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沈阳的古诗
㈠ 赞美沈阳的诗歌
沈阳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繁荣福地。光复前受小日本侵略掠夺,解放前遭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压迫,沈城百孔千疮,百姓饥寒交迫。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当家做主。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尤其改革开放,振兴东北,沈阳日新月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千年前沈民开发新乐,今有遗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乡。一宫两陵,世界遗产;四塔巍巍护沈州各踞东南西北,东关周公恩来读书立下为中华崛起之志,北市刘氏少奇满洲省委历险蒙尘,大帅皇姑屯罹难,少帅易帜,西安事变,汉卿功高。南市场八卦街圈楼,北市场黄寺钟声。南湖林荫下滨河路,西湖沈城塞北明珠。天柱苍苍,棋盘幽幽,世园博大览天下美景,浑河水清舟游岸景秀,奥体中心云集体育精英。老龙口龙吐佳酿,八王寺御井名饮。五爱市场、太原街、中街市民购物天堂,赵本山小品领军,大舞台“二人转”绝活笑开怀。 美丽的沈阳,共和国长子,工业基地再现雄风,面貌日新月异。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新鲜、绿化林木、桃红柳绿、环境优雅,沈城美丽如画。摩天大楼拔地比肩,安居乐业奔小康。《中华》《金杯》驰五洲;《雪花》《红梅》闻名遐迩。装备制造业蒸蒸日上,数控机床国际领先,风动工具五朵金花榜上有名,东软集团新科技领先,机器人大显身手,地铁纵横城乡,桃仙空港连天下。铁路公路便利,公交通城乡。沿海大开发,七市联合共建大沈阳。美哉沈阳,宏哉沈阳。
㈡ 描写“沈阳”的诗词有哪些
1、《浑河》缪公恩
浊流直拟下昆仑,襟带陪都众水尊。
卷地东来山作回障,排空西去答海为门。
声推雪浪惊雷起,势压风湍阵马奔。
多少黄沙埋白骨,谁凭杯酒吊英魂。
缪公恩,字立庄,别号兰皋,隶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嘉道间被誉为盛京名士,是辽东著名诗人兼书画家,其中写沈阳的一些诗,在历代反映沈阳的诗歌中占居重要地位。
2、《沈阳道中》冯惟健
绝塞驰孤骑,空怀壮士忧。
风生鸭绿险,铃急虎营秋。
草色横沙碛,雪山渺戍楼。
近闻经国议,开拓旧边州。
广宁冯氏一族三代皆工诗文,为明代辽海名家。冯裕,字伯顺,号闾山,临朐人。因先人流戍辽东,生于广宁,正德进士,官至按察副使,解官隐于家。
3、《沈阳百咏·元宵秧歌》缪润绂
元宵节近起秧歌,
取笑群推江老婆。
谁是主人谁是客,
团团听打凤阳锣。
4、《登凤凰楼》乾隆弘历
缔构常思祖业艰,
千秋百二巩河山。
于今试上高楼望,
辽水依然襟带间。
5、《七律·浑河行晚》文/当代网友 关东秋影
静月初挂浑南柳,
江堤泛虹醉眼帘。
华年锦色随波逝,
倦看枯荣云水端。
弱冠轻辞从戎志,
苍颜笃向走笔娴。
神理难推尊其道,
淡泊危楼云雾间。
㈢ 冯惟健沈阳道中如何咏沈阳
对存在于明代辽东的不安定因素,当年许多有识之士是心存忧虑的,这在他们的诗词中也多有反映,如冯惟健的《沈阳道中》——
绝地驰孤骑,空怀壮士忧。
风生鸭绿险,铃急虎营秋。
草色横沙碛,云山渺戍楼。
近闻经国议,开拓旧边州。
沈阳明代古塔
冯惟健是明代辽东在文学界产生很大影响的冯氏家族的主要成员。他的父亲冯裕,广宁左卫(今辽宁北镇) 人,是明代辽东驰名全国的学者与文人贺钦的弟子。正德初年进士及第,出任地方官,为政清廉。著有《海岱会集》,他的后代多为文人学士,祖孙三代中有七名进士,三名举人,在当年实属罕见。他的长子就是冯惟健,号陂门,嘉靖七年(1528年) 举人,著有《陂门山人文集》。二子冯惟重,嘉靖戊戌进士,他十岁时即能属文,刻意为诗;三子冯惟敏,举人,别号海浮,诗文雅丽,尤善乐府。他所作《梁状元不伏老杂剧》(又称《不伏老》) 在当时很受欢迎,盛行一时。王弇州评论说:北曲惟冯海浮擅扬。他还著有《山堂词稿》《击节余音》;四子冯惟讷,戊戌进士,主要贡献在诗学方面,他曾编著《古诗纪》一百六十五卷,学术价值甚高。《四库全书总目》评价说:
