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與構思
『壹』 作文怎樣進行整體構思
怎樣寫好一篇文章
要寫好作文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長期多方面的努力,平時要加強閱讀,上好每一堂課.對課文內容及表達技巧要深刻理解,還要大量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作品,從中汲取知識的營養和學習寫作的技巧;多看,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多寫,就是要多練筆,做到「熟能生巧」.
以一次習作來說,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步:
(一)審清題意:
審題,就是動筆前,認真讀題,對題目中每一個字和標點(有的題目中含有標點)都要認真閱讀.如《再見了!親愛的母校》一題中有個感嘆號,這就要求寫作時有真情實感,充滿對母校的愛戀之情.在審題中正確把握住文章的重點、中心、材料范圍以及主體要求.每一個作文題目對作文內容都會有一定的限制,我們在習作時要弄清這種限制,一般有這樣幾種范圍.
1、時間范圍.有的題目,從時間上規定了寫作范圍,我們審題時就應該審請時間范圍,這種規定大體有三種情況:
一是規定了取材的時間界限如《暑假中的一件事》,「暑假」一詞就限定所寫的一件事應是暑假裡的事.
二是啟示了所寫的內容時間跨度,如《午飯前後》,文章的內容既要寫到午飯前又要寫到午飯後,在時間上有一定的跨度.
三是限定了所寫內容的特定時間背景,如《童年趣事》,所寫的趣事必須發生在童年.又如《難忘的一瞬間》,所寫的應是在某一很短時間里發生的事情.
2、地點范圍.作文題目中常常出現一些表示空間(方位)的詞語,它們往往對所寫內容的地點背景作了明確的限定.如《農貿市場》一題須寫農貿市場中的事;又如:《上學路上》則須寫去學校路上的事;如《海邊》、《在海灘上》、《海岸一角》三題都是指海邊,但是所指的具體空間還是有些大小區別的.
3、對象范圍.如《我熟悉的人》、《一個 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好 》等都是寫別人的情況,即使文章寫到「我」或他人,那也是處在陪襯的地位,是「配角」.又如《我的同桌》、《我的同學》、《我的夥伴》三題雖然都可指同學,但三題的寫作對象的范圍由小到大,《我的同桌》對象基本上是唯一的(當然也可以寫以前的同桌),而《我的夥伴》則既可指本校本班的同學,也可指鄰校小朋友,還可指鄰居小朋友等,范圍要大得多.
4、內容範圍.這是指對事件的限制.如《一個難忘的事》必須寫確實是令人難忘的事.《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就只能寫親身經歷的,自己聽到或看到的,還不能算親身經歷.《 老師二三事》只能寫老師的二件或三件事.
5、數量范圍.有些題對所寫人和事物都作了數量上的限定,我們要確定它的數量范圍,按照題目規定的數量要求去寫作.如《暑假中的一件事》、《一件難忘的事》、《這件事 》、《一個 的人》.又如《學校生活中的一件事》和《學校生活二三事》,前者只能寫一件事,而後者一定要二至三件事才能切題.
其次,應該弄清題目要求寫的重點,也就是關鍵部分,不少題目都有關鍵詞,這個關鍵詞通常叫做「題眼」,我們把它找出來,也就是找到了寫作的重點.如《一件難忘的事》這個題目,依次規定了體裁(記事為主的記敘文)、數量(一件)、內容(難忘的事),這三點要求中,主要的無疑是「難忘」,這就是題眼.
有的題目比較含蓄,我們更需注意什麼是關鍵詞,把意思領會清楚.比如《我的「傻」爸爸》,這個「傻」字是反語,表面是傻,實際上是不傻的意思.又如《媽媽的「壞」脾氣》,這個「壞」也是反語,實際上恰恰在說媽媽的某種好習慣,好作風.
找「題眼」有一定規律.如果題目是一句話.「題眼」多數在回答「誰?什麼?」的部分詞語中.如《我愛我的老師》的「愛」,《爸爸笑了》的「笑」等.如果題目是一個片語,「題眼」多數在前面,即修飾部分.如《快樂的節日》的「快樂」,《可愛的金魚》中的可愛.《我喜愛的活動》中的「喜愛」等等.當然,題目是變化無窮的,並不是都可以照這兩種方法去找的.如《我的同桌》這個題,實際上並沒有規定中心內容,我們需要根據材料來確定文章的重點和中心.
