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山川记文言文翻译
『壹』 有关瞿塘峡或西陵峡的古文,摆脱帮忙找一篇,最后加上翻译与鉴赏!
三峡[1]
[北魏] 郦道元
江水又东径广溪峡[2],斯乃三峡之首也[3〕。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4],厥势殆交。
北岸山上有神渊[5]。渊北有白盐崖[6],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土人见其高白[7],故因名之。天旱,燃木其上,推其灰烬,下秽渊中[8],寻即降雨[9]。常璩曰[10]:县有山泽水神[11],旱时鸣鼓请雨,则必应嘉泽[12]。《蜀都赋》〔13〕所谓“应鸣鼓而兴雨”也。
峡中有瞿唐、黄龛二滩[14]。夏水回复[15],沿溯所忌[16]。瞿唐滩上有神庙,尤至灵验[17]。刺史二千石经过[18],皆不得鸣角伐鼓[19]。商旅上水[20],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21]。今则不能尔[22],犹飨荐不辍[23]。
此峡多猨[24]。猨不生北岸[25],非惟一处。或有取之放著北山中[26],初不闻声[27],将同狢兽渡汶而不生矣[28]。
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29],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30]。
江水又东径巫峡〔31〕,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32〕。郭仲产云[33]: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34],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35〕。
江水历峡[36〕,东径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37〕,晋太元二年又崩〔38〕。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簟〔39〕,或方如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40〕,致怒湍流[41],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42],此之诸岭〔43],尚为竦桀〔44]。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45〕,偕岭衡疑[46〕。其翼附群山[47〕,并概青云〔48〕,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49]。神孟涂所处[50]。《山海经》云[51]:“夏后启之臣孟涂[52]。是司神于巴[53]。巴人讼于孟涂之所[54],其衣有血者执之[55],是请生居山上[55]。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57]。又,帝女居焉[58]。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59],名曰瑶姬[60],未行而亡[61],封于巫山之阳[62],精魂为草,实为灵芝[63]。所谓“巫山之女[64],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焉。其首尾间[65],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66]。重岩叠嶂[67],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68],不见曦月[69]。至于夏水襄陵[70],沿溯阻绝[71]。或王命急宣[72],有时朝发白帝[73],暮到江陵[7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75],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76],回清倒影[77]。绝〓多生怪柏[78],悬泉瀑布[79],飞漱其间[80]。清荣峻茂[81],良多趣味[82]。每至晴初霜旦[83],林寒涧肃[84],常有高猿长啸[85],属引凄异[8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7]。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88],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89]: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90],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91],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92],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93],人黑牛黄,成就分明[94]。既人迹所绝[95],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96],虽途径信宿[97],犹望见此物[98]。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99]。”