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 » 如来的故事

如来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3-30 06:03:11

A. 如来佛祖是怎样成佛的故事

其实佛教中并没有“如来佛祖”这个说法,因为在佛教中的定义,“如来”和“佛”是一个意思,“如来”只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西游记》中所讲的“如来佛祖”,其实就是指当世佛释迦牟尼佛。关于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故事网上就有很多文章详细说的,简单回答你如下:
二千五百多年前,即约公元前565前(示寂于前485年),释迦牟尼诞生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城蓝毗尼园,即现在的尼泊尔境内,所以有说他是蒙古族迁去定居的蒙古族人,皮肤黄色,称为金身之说。他父亲净饭王希望他继承王位,多方培育教养,延请老师教给婆罗门四吠陀、奥义书等多种古典文献,骑术射箭搏斗拳击等诸般武艺。他膂力过人,在各种竞赛比试中,都胜过他人,无与伦比。又为他陈设弹唱歌舞等各种娱乐,陪他欢娱快乐,让他流连忘返。可是对这一切,他都不喜爱,终于在结婚生子以后,悄悄窬出城门,来到尼连禅河边丛林中参访修道的人,求请学道,过一天只吃一粒粟米一颗芝麻的苦行生活。经过六年,形体瘦弱,几乎不能支持。幡然觉知苦行不是道理,要另寻途径。却遇河边一牧牛女,送给他一杯牛奶,他饮了后,体力稍好,走到无忧树下,结跏跌坐,发誓不证得道,不起此座。经三天三夜,在最后一天清晨,东方明星出现时,恍然悟得宇宙人生的彻底究竟永恒真理,是原来如此、法尔如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这就是一切法空,寂灭涅槃。“法”在佛学里有两层意义:一是佛说的教诫教法;二是一切事物的名称意义,即“规生物解,任持自性”,就是对一切事物,给取上每一事物的名称说明名称的意义。这样人们才能互相表达,交换思想意见,就是名言、言语。一切学术文化都由此产生。佛说法也离不开言说。但名与事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所设“名事互为客,非真唯是假”。因为名是人们取的假名,不是事物的本质东西,如果执著它以为实在,就会发生人我执、法我执,而为家庭家属、妻子儿女营求名利财产,劳累奔波不堪。为养家活口是应该的,如贪得无厌,不惜侵犯他人利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无所不作,那就发生重大罪过了。所以应该听信佛陀的教导教诫,除人我、法我二执,悟知宇宙人生的永恒真理:宇宙诸法,因缘生起,缘尽则灭,生灭无常,只有法尔如是,寂灭涅槃,法空真理是常在的永恒真理。涅槃并不是死的名称,是解脱一切烦恼痛苦的安稳寂静境界,是真理,也称真如。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为无上正等正觉。最高无比是无上,遍知一切为正等,觉悟一切为正觉。自己证觉后,自觉觉他,方便说法,教化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能为大雄无畏的大丈夫。何为方便,佛教菩萨发心上求无上菩提,不要中间停住,不要贪住布施等一切功德,要不以为有所得而直求趋无上菩提、究竟涅槃。菩提为能证,涅槃是所证,能所不离,证菩提即得涅槃。涅槃即真如,佛证得真如而来度众生,故称如来。

B. 如来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

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呢国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迦叶尊者,通常称大迦叶,一名饮光,是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释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长者。释迦牟尼对众说法时拈花不语,五百弟子都默然,独有迦叶微笑。于是佛祖把衣钵交付给迦叶,嘱他等待未来弥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钵交付给弥勒。衣是袈裟,钵是食具,衣钵代表佛教的法统。

C. 佛祖怎么成佛的故事

释迦牟尼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兼习兵1法与武1艺,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相传释迦牟尼16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1人、病1人和死1尸,亲眼看到那些衰1老、清1瘦和凄1惨的现象,非常感1伤和苦1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1脱生1死1病1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1皮,睡牛1粪。6年后,身体消1瘦,形同枯1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1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即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 觉者 、 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 初转法1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1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1教的僧1团。弟子据说有50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 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 三宝 已具备,佛1教正式形成。

