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 » 含有方位的成语

含有方位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4-06-16 15:40:56

⑴ 带方位的成语有哪些

1,东张西望
读音:dōng zhāng xī wàng
释义:意思是向四处张望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安地到处看。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
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出处释义:三个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的话,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跑上前楼,在室内东张西看。
2,东山再起
读音:dōng shān zài qǐ
释义: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出处释义:谢安年轻人既有名声,屡次征召他都不去,隐居会稽东山,年过四十又出任桓温司马,屡经升迁为中书、司徒等重要职责,晋室依赖使国家转危为安。
3,东拼西凑
读音:dōng pīn xī còu
释义:表示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为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出处释义:只是钱袋羞涩,那贾家家上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为孩子的终生大事,说不得东心甘情愿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求见礼。
4,南征北战
读音:nán zhēng běi zhàn
释义: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出处释义:经过在宣王,以中兴复古的德,雄南征北伐的威力,最终不能确定鲁侯的后代。
5,南辕北辙
读音:nán yuán běi zhé
释义: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出处:战国·季梁、魏王《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出处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就像去楚国而向北行。

⑵ 含有方位的成语

一、东来拼西凑

白话释义:源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红楼梦》:“(秦邦业)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带了秦钟到代儒家拜见。”

二、东西南北

白话释义: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翻译: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3、声东击西

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译文:在东边弄出声音,其实是攻打西边。

4、南辕北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译文:想到楚国去,却向北方行进。

5、南腔北调,解释: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

出处: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译文:每隔十步一个戏台,南北方言混杂,四方的人都很高兴。

热点内容
这个男蛋要守护这个女的蛋 发布:2024-06-24 21:00:35 浏览:386
关于教育孩子的故事 发布:2024-06-24 20:47:18 浏览:576
亲情故事150字 发布:2024-06-24 20:46:17 浏览:246
一粒种子的故事 发布:2024-06-24 20:36:59 浏览:506
风猜一成语 发布:2024-06-24 20:20:15 浏览:433
欲速则不达故事 发布:2024-06-24 20:17:49 浏览:670
鸡尾酒故事 发布:2024-06-24 20:17:42 浏览:495
冲什么成语 发布:2024-06-24 20:16:06 浏览:78
贼字的成语 发布:2024-06-24 20:11:47 浏览:682
司马成语 发布:2024-06-24 20:11:09 浏览: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