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溯诗家之渊源者,不能外是书而别求。固亦采珠之沧海,伐木之邓林也。厥后臧懋循《古诗所》、张之象《古诗类苑》、梅鼎祚《八代诗乘》相继而出,总以是书为蓝本。
这本《古诗纪》的价值从这段评论中可以了然。冯惟讷还著有《风雅广逸》《楚词旁注》《选诗约注》《文献通考纂要》《杜诗删注》《冯光禄诗集》等。他们的儿孙辈中,佼佼者当属冯惟重孙冯琦,也是进士,撰著之《宋史纪事本末》被称为“最为炫博,其熔铸贯串亦极精密”,是研究了解宋史的重要典籍,他有诗传世。冯裕一门出现这么多学者文人,在明代辽东文学史上可谓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冯氏一家祖籍山东临朐,但自冯裕三代皆生于辽东广宁,只在明后期与女真战乱后,子孙们才迁回祖籍,他们的主要成就都是在辽宁时完成的。
作为冯裕的长子,冯惟健生于广宁,从仕于辽东,足迹亦遍及辽东各地,留下许多反映辽东的诗作,《全辽志》中录冯惟健的几首诗。
《沈阳道中》《秋征》和《登观音阁》都是写在辽东的。
《沈阳道中》开篇即直抒胸臆,点明作者绝塞孤骑的忧思。首句“绝”“孤”字用得准确而传神。“孤”字不单交代是诗人一个人骑马赶路,还含有“孤单”“孤寂”等多意。“绝塞”,既写了城堡,要塞地势之险峻,也含有这是经过战火洗礼、破坏的古战场的意思。“孤骑”穿行过“绝塞”,触景生情,自然会有壮士之忧。“忧思”何为?读者定会发问,这也为诗人进一步抒发,做了铺垫,所以作者接下写风云战场之今日,水到渠成。五律的颔颈二联,对仗工稳。描绘极富色彩,风生、铃急;鸭绿、虎营;草色、云山;沙碛、戍楼,动静结合的勾描,把鸭绿江边的烽烟,虎营的秋暮,乃至草横沙碛、云山缥缈、戍楼隐现连缀成一幅古战场荒漠壮阔、绝塞苍茫的画面。怎不令人黯然神伤,怎不令人忧心忡忡?好男儿不能以忧了之,要怀忧思以报国。
最后两句“近闻经国议,开拓旧边州”,写他听到朝廷已在议论国家要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管理、建设,油然流露出一种畅快心情,正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全诗呈示出诗人身在沈阳、忧怀天下的境界。
冯惟健算得上是明代中后期知识分子中的有识之士,他不但看出了辽东当时边患频频的危机,而且以诗志之。这首《沈阳道中》,也就有了它历史与认识价值。其时,明代晚期的辽东,外患中不惟有蒙古、倭寇,还有正在崛起的女真族。到17世纪,正是由女真族演变而来的满族人建立的大清王朝取代了朱氏的明王朝。自然,亡明者不仅是满族的大清,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明王朝统治集团自身的腐朽没落,明万历以后,辽东就一直处在多事之秋。如明神宗为了搜刮钱财,亲自派宦官高淮到辽东借开矿征税为名,大肆劫夺。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到三十六年,十年之间,他两次仅矿税银有数可查的为四万余两。他带领家丁数百人,遍扰辽西、辽东、辽南,所过大小城市,凡白金之家,无不尽数收取。许多家庭被高淮害得倾家荡产,高淮的罪恶行径,激起辽东百姓高举起反抗义旗,与之进行坚决斗争。辽阳、广宁等地连续爆发“民变”,直把这个市井无赖撵入山海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女真族建立的后金政权才获得不断拓展的机会,直到在攻占辽阳后,迁都于东京城,旋又迁都于沈阳,改国号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