第三,在審清題意後確定寫作的體裁.記敘文包括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四種主要體裁,像《一件難忘的事》、《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等,應採用記事的體裁;《我尊敬的人》、《好XX》則應採用寫人的體裁;《我們的校園》則主要應採用寫景的體裁,但也離不開人和事.《可愛的金魚》那就應採用狀物的體裁.日記,讀後感等則大多在題目中表明.
如果碰到半命題作文,我們可以按以下步驟審題:首先對提供的半個作文題目加以分析理解,了解題目中有哪些規定,需要補充填寫的是哪些方面的內容;之後比較,選材;最後要把整個作文題連起來讀一遍,看看是否通順連貫,不妥當的地方還要加以修改.我們在填寫半個作文題時,要經過一番思考選擇,讓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在頭腦中重現,選擇印象最深的作為寫作內容.如《我愛XX》,題眼已經有了,是「愛」,至於愛誰,愛什麼,需要根據自己熟悉的材料(人或事物)來確定,可以是「愛爸爸」、「愛老師」,也可以是「愛母校」、「愛讀書」、「愛集郵」等等.
(二)定好中心
1、中心要有意義的健康的.一篇文章贊揚什麼(或歌頌什麼),批評什麼(或揭露什麼),或說明一個什麼道理,都應該使別人讀了以後受到教育或啟發.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那麼這篇文章就是有積極意義的.
2、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必須圍繞一個中心來寫,不能分散,不能有二個(或多個)中心.
3、中心要新穎.要善於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來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見大,由表及裡,從中深深地挖掘出他人從未曾發現的新的思想內容.
確定中心思想,有的可直接從題目中看出,如《勤儉節約的奶奶》、《我愛家鄉的秋天》等題目作文,確定中心思想必須符合題目的要求.有的作文題目設有直接規定中心思想,但是規定了確定中心思想大致的范圍,如《一次有意義的活動》、《這件事教育了我》等題目,確定中心思想比前一種情況有較大的自由,但也必須受規定的范圍的限制.有的作文題目完全沒有涉及中心思想,而只規定了在什麼范圍里選擇寫作的材料,如《課間十分鍾》《我的爸爸》等題目,但要避免中心思想不明確的毛病.
(三) 選好材料
寫一篇作文,在審清題意、定好中心之後,就要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凡是與中心關系密切的材料要抓住,凡是與中心無關的材料要舍棄,凡是能夠深刻表現中心的材料是我們選擇的重點.
選取作文材料,還要注意幾點:
1、材料要真實.我們作文要盡量寫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的事情,這樣方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當然,要求內容真實,並不排斥文章中合理的想像和聯想.
2、材料要典型.有時候可以選用的材料很多,我們就要通過比較進行分析,從這些都可用的材料中挑選出最能反映中心思想的材料來寫,這樣的材料一般都是十分典型的材料.
3、材料要具體.寫作文時,一定要把所寫的人(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寫)、事(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物、景等寫具體寫生動.因此,我們所選的材料內容一定要具體、豐富、周詳,這樣寫文章時才能達到寫具體寫生動的目的.2、作文題目是《我所見到的新風尚》,請你按照「真實、具體、典型」的要求,選三項材料寫下來.(不必寫成整篇的作文,只要把材料記下來就可以了).
(四) 列好提綱
確定好中心,選擇好材料以後,還應該對材料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詳寫,哪些略寫,怎樣開頭、結尾和過渡,都需要認真構思,進行整體設計,這就是布局謀篇.為了防止寫作時疏漏、零亂,我們就需要把構思的內容編寫出寫作提綱,然後按照寫作提綱一段段地寫.
寫作提綱一般包括以下幾部分:作文題目、中心思想、重點、段落層次等.
編寫作提綱一般要注意以下三點:
①要始終圍繞文章的中心.②要有一條合理的思路、線索,可以是時間線索,事情發展線索,物體線索或人物線索等.③要抓住要點,考慮周到.哪些詳寫,哪些略寫,怎樣開頭、結尾等都要考慮到.
(五) 撰寫初稿
完成上述四個步驟後,頭腦中已經形成了一篇文章的大致輪廓,把它寫出來就是文章的初稿.動筆寫好初稿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要按照寫作提綱一步一步地寫,注意開頭、結尾、過渡、詳略等.
