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体诗词
⑴ 七夕古诗我侬词的解释
《我侬词》
年代: 元 作者: 管道升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想纳妾作了首小词给妻子示意,妻子管氏作《我侬词》以答复。赵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江南大才子赵孟頫,字子昂,是继苏东坡之后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书被称为“赵体”,对明清书法的影响很大。他的妻子叫管道升,这也是个女才子,善画竹,著有《墨竹谱》传世,对后人学画竹大有裨益。
当时社会上的名士纳妾成风,赵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纳妾,加以官运亨通,年近五十的赵孟頫却也爱慕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起来了。而他不好向妻子明说,可文人有文人的办法,作了首小词给妻子示意:“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这词儿意思是说,你没听说过王献之先生有桃叶、桃根这两个小妾,苏轼先生也有朝云、暮云这两个小妾。因此,我就是多娶几个小妾也并不过分;何况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而夫人管氏读后,便也填写了一首《我侬词》,既代替回答丈夫,又用来表达她自己的心音。
赵孟頫得词,只得打消了他原本要纳妾的念头。而这一桩文坛趣话,此后遂被人们传为一段夫妻情爱佳话。
原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译文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如此多情,情深处,像火焰一样热烈,拿一块泥,捏一个你,捏一个我,将咱俩再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我的泥人中有你,你的泥人中有我,只要活着就跟你睡一被窝,死了也要进同一口棺材。
【释义】
元代赵孟頫,精绘画,擅书法,能诗文。他的妻子管道升,是一位贤良多才的女性,善画墨竹、兰、梅,亦工山水、佛像,诗词歌赋也造诣很深,本来是女子中的佼佼者。但赵孟不满足,异想天开地要纳妾,可又不便开口直言,便填了一首词给夫人看,词中意思说:“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同时,还安慰她:“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看了以后,自然很不高兴,可又不便公开吵闹。为了不把事情闹大,她采取了与丈夫同样的办法,填了一首格律清新,内容别致的《我侬词》予以规劝,词云:“我侬两个,忒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欢喜啊,将它来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那期间啊那期间,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赏析】
《我侬词》用喻新警,把夫妻关系比喻做泥,让人拍案惊奇。从两个人复杂的制作过程(捏塑、打破、调和、再塑),我们可以想象夫妇两个经历的不平凡,已经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分彼此,无法离弃的地步。
《我侬词》虽然用词设喻十分婉转,但字里行间暗藏机锋,透出铿锵英气,绵里藏针。特别是末句“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只要活着就跟你睡一被窝,死了也要进同一口棺材),表达了诗人对爱情排他性的誓死坚持。
⑵ 歌咏安吉的诗词文赋
历代诗人咏安吉
柳恽五首
柳 阵(465-517)
两朝梁诗人,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城县解州镇)人。在并,官相围、吉司马;入梁,官秘书监,两度吴兴郡太守。以诗名,又善奕棋。弹琴。有文集十二卷。
赠吴均三首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并谓若买延楚。
关侯辽绝,如何附红旅。
(一作行李)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其 二
远游谪伊洛,秣马度清漳。
邯郸娇荚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时成曲,踏屐复翱鞠。
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阶。
新知准不乐,念川普人肠。
其 三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又二首
山桃落晚红,野蕨初开紫。
云日自清明,菠芷高霍靡。
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其 二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
飒飒避霜叶,离离(一作山)出寒禽。
⑶ 两个泥人代表你和我,摔碎了揉在一起,再塑一个你和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具体的诗句是什么
爱情是和一团泥
捏一个我
捏一个你
你打碎了我
我打碎了你
打碎了的你和我
再重新和一团泥
再塑一个你和我
此时的你和我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⑷ 趵突泉赵孟頫古诗翻译
译文:泺水发源地在这里,是天下绝无仅有的,趵突泉从平地上喷涌而出,泉水在喷出时放佛形成了一把白玉壶。趵突泉如此长年累月从地下涌出,真怕大地滋生万物的元气会泄尽,即使在干旱之年也不用担心东海会干涸。
趵突泉升起的云雾,放佛能够升起华不注山,发出的波涛之声震荡着大明湖。如果经常来到泉水边,就能荡涤尘世俗念,使心怀如同冰雪般高洁。
元代赵孟頫《趵突泉》原文: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4)赵体诗词扩展阅读
在济南的文化历史上,赵孟頫对济南的推介之功绝对排在头位,自从《鹊华秋色图》创作完成以来便享誉四海,成为济南响当当的的文化名片。赵孟頫与济南名胜的缘分,这首吟咏趵突泉的诗,也是出手不凡。
1292年夏,39岁的赵孟頫被任命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任命状下来后,赵孟頫先携家带口回了趟老家吴兴,八月份才北上到达济南。由于某些职位阙任,赵孟頫实际成了济南军政要务的一把手。直到1295年初才被调离返京。
赵孟頫曾在济南当官三年多,正值“和平时期”,在“上任三把火”的一番忙碌之后,赵孟頫渐渐将闲暇时光聚焦到济南的山水之间。期间写有数十篇相关济南山水的诗文,其中这首《趵突泉》算是最得意的诗作。
诗文用传神、生动、别致、夸张的比喻,形象逼真地描绘出“趵突”奇观的壮美气势。同时,还兼及赞美了大明湖和华山,抒发了对济南山水的喜爱之情。
在历代文人数百篇吟诵趵突泉的诗文中,这首诗当属最佳之作。其中的“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更是脍炙人口,极言趵突泉泉水气势之大。被当作楹联刻在了趵突泉畔,泺源堂门前的廊柱上。
元代时,趵突泉水经泺水分流至大明湖,同时也流进了鹊山湖,可以说是湖与湖之间相连,华不注山被鹊山湖水包围。疾驰喷涌而出的泉水,通过“蒸”字和“震”字,一下子变得“力拔山兮气盖世”,力重千钧,动态的水和静态的山相互映衬,撼人心魄。
整首诗有对趵突泉形象的描摹,有对地下泉源的遐想,有对奔流水势的形容,有泉水情怀的抒发,不愧是描写趵突泉的名篇,更是赵孟頫对济南泉水情结的总体现。
这首诗的赵孟頫手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字体俊逸润秀,尽显赵孟頫的书法特色,也是存世赵孟頫书法中罕见的墨迹行书大字,堪称书法艺术瑰宝。
⑸ 书法常用诗词作品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专士暮年,壮心不已。属(曹操)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6.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李白)
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1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2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2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⑹ 楷书元日诗一首
用颜体来示范一下吧。由于无法查到[曈]字,只能用其他赵体楷体来代替。如图所示加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