D. 谈谈“如来佛”的故事吧

大日如来 ,传说他是妖皇帝俊的儿子 也叫陆压真人 乌巢禅师 他的本体是三足金乌,。这本为妖族东皇十太子之一,后羿射杀金乌间,逃过一劫,被接引道人座下二弟子金蝉子所救,相交甚好。太一杀后羿、夸父,将其精气封入红葫芦,以射日神弓、射日箭为体,炼斩仙飞刀,巫妖大战期间归了陆压。后,金蝉子轻慢佛教,如来贬其真灵,转生东土,为唐三藏,要厉九九八十一难,取大乘佛法,重归成佛,于是便有了西游记中乌巢相助三藏一事。 多宝如来洪荒流中多宝如来即为释迦牟尼如来佛,全称:释迦牟尼多宝如来佛祖。真身是多宝道人。原为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首,实力强大至极,代理师傅设立诛仙阵,在截教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化胡为佛后成为释迦牟尼多宝如来,尊西天极乐阿弥陀佛为师,道行修为更是登峰造极。击败冥河老祖,力压齐天大圣,在三界之中所向披靡,法力无边,被称为“如来佛祖”。封神一战中,通天教主摆诛仙阵于界牌关,座下大弟子多宝道人取诛仙阵图、诛仙四剑(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代师布阵。战斗中多宝道人一时大意,被广成子的镇山之宝——番天印砸中,仅仅被打一个跟头。须知一般仙家早就被砸得身形俱焚,可见多宝道术高深至极。后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在其中争斗,把多宝道人用风火蒲团卷走。太上老君乃是人教圣人,掌管人道,因为人间界业力深重,难成仙道,民不修身。于封神一战后,逗留人间,点化世人。春秋之时,太上老君带多宝道人,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多宝道人化为释迦牟尼佛降生中央娑婆世界,尊西天极乐阿弥陀佛为师,演小乘佛教,于人间界传播教义。

E. 中国六位佛祖的故事

一般佛教说的“六祖”是禅宗六祖,六位祖师,而不是六位佛祖。禅宗六代祖师之统称,即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从3000年前到9000年后,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位佛祖所传法。

释迦牟尼的故事: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有个叫迦毗罗卫的小国。国王名净饭,王后名摩耶净饭王性情淡泊,抚恤百姓,深受人民爱戴,摩耶王后,端庄秀丽,然而,时光流逝,仍是膝下无子。

王后郁伤不止一日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她的右胁进入身体,顾见自身,如日月照,见此端相,廓然而觉,不久摩耶王后就怀孕了。

摩耶王后怀胎十月,正值四月初八日,风和日丽,舂光明媚,引诸婇女游监毗尼园大吉祥地,园中有一大树名波罗义,树枝柔软低垂夫人即举右手攀彼树枝,遂生太子名悉达多,当时天上的帝释将精细殊妙的乔尸迦衣里在手上,用来承接太子。

四大天王抱看太子放在圣母面前,太子不用人扶朝东、南、西、北四方吝走了七步,举足出大连华观自四方,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旨苦,吾当安之。是时九龙吐水浴太子身,不料太子出生七天母亲摩耶于后便不幸去世了净饭王悲痛不已。

(5)如来的故事扩展阅读:

释迦牟尼简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佛光普照来源: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F. 关于佛祖的故事

关于佛祖来的故事有两种自,一种是佛经中直接记载,如贫女供灯,一种是各类书籍所说,所说都是佛陀的智慧。这一个后者也说的故事: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只要心灵健康,别人怎么想都影响不了我们。若我们一味地在乎别人的想法或说法,就会失去自主权。

G. 如来佛祖的故事传说

看看佛经的本生部,比如前世曾经为忍辱仙人,鹿王等

H. 简述如来赐真经的故事

唐僧到玉真观,受到金顶大仙迎接。次早,四众登灵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体肉胎脱下成为水中一尸。

一行上山直至如来佛之雷音寺,拜见如来。阿傩、迦叶奉如来命去检取佛经,但趁机索取礼物,唐僧未备,拿到无字经书。唐僧再来求佛,阿傩、迦叶得到唐僧的紫金钵后,方传真经。

(8)如来的故事扩展阅读

如来赐真经的故事叫做《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八十一受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上了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得赐真经。

赐真经后续内容:

唐僧师徒连马飞至东土大唐。唐太宗正站在望经楼,忽然看见西方满天瑞气,并飘来阵阵香气,远远见唐僧师徒过来,忙率领文武百官下楼迎接。

唐僧登上高台,刚要诵读,四大金刚现出身在空中叫道∶“诵经的,跟我回去!”金刚带着唐僧师徒和白马返回灵山。如来把唐僧师徒叫到座前封职,唐僧封为功德佛,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封为净坛使者,

沙和尚封为金身罗汉,白马封为八部天龙,各归佛位,超脱凡尘。如来又命揭谛带白马到灵山后崖化龙池。谒谛把马推到池子里,立刻,白马化成一条金龙飞了出来,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子上。悟空请求师父取下头上的金箍儿,唐僧说∶“你已成佛,自然就去了。”悟空抬手摸头,果然没有了。