2、怎樣想就怎樣寫,盡量一氣呵成,遇到用詞造句有困難,可先空開,繼續寫下去.
3、文句要朴實、明白、通俗,有真情實感.注意用好標點符號.
4、作文中注意照應文題,恰當地點明中心.
(六) 修改謄寫
修改作文,是寫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修改作文的過程,就是訓練的提高寫作能力的過程.有人把修改比作文章的「美容」,是很形象的.
怎樣修改自己的作文呢?魯迅先生說過:「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我人寫好作文的初稿後,一定要認真讀一讀,想一想,先整體,後部分,先內容,後文字,認真推敲,找出毛病.具體步驟方法如下:
一看文章內容是否切題,中心是否明確.內容是否緊扣中心,與中心有關.把不切題的,與中心無關的內容、語句刪去,與中心有關的材料不清楚的、不具體的要改寫清楚、具體,遺漏的地方要補上.
二看文章是否做到條理清楚.段落層次的安排是否恰當、合理.對照提綱,是否做到了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如有不當的地方應加以調整或改動.如有重復的段落應刪去.
三看文章的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確切.用詞造句、說話要得體,不通的,不要的要加以修正.
四看文章有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用得是否恰當.要盡量消滅錯別字和不恰當的標點,修改好,定稿後,要用正楷工整地謄寫到作業本上。
『貳』 我不知道作文如何進行立意和構思選材,請你務必指導一下初中作文的立意和構思選材的方法。 讓我參考。
審題,就是細讀提供的材料、題目或話題,弄清寫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寫作內容範圍,有何強調或深層意含,文體要求,是否自己擬題等。這是決定寫作成敗的第一步。
立意與構思,就是考生在把准題意及要求和限制之後,自己作文找到恰當的起點、角度,確定所寫的中心和行文大體脈絡和重點。當然,其中也包括選材。這是決勝的關鍵。
備考的方法,由老師從幾類題型中精選有意蘊的陌生題,著重引發思考如何審題立意構思,進行思維訓練。並選取相應例文,研讀感悟,開拓文思。以話題作文為主。
1.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往風景幽美的地方,這便是「曲徑通幽」。它是畫家筆下渲染的景緻,是射影愛好者不斷尋找的目標,是園林設計師著力創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們處理問題常採用的態度和方法??因為「幽」也許在這「曲徑」之中,「美」可能源於這回轉之間。
請以「曲徑通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審題。曲徑,彎彎曲曲的小路。幽(靜,深),風景幽美的地方。在畫家、射影愛好者、園林設計師和文人墨客眼裡,「徑」與「幽」是聯成一體的,都是「景緻」、「意境」、「效果」、「目標」。「幽」「美」「也許」在曲徑中。「幽」的地方(目的地)是美好的,「過程」(通幽的心態、態度等)也是美好的。退一步,倘若寫要達到美的目標、境地必須付出艱辛代價,那麼「付出」的過程也是「美」的;而不是一般理解成「必須艱難曲折走許多彎路才達到目的地」。因為是話題作文,寫時,所供材料可不用,更不必對材料作分析。
例文1. 曲徑通幽,中華之美
婉曲比直捷來得更美,這已成為了中國人的共識。
體現在建築上,故宮是宏大的,整齊的房舍不容許有一絲偏倚彎曲。但真正的美麗在於視線之上,檐牙高啄,流線型的瓦檐延伸出流線的美;瓦縫參差,房樑上的斗拱勾心鬥角,構築起細致精巧的美。來到野外,長城是雄偉的,每一塊磬石都讓人震撼。但雄壯有力的直線之外,更使人陶醉的,是長城在崇山峻嶺或是無邊大漠間蜿蜒的那條曲線。這條曲線,像草書般遒勁的一筆,體現出中華民族那不乏力量,而且富有曲線般婉約的柔美。
