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尚贤名句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兼相爱,交相利。
4、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5、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6、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8、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0、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1、万事莫贵于义。
12、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1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4、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15、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1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7、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9、备者,国之重也。
20、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1、重不为不义攻国。
22、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解析:没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学识智慧也不会通达;不遵守诺言的人行动也不会实现。
23、原文: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修身》
解析:一件事情都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就不要去操持其他的事情;一物也不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记。
24、原文: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
『贰』 墨子名言名句关于助人为乐
1、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4、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
7、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8、志不坚者智不达。
9、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10、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11、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12、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13、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
14、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15、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
16、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17、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18、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19、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0、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21、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22、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23、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24、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25、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恶,则民吝且恶。
26、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27、因其国家,去其无用,足以倍之。
28、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29、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30、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
31、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2、志不强者智不达。
33、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34、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35、勇,志之所以敢也。
36、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
37、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38、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
39、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40、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
41、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42、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43、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44、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45、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46、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7、且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
48、欲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
49、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
50、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
『叁』 墨子经典语录
万事莫贵于来义。
战国·墨子《墨自子.贵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墨子·贵义》
2.兼相爱,交相利。
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中》
3.言不信者,行不果。
4.口言之,身必行之。
5.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战国·墨子《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肆』 墨子的名言有那些
墨子的名言有:
1、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意思是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3、言不信者,行不果。口言之,身必行之。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
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
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5、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6、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平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8、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9、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埤雅》。甘:甜。这两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却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同时存在的,而绝对的完美无缺是没有的,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对性。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而不致陷入绝对化、片面性。
10、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1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下》。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
12、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
这两句不仅语言平易浅近,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不急,非士无与虑国。
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____以上《亲士》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____以上《修身》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____以上《所染》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____以上《法仪》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____以上《七患》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____以上《尚贤上》
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____以上《尚贤中》
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观以教人。
____以上《尚贤下》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
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____以上《尚同上》
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难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____以上《尚同中》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____以上《兼爱上》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____以上《兼爱中》
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待养之,死丧葬埋之。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故君子莫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
____以上《兼爱下》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____以上《非攻上》
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____以上《非攻中》
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意而后为之。
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以此效大国,则大国之君说。
____以上《非攻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不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____以上《节用上》
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不卷。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不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
____以上《节用中》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
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为乱。
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____以上《节葬下》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____以上《非乐》
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____以上《鲁问》
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____以上《公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