I. 有关如来佛祖的经典故

孔子和如来

如来佛祖的额心有颗红包,右手食指伸开中指与拇指相抵呈半握拳状,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是,如来佛祖的那颗红包是怎么来的?右手又为何呈半握拳状?这还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相传孔圣人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时,这天来到了西方极乐圣界。
孔子被这里的景致所吸引,被这里浓郁的佛法所感染,不由得感慨万分,脱口念出了“南(nán)无(wū)阿(ē)弥(mī)佗(tūó)佛(fō)”六字佛语。
这时如来佛祖正在雷音殿内与众佛菩萨罗汉等说法讲经,忽然听到了这句佛语,微微有些嗔怪,“这是谁在外面念白字呢?”于是便差人到外面查看。不多时那人回来禀复说是东方的孔圣人与众弟子在殿外游览。
如来佛祖一听,心想,这圣人也能念白字?可见人是不能不学习的。
如来佛祖率众佛弟子来到殿外,一是出于礼数,二就是想要纠正一下孔圣人读音。
礼过三巡,话归正题。
如来佛祖对孔圣人说道:“圣人刚刚的佛语念错了,不是‘南(nán)无(wū)阿(ē)弥(mī)佗(tūó)佛(fō)’,而应念为‘南(nà)无(mē)阿(ē)弥(mī)佗(tūó)佛(fō)’。”
孔圣人回说:”不对不对,是佛祖您念错了,应念‘南(nán)无(wū)阿(ē)弥(mī)佗(tūó)佛(fō)’才对。”
二人争执不下,最后两人打赌说道:“这样吧,我们去问一下别人,看这究竟应该如何念!输了的,要让嬴了的人打上一下。”
协议达成,佛祖就说:“圣人远道而来,就由圣人先问吧。”
于是孔子便问向身边的弟子,这应该怎么个念法?众弟子一致回答,就念“南(nán)无(wū)阿(ē)弥(mī)佗(tūó)佛(fō)”。
如来佛祖一看,既然都说是应念“南(nán)无(wū)阿(ē)弥(mī)佗(tūó)佛(fō)”,那看来是自己念错了?
愿赌服输,如来只好对孔圣人说:“好,我认输,你打吧。”然后就闭上了双眼………
正当孔圣人准备在佛祖额头敲上一下的时候,旁边的子路把圣人拉到一边说,“老师,有事弟子代其劳,让弟子来!”
子路在一旁运了运气,抡了抡胳膊,然后用力朝着如来的额头捶了下去……
大家都知道,子路是武将,他这用尽全力的一下,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很见效的,佛祖的额头立刻就肿起了一个红包。
佛祖这个不痛快,怎么都觉得不对劲。这时,旁边的菩萨轻声对佛祖说,“佛祖,您怎么让他问他的弟子呢?他的弟子都是由他教出来的,当然跟他的念法一样。您也问我们一遍。”
“对啊!”如来佛祖恍然大悟。
“圣人,现在应该轮到我来问了。”说罢,佛祖便向身后众人问道,“这句佛语应如何念法?”。
可想而知,众人自然说是念做“南(nà)无(mē)阿(ē)弥(mī)佗(tūó)佛(fō)”!
佛祖暗喜,对孔圣人说道:“看来不是我念错的,还是你念错了。”
孔子见状,也无他办法,想着,打就打吧,反正就一下……
如来佛祖在那边微闭双眼,右手食指微伸,中指与拇指相抵呈半握拳状,暗暗运气……
这边厢子路一拉孔子说道:“老师,我们快走吧。您看他那手指,比您的拳头还要粗,您哪禁的住他这一下啊?!”
孔圣人睁眼一看,可不是么,如来佛祖的那根中指,足有自己的拳头粗细,想想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先走为妙……
当如来佛祖准备好睁开双眼时,才发现孔子一行早已没了踪影,不由得气愤万分,“好好好,我就等你再来的时候再报这一拳之仇!”

J. 如来佛祖是怎样成佛的故事

如来佛祖是在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

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

当然了,关于如来佛祖是怎么成佛的说法不止一个,如来佛祖这个词佛教并没有,如来和佛都是佛的称号。比如释迦牟尼如来也可以叫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原型是释迦牟尼,他是印度释迦族的王子,在一次出宫之后,看见了生老病死的现象,出现了想修法的决心。

而他也在一次出宫后,离开了皇宫,开始了苦行。

他跟了很多老师,学习了很多禅定法门,并把它们修道最高境界,后来他发现这些依然不能解脱,于是又离开了这些老师,然后开始苦行。

苦行了很久,释迦牟尼骨瘦如柴,依然不能解脱。后来他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恢复体力,开始禅定,最后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之道,并且圆满成佛。

成佛之后,在大梵天的请求下,佛陀开始为众生说法,并逐渐创造了今天的佛教。

热点内容
成语唇什么 发布:2024-10-25 00:10:01 浏览:241
乡村爱情故事第二部 发布:2024-10-24 23:55:05 浏览:466
2个善成语 发布:2024-10-24 23:54:57 浏览:218
与故事 发布:2024-10-24 23:39:42 浏览:984
成语一个人头 发布:2024-10-24 23:24:00 浏览:69
裳字的成语 发布:2024-10-24 23:21:49 浏览:334
禾公猜成语 发布:2024-10-24 23:21:39 浏览:583
和衣成语 发布:2024-10-24 23:09:56 浏览:450
成语什么击 发布:2024-10-24 23:08:59 浏览:269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发布:2024-10-24 23:02:51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