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学习成语
『壹』 形容培训学习的成语
成语有:勤学好问、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学而不厌、教学相长。
一、勤学好问
1、拼音:qín xué hǎo wèn
2、释义: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3、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他而今是勤学好问。(白话文:他如今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
二、孜孜不倦
1、拼音:zī zī bù juàn
2、释义: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性沉。(白话文:于是又潜心典籍,勤奋不知疲倦,性格沉稳。)
三、废寝忘食
1、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2、释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3、出处: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二折:你与他每日不曾离,直这般废寝忘食。(白话文:你和他每一天不曾离开,值得这样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四、学而不厌
1、拼音:xué ér bù yàn
2、释义: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3、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白话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有什么难的呢?)
五、教学相长
1、拼音: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2、释义:教和学相互提高。
3、出处: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故曰:教学相长也。(白话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贰』 形容学习积极的成语有哪些
1、笃学好古
拼音:dǔ xué hào gǔ
解释: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2、顿学累功
拼音:dùn xué lěi gōng
解释: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叁』 关于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锲而不舍、孜孜不倦、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开卷有益。
1、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如果做事情不懂得坚持,那么腐朽的木头你都不能轻易折断的。如果做事情能持之以恒,那么即使是金石那么坚硬的物体都能雕出美丽的花纹。
2、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自】:《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释义】:他的性格好学有耐心,勤勉不知疲倦。
3、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释义】: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想要光复中原,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在同一个寝室睡觉时,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祥之兆。”于是起床舞剑。
4、开卷有益 [ kāi juàn yǒu yì ]
【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出自】: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读书总有好处
【释义】: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
5、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释义】: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肆』 形容善于学习的成语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不愧下学---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不足为法---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钝学累功---〖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鸿鹄将至---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伍』 关于学习有关的成语
精进不休、百尺竿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自强不息
一、精进不休
白话释义: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朝代:现代
作者:木马晨君
出处:《追求》:刻苦,沉着,精进不休。
翻译:于是又潜心典籍,勤奋不知疲倦
二、百尺竿头
白话释义: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朝代:唐
作者:吴融
出处:《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翻译:百尺竿头五两斜,这一生什么地方不可以为家。
三、持之以恒
白话释义: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持之以恒。
朝代:宋
作者:楼钥
出处:《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翻译:凡是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长久地坚持下去
四、坚持不懈
白话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朝代:民国
作者:赵尔巽
出处:《清史稿·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阳。”
翻译:遇到大雨;贼决黄河保护自己。转动激励兵团;坚持不松懈;贼兵走投无路乞求投降;于是又濮阳。”
五、自强不息
白话释义:“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朝代:西周
作者:姬昌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陆』 形容学习的词语
质疑辨惑、排来忧解难、源发蒙解惑、授业解惑、解疑释惑。
一、质疑辨惑
白话释义: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出处:《道南源委》卷三:“后与李公吕质疑辨惑,造谐益深。”
朝代:明
作者:朱衡
翻译:后来和李公吕提出疑问,造诣还是十分深的。
二、排忧解难
白话释义:排除忧虑,解除危难。
出处:1989.1.3:“进一步发挥舆论作用,为群众尽力排忧解难。”
朝代:近代
作者:《文汇报》
三、发蒙解惑
白话释义: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出处:《七发》:“故曰发蒙解惑。”
朝代:汉
作者:枚乘
翻译:所以就会说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四、授业解惑
白话释义:传授学业,解除疑难。
出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朝代:唐
作者:韩愈
翻译:老师就是传授学业,解除疑难的人。
五、解疑释惑
白话释义: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出处:《荐祢衡表》:“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朝代:汉
作者:孔融
翻译: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临敌的时候也是十分有余的。
『柒』 关于努力学习的成语
努力学习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发愤忘食 ,废寝忘食 ,分秒必争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等。
一: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二: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
详细解释
1.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2. 【出自】:《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三:分秒必争[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详细解释
1. 【解释】: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2. 【出自】:《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四:鸡鸣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
详细解释
1. 【解释】: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2. 【出自】:《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五:磨穿铁砚[ mó chuān tiě yàn ]
详细解释
1. 【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 【出自】: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捌』 形容学习学习的成语
【成语】: 学而不厌
【拼音】: xué ér bù yàn
【解释】: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成语】: 学以致用
【拼音】: xué yǐ zhì yòng
【解释】: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出处】: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玖』 形容认真学习的成语
1、牛角挂书 [ niú jiǎo guà shū ]
比喻读书勤奋。
出 处
《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2、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说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例 句
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3、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 处
秦牧《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例 句
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4、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出 处
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例 句
小明转过头去~地望着黑板。
5、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孟子·告子上》:“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致:尽,极。志:志向,志趣。
出 处
《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例 句
学习要~,不能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