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文言文
① 关于荣辱方面的古文言文警句
http://www.i170.com/user/Carl/Article_16790
② 关于荣耻的文言文
知荣而行知耻而止
知荣明耻立身之本
明史知耻,明史知理,明史知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道之以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耻近乎勇。 ——孔丘
1、不要借别人的高贵来自豪。——〔古希腊〕伊索《伊索寓言》
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荀子
3、让别人来称赞比自己称赞好。——〔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4、承认贫困并不是可耻的。相反,不为改变贫困而努力才是确实可耻的。 ——修昔底德
5、只因忘宠辱,到此不伤神。——惠严
6、谁追悔而不知道羞耻,他就得永远追悔。——〔德〕席勒《唐•卡洛斯》
7、人有羞耻心——就会更聪明。——〔苏〕叶夫图申科《来吧,毛头小伙子们 !》
8、性清者荣,性浊者辱。——左芬
9、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许浑
10、贫莫贫于不闻道,贱莫贱于不知耻。——李西沤:《药言剩稿》
11、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贾谊:《新语•本行》
12、辱,莫大于不耻。——《文中子.关朗》
13、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道德经》
14、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刘向:《说苑.立节》
15、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范晔:《后汉书.荀悦列传》
16、名誉是人生的第二生命。——格拉蒂
17、金钱诚可贵,荣誉价更高。——普卜利利乌斯.绪懦斯:《警句》
18、履行诺言是名誉的保证。——法国谚语
19、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可说是奇耻大辱。——西塞罗:《致友人书》
20、哪里有懦怯,哪里就有耻辱。——罗马尼亚谚语
③ 翻译古文《自知之明》选自《荀子 荣辱》
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注释:
(1)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知:认识。
(2)知命:懂得命运。
(3)穷:走投无路。
(4)无志:没有见识。
(5)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原文: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奇怪。
出自《荣辱篇第四》,选自战国荀况的《荀子》。
(3)荣辱文言文扩展阅读
《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
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伪”是“人为”之义。荀子认为,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