言水路纡深[100],回望如一矣[101]。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102]。《宜都记》曰[103]: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104],多所象类[105]。林木高茂,略尽冬春[106]。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107]。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108],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109]。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11O],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111]。林木萧森[112],离离蔚蔚[113],乃在霞气之表[114]。仰瞩俯映,弥习弥佳[115],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116],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117],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注释】
[1]三峡:长江三峡,指瞿唐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西起今重庆市奉节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2]径:经过。广溪峡:即瞿唐峡,又名夔峡,西起今重庆市奉节白帝城,东至今重庆市巫山县大宁河口,全长8公里。下文云“三十里”,因古里较今里短。
[3]斯:这。
[4]“颓岩”二句:谓两岸倾斜的岩壁和靠山的树木,看它们的趋势恐怕要交接起来。“颓”,倾倒。“倚”,靠在岩壁。“厥”,它们,指江两岸的岩壁和树木。“殆”,大概,恐怕。“交”,交结相连。
[5]神渊:渊名。
[6]白盐崖:山崖名。
[7]土人:当地居民。
[8]下秽渊中:树木灰烬推到神渊中,把神渊弄脏。
[9]寻:不久。
[10]常璩:字道将,江原(今四川崇庆)人。曾在蜀汉任散骑常侍等职,入晋后居住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著《华阳国志》。所引其语即见《华阳国志》。
[11]县:指永安县,即白帝城。
[12]应:应验。嘉泽:美好的恩泽,谓降雨。
[13]《蜀都赋》:晋代左思《三都赋》之一。
[14]黄龛(kān):与“瞿唐”都是滩名。
[15]夏水:夏季涨潮大水。回复:绕滩迂回流行。
[16]沿溯(sù):顺流和逆流。“溯”,同“溯”。所忌:谓行船所忌讳。
[17]尤至:尤其最为。
[18]刺史二千石(dàn):谓州郡长官和朝廷大臣们。“二千石”,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大官。
[19]鸣角伐鼓:吹打奏乐。“角”,号角。“伐”,擂。
[20]上水:谓逆流行船。
[21]篙:撑船的长杆。篙足,谓篙头。
[22]不能尔:谓不能用篙触滩石航船。“尔”,这样。
[23]飨荐:用食物祭祀水神。辍:停止。
[24]猨:同“猿”。
[25]“猨不生”二句:意谓猿猴不能在整个北岸生活,不是只指北岸某一处。
[26]放著:放任猿猴定居。
[27]初不闻声:起初听不见这些猿猴的叫声。
[28]将:不定语气词,或者,可能。狢(hé):同“貉”,动物名,耳小嘴尖,似狐,昼伏夜出,捕食虫类。汶:读若“岷”,汶江,即岷江,源出四川松潘。不生:谓不生活在瞿唐峡北岸。
[29]“其峡”句:谓此峡大概是夏禹开凿出来,以使江水流通的。
[30]郭景纯:晋代作家、学者郭璞,字景纯。引文见其所作《江赋》。夏后:即谓夏禹。“后”,帝王的意思。
[31]巫峡:一称大峡,西起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官渡口,长约40公里。
[32]杜宇:古蜀国帝王名。
[33]郭仲产:晋人,有《荆州记》二卷(见《新唐书·艺文志》)。
[34]《地理志》:指《汉书·地理志》。
[35]居治:指郡、县政府所在。无恒:不长久,有变动。
[36]历:经历。
[37]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
[38]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
[39]簟(diàn):竹席。
[40]陨(yǔn):坠落。
[41]致怒湍(tuān)流:因而造成急流暴起。“湍”,急流。
[42]颓岩所余:指崩塌后仍在江岸矗立的岩石。
[43]诸岭:泛指两岸其它山岭。
[44]竦桀:高耸突出。
[45]抗峰岷峨:谓大巫山峰可与岷山、峨眉山相比高。
[46]偕岭衡疑:谓又可与衡山、九疑(嶷)山相作伴。“衡”,指南岳衡山;“疑”,指九疑(嶷)山;都在湖南境。
[47]翼附群山:谓群山依附在大巫山的羽翼下。
[48]并概青云:谓并且总括了空中的青云。
[49]“更就”句:谓大别山高入云霄,好像更是在跟天评判群山、青云的优劣等第。“就”,向,与。“霄汉”,天空。
[50]孟涂:巫山神名,详见下注。处:居住。
[51]《山海经》:下列引文见《山海经·海内南经》。
[52]夏后启:夏代帝王启,禹的儿子。孟涂:一作“血涂”。据《竹书纪年》载,夏启八年,派遣孟涂到巴国主管诉讼。
[53]是:因此。司神于巴:在古巴国当了主管一方的神。
[54]讼:诉讼,俗语“告状打官司”。
[55]“其衣”句:意谓诉讼者当中,有人衣服上见血迹的,就把他捉起来。
[56]“是请”句:谓因此巴人就请求孟涂生活居住在大巫山。
