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句歌词 » 余光中诗词

余光中诗词

发布时间: 2023-09-27 19:27:12

A. 乡愁 余光中 赏析

1、此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形象而浓烈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土的感情。

2、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内心一种思念亲人、眷恋故土、渴望祖国统一的思乡爱国情怀。

3、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

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

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

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

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望。

4、最后一节中,作者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里。

5、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1)余光中诗词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时,余光中随家人到了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B. 余光中的所有诗词

诗集
《抄舟子的悲歌》,野袭风,1952。
《蓝色的羽毛》,蓝星诗社,1954。
《钟乳石》,中外画报,1960。
《万圣节》,蓝星诗社,1960。
《莲的联想》,文星,196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
《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C. 余光中写的 黄昏 的诗词都什么意思,还有当时写作背景是什么

黄昏
余光中

倘若黄昏是一道寂寞的关
西门关向晚霞的
匆匆的鞍上客啊,为何
不见进关内来,只见容出关去?
而一出关去就中了埋伏
晚霞一翻全变了
再回头,西门已闭
————几度想问问蝶上的边卒
只见蝙蝠在上下扑打着
噢,一座空城。
这是写的夸父追日的情景,夸父一直想追赶太阳,可是太阳一直往西边去,黄昏是最后一道关了,再追不上,那么那天夸父也就徒劳而返了。城里的人们也关门休息了,看不见一个人。所以夸父看到的是一座空城。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