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字文言文
① ‘去’在古文当中的所有意思
一、动词
1、本义: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
2、离开。
东向驰去。——清· 魏禧《大铁椎传》(向东边飞奔离开。)
3、去除。
去死肌,杀三虫。——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去掉腐肉,灭杀各种虫子。)
4、相距,远离 。
去村四里。——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距离村子四里路。)
5、前往,到别处,跟。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庭广众之下抱着茅草到竹林中去。)
6、失掉; 失去。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大业已经失去,真的十分遗憾。)
7、抛弃,舍弃。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当臣子的心怀利害关系以侍奉国君,作为儿女心怀利害关系以侍奉父母,作为弟弟心怀利害关系以侍奉兄长,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间最终会舍弃相互亲爱的关系和最佳行为方式,心怀利害关系的目的来交往,这样的交往最后不消亡,是没有的事。)
8、去世,死亡。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渊明《杂诗》(日月还会周而复始,而我死去之后便不会复活。)
二、形容词
1、过去了的 。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通「怯」。胆小,畏缩 。
三、介词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明代施耐庵《水浒传》
(在里面一字摆着三只大酒缸。)
(1)去字文言文扩展阅读
“去”的字源演变
去,甲骨文(大,人)+(囗,聚邑),像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
造字本义:动词,离开住地,前往他方。
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囗”(村邑)写成“凵”(厶)。有的篆文在“去”的字形上加“户”(门),强调“出门远行”。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凵” 草写成“折”加“点”的“厶”。
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人”简化成了“土”;至此“去”的字形中“大”(人)形消失,“囗”(邑)形消失。从本义看,“出”是离开本邑本营而他征;“去”是离开某一聚居区而至他乡。
② 带去字的文言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