忙买书,两位好朋友在面对好书时,总是不可遏止地想着要去拥有它。施蛰存讲到戴望舒在信中所讲的巴黎书业的盛况时,总是会发出可怜兮兮的叹息:“我只恨无钱,不然当寄你三四百元给买大批新书来看看也。珍秘书之嗜好至今未除,希望继续物色,虽无书寄来,目录也好。
㈣ 朱熹的《偶成》怎么赏析
想象中池塘边丛生的“春草”和台阶前凋零的“梧叶”,构成鲜明的专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属了虚度的时间过得飞快地特点。
因为青春来日方长,所以,青春者总是借口为时尚早而梦想着等到池塘边生机盎然杂草丛生时再开始逐梦。
岂不知还没有等到那个时候台阶前的梧桐叶已经枯萎凋零了——大好时光已经过去了。
㈤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此句诗名是《偶成》还是《偶作》
诗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的诗名是:
《劝学诗 / 偶成》。
《劝学诗 / 偶成》
作者:朱熹 朝代:宋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对照: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
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
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5)古诗偶成赏析扩展阅读
《劝学诗 / 偶成》赏析: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㈥ 李清照的《偶成》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李清照《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专月浑相似,安得情怀属似往时!
译文: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们相伴游园,并作赏花的诗.如今的花还是与往年的一样,怎么我的心情却与往年不一样了?
【注释】:
浑相似:完全相似。
安安:怎得。
【赏析】:
此诗当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去世后,具体时间待考。诗人因眼前景致触发了情思,不禁追忆起当年与丈夫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并由此发出了感慨。诗中抚今忆昔,表现诗人对亡夫的思恋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