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 » 食物的故事

食物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4-12-20 04:40:56

Ⅰ 关于食物的历史故事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 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Ⅱ 有关食物的历史故事

粽子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467—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阴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此为流传最广的传说,少数地区仍有其他说法。
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汤圆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Ⅲ 一些关于食物的故事

1、青稞酒传说。

青稞酒是藏族人最喜欢的一种饮料,其原料多为青稞。青稞酒有两种,一种是呈黄色的“穷”,一种是无色低度经过蒸馏而成的“阿让”康区藏族饮酒还有许多讲究。饮酒前,先斟一杯酒来敬神,既献新,或以右手无名指蘸酒弹三下敬天地、父母、同伴,饮酒时必唱敬酒歌以助酒兴。

一些人对敬青稞酒与敬茶持有相同的看法。但牧民的说法是:在从未斟满杯中饮酒的人会有女儿,如果被杯中的酒正好满至杯口,则意味这个人会有儿子。

2、食肉的传说。

藏族喜食肉,仅仅是由于蔬菜难以大量生长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他们还没有忘记食肉极大的罪孽,特别是吃长着犬齿的水牛肉和当天宰杀的牛羊肉,因为食它会使人失去转世的机会,让其在地狱中生活,世世代代受到惩罚。

3、烤肉传说。

藏族人认为烤肉,特别是直接用炉火的火苗烤肉会激怒灶神。这样做的人将因受到惩一般来说,藏人避免直接在火上烤肉。

4、吃大蒜的传说。尽管添加大蒜会使食物鲜美可口,但藏族人认为,吃大蒜之后七天内不宜参拜寺庙和其他圣洁之地,因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清除大蒜恶臭。

5、敬茶的传说。

给某人敬茶时,如果杯子装不满茶,藏人普遍认为,从这个杯中饮茶人总爱在背后说敬茶人的坏话。茶装得太满也有说法,斟茶人对敬茶人不满的表现。

同时,用破碎、缺裂的碗或茶杯敬人是不吉利的表现。如果斟上的茶恰好满到杯口,则认为是个好预兆头,即这个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藏人认为在他人家中做客只饮一碗或一杯茶是不吉利的,总是要饮上两碗或在杯中稍加一点以除掉晦气。

Ⅳ 关于食物的故事50字作文

例文

今天下午,邻居家的阿姨送给我一盒饼子,我坐在院子里悠闲的吃了起来。

忽然,我发现几片饼屑掉到了地上,一只巡逻的小蚂蚁无意间发现了饼屑,它用触角碰了碰就转身回去了,我想它干嘛去了?于是我兴致大发把手中的一小块饼放在了地上,坐下来慢慢观察,不一会一群蚂蚁大军从远处赶来,它们围着那块大饼屑转了一圈看了看,然后每人咬住一个地方开始搬,有的推有的拉结果饼屑一点儿也没有动,它们等了一会儿,又一群蚂蚁来了,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可是饼屑还是文丝不动,它们又围着饼屑转了又转,不一会儿又来了第三群蚂蚁来,它们也加入了战斗,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它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饼屑终于动了,这时我看见大家又分了工,有一大部分蚂蚁咬着饼有的推有的拉,还有一小部分蚂蚁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喊:“一二一,加油?”饼屑慢慢向前移动。过了好大一会,蚂蚁们费了好大好大的劲终于把饼屑拖到了家门口。可是怎么才能把这个庞然大物搬到洞里呢?首先,一只蚂蚁咬下一小块饼子往洞里拉,其它蚂蚁见状,随着向它一样,也每人咬一块有顺序的把饼屑往洞里拉。多么聪明的蚂蚁啊!

多么有趣的蚂蚁搬食物啊!我看得正起劲,这时我家的小狗点点忽然间跑过来把剩下的饼屑吃了,一群正在咬饼的蚂蚁像很愤怒的样子猛的一哄而散,各自逃跑了。

点点真气人,搅了蚂蚁的美食,我想此时蚂蚁们是很伤心的。

热点内容
红叶故事下载 发布:2024-12-28 12:02:02 浏览:943
结婚用成语 发布:2024-12-28 11:47:38 浏览:152
马的成语大全成语大全 发布:2024-12-28 11:30:04 浏览:96
面什么红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11:18:34 浏览: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发布:2024-12-28 10:10:20 浏览:450
耒阳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7:14 浏览:381
一个老兵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10:01:42 浏览:675
狼羊成语 发布:2024-12-28 09:53:02 浏览:438
关于形象的故事 发布:2024-12-28 09:53:00 浏览:601
勇有什么成语 发布:2024-12-28 09:43:20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