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蓉的诗词
黛玉--风露清愁的芙蓉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写众人抽花名签子行令。黛玉抽到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并系着一句旧诗"莫怨东风当自嗟"。可见,曹雪芹是要把林黛玉比拟为芙蓉的。唐人咏芙蓉诗:"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倒是着花时。平明露滴峦红脸,似有朝开暮落悲",以芙蓉的孤傲清霜喻黛玉的孤标傲世,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芙蓉八、九月间开花,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广群芳谱》载"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候命之君子矣"。既说到芙蓉就不能不提有关芙蓉的典故。据《归田录》记载,石曼卿死后当芙蓉城主;《石林燕语》亦载有丁度民死的孬芙蓉馆主的趣闻。这些典故对于曹雪芹编造晴雯死后做了芙蓉花神的章节不无启发。
《红楼梦》中对芙蓉所述不多,其描写远远不及海棠、菊花之类,唯是一篇《芙蓉女儿诔》却璀灿绮丽,足以写出芙蓉的精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期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可见,在曹氏的心目中,芙蓉是不同凡响的其葩。然则,芙蓉女儿指的又是谁人?晴雯?且看《芙蓉女儿诔》是如何描写的:"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汝南斑斑泪血,洒向西风;梓泽默默余衷,诉凭冷月"。简直是活脱脱的一个林妹妹。及至宝玉斟酌了一句"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陡然变色。又有一节提及王夫人说道"眉梢眼角,有些像你林妹妹的"似乎都在暗示晴雯是黛玉的影子。因而,真正的芙蓉女儿应当是指黛玉了。
林黛玉是一个具有典型悲剧形象的薄命佳人。她聪慧美丽、孤标傲世却又多愁善感、纤弱多病。试想在重权、重利、重封建礼教的社会,怎能容得下一个孤苦伶仃而又具有反抗精神的弱女子?因此,她不得不在这个宗法的社会里苦苦挣扎,过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在前途未卜,人生渺茫,重重的精神枷锁之下,她唯有哀叹"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发出"愿侬此日生又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呼声。但"天尽头,何处有芳丘"?她只得彷佛一株不胜哀愁的芙蓉萧瑟于秋江,最后落得个"一抔净土掩风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
② 带蓉的诗句
1.蓉渡头,鸳鸯滩侧。干名
(轮台子 柳永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彤霞内衬遥天,掩映容断续,半空残
月。孤村望处人寂寞,闻
钓叟、甚处一声羌笛。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
色。感行客。翻思故国,
恨因循阻隔。路久沈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闻野猿啼,愁听得。见钓舟初山,芙
蓉渡头,鸳鸯滩侧。干名
利禄终无益。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翠蛾娇艳,从别后
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
利名牵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芙容向脸两边开
③ 带有思和蓉字的诗词
1、秋宿湘江遇雨 作者: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回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答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2、秋思·清波收潦日 南北朝:萧悫
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3、古诗 汉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采莲曲》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