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
Ⅰ 古代诗歌鉴赏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回答
1、首先要知人论世
熟悉作者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论世”就是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合理的鉴赏流程
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从意象意境到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3、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手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必要的典故知识
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古诗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汘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如“武陵人”、“廉颇老矣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
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 “柳”“月”“长亭”等意象,述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志向气节常用“菊”“兰”等意象。掌握古典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
(1)诗歌鉴赏答题扩展阅读:
古代诗歌鉴赏还可以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诗歌的已经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体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以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
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这些描写对象,结合全诗来分析。
学会古代诗歌鉴赏还要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诉诸语言,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Ⅱ 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一、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方法 1、形象:(1)准确把握诗歌形象,对鉴赏诗歌很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中所抒发的感情,并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2)和小说、戏剧塑造的形象有别,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多地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精神的形象。叙事诗虽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也利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来描绘人物形象,塑造典型性格,反映现实生活,但诗歌形式上的特殊要求决定了诗歌形象刻意求“神”的特点。抒情诗则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古典诗歌中还有丰富的意象和多样的意境,都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也是刻意求“神”的。(3)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白描勾勒,也可以浓墨重彩;可以烘云托月,也可以淡墨点染;也可以借助想像、联想塑造形象。 2、语言:(1)要注意从语言点出发,仔细推敲文句:①掌握活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溅”和“惊”。②注意互文,如“烟笼寒水月笼沙”。③添补“节缩”,如“艰难苦恨繁双鬓”。④还原语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要注意从炼字炼意出发,抓“诗眼”和“词眼”,如“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崔道融《溪上遇雨》)中的“衔”、“喷洒”,“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中的“弄”。(3)要注意不同作家不同语言风格的把握:陶渊明的清淡自然,王维的清新典雅,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等等。 3、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或联想想象,或小中见大,或虚实结合,或动静结合等。(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各尽其妙:记叙明确过程,描写突出形象,议论、抒情点明诗旨。抒情有直抒胸臆,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表现以物托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等。(3)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4)运用典故:运用典故是古代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诗歌用典分语典和事典两种情况:引用以往典籍中的原话或据原话稍作修改的,叫做语典;引用某件史实而高度概括的,叫做事典。诗歌以典入诗,往往能收到语约意丰、化熟为新的效果。要注意联系典故的原始意义去揣摩典故的“语境义”。 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指对古代诗歌的思想倾向、作者主旨、作品中的情感基调、作品的思想意义、社会价值及时代价值等进行分析、综合、重组并评说。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大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了解作品蕴涵的政治倾向(包括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等)。②区分作品情感触发的类别(或由社会触发的,或由人生触发的,或由自然触发的等)。③探索作品思想内涵的层面(或结合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了解作品的思想价值,或结合作家的身份、身世、思想了解作品与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关系,或结合作品的内容了解作家的思想主张、思想信仰、人格信念,或结合作品的内容了解作品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等)。 (3)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要注意:①注意从诗歌形象、意境所营造的总体氛围中寻找诗歌蕴蓄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②注意把握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③注意结合诗人当时的时代特征(时代风貌、文化思潮、审美趣味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④注意结合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等来理解诗歌的感情,要善于调动对诗人生平的已有的认知内容来帮助理解具体诗作。⑤注意结合诗人的诗歌的风格、流派等因素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以上是大致思路、鉴赏题要条理清晰、由形到意的分析
Ⅲ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
分析形象型
1.提问格式:
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
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2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
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4.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3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⑷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2.解答分析: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3.答题步骤:
⑴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