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巧12
① 文言文断句巧记忆口决
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句,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句大意。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而湖南题如果是客观题,注意比较,做出选择。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6、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
第四:用语法,辩句式。
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第五:明修辞,巧判断。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
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
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② 如何巧记文言文
对于这种文字的记忆我们应该以理解记忆为主,图形记忆为辅。通过记忆力的训练,相信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感触会比以前更加深刻,比如可能出现这样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个老人(老子)指着别人说到:“知人者智”,然后又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自知者明。”接着挥舞着拳头打向四周说:“胜人者有力”,然后脱了衣服秀起肌肉说:“自胜者强”,他接着拿出一个金元宝摸了摸,比出一个坚持的手势,走到一棵树根面前指了指说到:“不失其所者久”,说完躺倒地上叹息一声说:“死而不亡者寿。”随着练习的提高,相信你的画面感会越来越强,即使不使用串词、转化等技巧,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回忆的时候老者先是指别人接着指自己等一系列的情节就像动画一样浮现出来。当然,为了记得更牢靠,我们还可以每一句提取一个关键词将他们串联起来。
总结:记忆文言文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种串联记忆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数字密码,地点法,定桩法等。如果您有好的方法可以来信分享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