[57]郭景纯:晋代郭璞;引文见其所注《山海经》,今本注语稍有出入。丹山:在湖北巴东县西。丹阳:春秋楚国丹阳城,亦称楚王城,故址在今湖北秭归东。
[58]帝女:天帝的女儿,详见下注。
[59]宋玉:战国末年辞赋作家,所著《高唐赋》、《神女赋》,述楚王梦会巫山神女故事。但“所谓”至“实为灵芝”句云云,并非宋玉所述,而是魏晋人杜撰的神话。季女:最小的女儿。
[60]瑶姬:一说为“姚姬”,见《文选·高唐赋》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
[61]未行:谓尚未出嫁。
[62]阳:山的南面。
[63]实:果实。灵芝:药草名,道教以为仙草。
[64]“所谓”十句:引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对楚王说的一段话。“巫山之女”,即所谓“天帝之季女”。“高唐”,古楚国的台观名,在云梦泽中;字一作“高丘”,指巫山。“旦”,早晨。“旦为”二句,意谓“行云”、“行雨”便是神女化身。“阳台”,指高唐观的高台。“旦早”四句,意谓楚王早晨醒来,果然见到云雨,于是就修筑了朝云庙。
[65]其首尾间:谓巫峡从开头到终点之间的距离。
[66]略:大略,大体地看。阙:同“缺”,谓断缺。
[67]重岩叠嶂:重重山岩,累累高峰。“嶂”,耸立如屏障的高山。
[68]亭午:中午。夜分:半夜。
[69]曦(xī):日光。曦月:谓太阳和月亮。
[70]夏水襄陵:谓夏季涨潮,江水漫上山岸。“襄”,凌越,谓水涨上岸。“陵”高丘。
[71]沿溯阻绝:谓上水船和下水船都不通。
[72]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紧急传达。
[73]白帝: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东,在瞿唐峡岸,是三峡开端处。
[74]江陵:今湖北江陵。
[75]“乘奔”二句:谓虽然乘着奔驰的快马,驾御长风飞行,也比不上三峡下水船航运得快。“不以”,不如。“疾”,快速。
[76]素湍:白色的急流。
[77]回清倒影:在回旋的清水中,倒映着两岸的景物。
[78]绝〓(yǎn):极其陡峭的山峰。
[79]悬泉:谓小瀑布水。
[80]飞漱:飞流喷射。
[81]清荣峻茂:意谓水清山峻,草木繁荣。
[82]良:诚,确实。
[83]晴初霜旦:谓雨雪初晴或清晨霜冻的时光。
[84]肃:收缩,谓涧水小。
[85]长啸:长叫。
[86]属引:连续不断。凄异:异常凄厉。
[87]久绝:很长时间才消失。
[88]巴东:指今重庆市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89]袁山松:名一作“崧”,东晋作家、音乐家,历官吴郡太守等职。有《后汉书》一百一卷。引文见其所著《宜都记》(参看下注103)。
[90]嵚崟(qīn yín):山高的样子,比喻石高。
[91]须发皆具:谓连胡须头发都有。
[92]最外:指最近江岸。
[93]石色:谓岩石表面的颜色。负:背着。
[94]成就分明:意谓人黑色,牛黄色,这是人所画成功的,因而形状、色彩都分别清楚。
[95]“既人迹”二句:意谓既然这岩壁是人迹不到的,那么究竟怎么回事,就不得而知了。
[96]江湍:急流的江水。
[97]途径信宿:意谓船过黄牛滩要航行两天两夜。“信宿”,住两夜。
[98]此物:指岩石上的人牵牛图形。
[99]黄牛如故:意谓转来转去,还是看见这个黄牛。“如故”,指与起初见到黄牛时的位置一样,没有多少移动。
[100]纡深:迂回曲折地前进。
[101]如一:好像一个样子。
[102]西陵峡:一名巴峡,西起湖北巴东官渡口,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56公里。
[103]《宜都记》:《宜都山川记》,李氏著。见《新唐书·艺文志》。“宜都”,郡名,治所在今湖北宜都。
[104]彩色形容:石纹色彩构成形态容貌。
[105]多所象类:大多像各种各类物体。
[106]略尽冬春:意谓大体上经冬至春也不凋落。
[107]泠泠(líng):声音清越。
[108]“常闻”四句:意谓常听说三峡水急,凡是书上记载以及口头传言,都是告诫人们到三峡时要当心戒备,几乎没有称道三峡山水之美的。
[109]及:等到。践跻(jī):登临。
[110]崿(è):山崖。
[111]固难以辞叙:本就难得用言语描述出来。
[112]萧森:树木错落竦立的样子。
[113]离离:排列的样子。蔚蔚:茂密的样子。
[114]霞气:云霞雾气。表:表面,此谓在……上面。
[115]弥:愈。习:熟悉。
[116]目所履历:亲眼看到的。
[117]“山水”二句:意谓如果三峡山水有灵性的话,则也应当因为远古以来遇到一位知己而吃惊了。“千古”,久远的年代。
【作者及题解】
作者已见前《华山》简介。
本篇节自《水经注·江水》,题目是拟加的。诚如作者所引袁山松言,此前的“书记及口传”,都因为长江三峡水急滩险,“悉以临惧相戒”,不称赏它的山水风光。而袁山松“践跻此境”之后,深为三峡奇观赞叹,欣然以它的千古知己而自豪。所以通篇记述三峡的神话传说、风土习俗、景物胜境以及民歌民谣等,兴奋地突出三峡的“奇”。从广溪峡“颓岩倚木,厥势殆交”开始,读者便被引入奇特风光。然后,下秽神渊以求雨,北岸不生猿猴,经新崩滩,望大巫山,聆听猿鸣,欣赏人滩,过黄牛滩,入西陵峡,莫非奇观奇闻,无不奇趣盎然。但作者并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为了搜幽,而是为了实地考察,因此它奇出于实,趣归于知,广征博引而无学究气,描述简洁更见真精神,文字清峻,笔触生动。它与前选《华山》一样具有地理文献价值,兼属游记散文佳作,而且不仅写出不同地理形貌,更有不同山水情趣。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
哈哈,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