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黄景仁赏析
① 夜雨 黄景仁 求翻译
清朝·黄景仁《夜雨》白话释义:
夜雨潇潇,一场细雨,把尘埃全都扫净,僵卧在空荡的屋子里各种情绪现在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久旱逢雨,滋润麦田,让人欣喜,道路泥泞让人担心收不到书信。雨声稀疏又担心在后半夜会变成雨夹雪,第二天柴火肯定要涨价了。岁暮柴门,天阴雨湿,特别寒冷,客身在外的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加倍想家,想念亲人。
原文: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1)夜雨黄景仁赏析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被任命为县丞。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
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四日,黄景仁出生于高淳学署。 朝隆十八年(1753年),丧父,家中叔辈很少,只好由祖母吕孺人监读黄景仁。
黄仲则一生充满悲哀和困顿,他个性倔强,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情调比较感伤低沉的作品则最能体现其诗文成就。
写得沉郁苍凉,但语调清新,感情真挚动人。他还作有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有些诗写得慷慨豪迈;有些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世态的诗篇也写得细致生动;怀古咏史的诗篇,也能别出新意。
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但这只是其诗的一个层面,其古风常具幽、并豪侠气,是学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
黄景仁诗多嗟贫叹苦、啼饥号寒之作,这正是他生活和性情的真实反映,他早著才名,孤高自负,但没有得到所期望的社会地位,故而诗中歌颂“盛世”之作甚少,而刻画愁苦之辞为多,出于在爱情上也未谐所愿,他的情诗也是一片凄清悱恻、无限掩抑低徊。
而其山水诗,则虽俊逸清壮,也难藏抑塞愤懑之气,与友朋唱和之作,亦多作不平之鸣。黄景仁的诗大部分都笼罩着浓重的感伤情绪,这种风格通过他常用的“月”、“酒”、“秋”、“鹤”等意象得到了深化。
“月”在黄景仁诗歌中很少成为宁静或闲淡的背景,而是或衬托孤寂、或寄托愤激、或渲染郁结。“酒”意象在其诗中则随着生活的日益困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借以浇愁、籍以表狂、凭以忘世。
而“秋”意象的大量使用,则形成了他侍中的“秋气”,即使西风送爽,他笔下的“秋”夜难免淡淡的哀愁,而更多的时候,诗人眼中的“秋气”皆是肃杀、萧条、凋败的象征,用来暗语周遭的客观现实。其诗涉及的鹤,多是“独鹤”、“病鹤”、“笼鹤”、“雨鹤”,自寓之意显然。
② 古诗词阅读《夜雨》作者黄景仁诗歌颔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侧面烘托,先喜后悲,由物及人。颌联说雨对新栽之麦有益,而寄书人却恐怕道路中断了。通过想到寄书人,从侧面点出刚寄回一封家书去,也就是思家的意思。写得平实,也没有黄景仁惯用的凄恻,只是平平淡淡,话里却隐隐透出生活的艰辛。
③ 夜雨 黄景仁表达了什么情感
夜雨 黄景仁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全诗如下: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