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句歌词 » 登鹳雀楼的诗句

登鹳雀楼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3-09-11 19:41:35

1. 登鹤雀楼古诗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二、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三、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1)登鹳雀楼的诗句扩展阅读: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2. 《登鹳雀楼》的诗句是什么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3. 古诗登鹳雀楼的全文

登鹳雀楼
朝代:唐朝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被诬罢职,遂漫游北方,到过边塞。闲居十五年后,复出任文安县尉,唐玄宗天宝元年卒于官舍。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相唱和,名动一时,「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其传世之作仅六首,但都是热情洋溢的佳作,其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等尤为大气磅礴,韵调优美,皆可列入盛唐朝表作中。

热点内容
什么什么边什么成语 发布:2024-10-31 19:17:34 浏览:752
陶瓷故事 发布:2024-10-31 19:03:22 浏览:845
恩情的成语 发布:2024-10-31 19:03:22 浏览:491
师生恋的真实故事 发布:2024-10-31 18:43:15 浏览:351
悬崖成语 发布:2024-10-31 18:34:36 浏览:69
看图猜成语曹 发布:2024-10-31 18:34:28 浏览:746
海猜一成语 发布:2024-10-31 18:23:33 浏览:605
雁字的故事 发布:2024-10-31 18:20:23 浏览:366
青蛙故事图 发布:2024-10-31 18:16:12 浏览:321
答成语 发布:2024-10-31 18:16:11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