蘇州的園林更是將曲線的建築美發揮得淋漓盡致,從每個角度觀賞,遊人都能發現新的景緻。因為建築中的曲線,把那原來死的景物分割得恰到好處。美,在這曲徑通幽的景緻中爭妍斗麗地展現出來。
建築與環境,是身居其中的人們塑造出來的。反過來,這處處充滿曲線美的環境又能影響,陶冶中國人的心靈。
楚懷王不像商紂,他沒有將正直的屈原像比干一般剖心處死。但空有抱負的屈原正道直行,直言上諫,最終不免落得個貶謫蠻荒的下場。空有愛國之心的他,選擇了曲線救國的方式——詩篇。用詩句表達了屈原盼望美好環境的願望,但卻沒有像從前進諫般直來直往,而是先言他物。以鮮花香草比喻君王賢人,用蟲獸來類比姦邪小人,通過先言他物曲折的表達方式,《楚辭》將比興的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藉此崇高的藝術成就,屈原的一片愛國之心 1
才得以在這婉曲的文字中流芳百世。
千年以後,又一大文豪遭遇不幸。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但這正是他藝術巔峰的
開始。因為,你來我往單刀直入的官場不適合他。通過文意曲折的篇章,委婉地表達樂觀,豁達的志向,才是他的用武之地。請看《赤壁賦》吧,篇中對湖光水色的曲折婉約的描寫,絲毫不阻礙篇末他對豁達志向的抒懷。
更多的文人,如王維,陶潛,選擇了那彎曲的山徑小路,隱居起來。因為,他們知道:國都內那筆直的康莊大道不適合他們。
曾有人建議以梅花作為中國的國花。梅花與白楊等樹相比,少一份挺拔,更多的卻是婉曲的美。也許,這更能體現中國人那堅強以外,那富有婉約曲線美的物質吧。
簡評。文題「曲徑通幽,中華之美」點明主旨,甚合題意。首段更開門見山,提出「婉曲比直捷來得美」的觀點,為下文張本。
文章首先以極具標志性的民族瑰寶——長城與蘇州園林為例,展現了中華民族建築史上的婉曲美,接著,作者把筆觸轉向文學與人情。屈原以委婉含蓄的形式表達幽憤,蘇軾以曲折婉約的描寫,抒發樂觀豁達的心志。正是這種對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的熱愛和鑒賞,正是對「曲徑通幽」這一民族文化精華的咀嚼和玩味,滲透於文章的字里行間,展示出作者平時閱讀與寫作的積淀。
例文2. 繞一繞,別有一番天地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清晨古寺,日照高林,拋開塵世的污濁,詩人輕輕地踏上帶著幽幽魅惑的曲折小徑,於深邃處,於無盡處,尋覓心靈的凈世。轉彎,繞道,四顧,探索,那麼彎彎曲曲,崎嶇難行,但人卻找到了生命的寂靜之美、歸真之美,在萬籟俱寂之中感情隱逸的快樂。世界之美也是如此,需要「曲徑」來引領。繞一繞,你會發現,又是一番風景。
「曲徑」通向視覺之美。
聞名於世的蘇州園林,有著它不可抵擋的獨特魅力。亭台樓閣,奇花異石,一山一水,全都不會自動整齊地展現於眼前。最是那不起眼的小路和長廊,一路蜿蜒曲折,讓遊人如墜霧中,卻又充滿了急切而好奇的心情,彷彿飄拂於眼前的神秘輕紗,讓人想揭又不敢驚動。忽然路到盡頭,豁然開朗,一片令人驚嘆的清秀景緻躍然眼前,讓人滿足而愉悅。若不是那頑皮的小路長廊給了人們無盡的懸念與波折,一幅山水又何來如此驚人的力量呢?曲徑雖「曲」,卻於「曲」中蘊藏了無數視覺的盛宴。
「曲徑」引向思想之美。
裴潾一首描寫白牡丹的詩,開頭便從別處落筆,「爭賞街西紫牡丹。」他以「曲折」的手法,用人們爭相觀賞紫牡丹的盛況襯出白牡丹的落寞,這是一「曲」。然後又用白牡丹的「無人月中看」,繞著彎子暗喻自己無人賞識,這是另一「曲」。白居易也曾用詩「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來表達希望得到重用的心情。詩文中的「曲徑」,那麼含蓄委婉地流露出作者的心意,顯得意蘊深遠,讀來回味無窮,展現了無窮的智慧與才氣。
「曲徑」成就戰略之美。
強盛一時的大秦國, 僅僅是靠強大的武力來征服別國的嗎?不是。當六國「合從締交,相與為一」時,秦國巧妙地通過各種「旁門左道」,各個擊破,毀滅了合從的計劃。毛澤東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通路,避敵主力,側面攻入,最終奪取城市,在革命的進程上又邁出了勝利的一步。戰略上的「曲徑」,不僅避免了下面交鋒可能帶來的沖突與損失,還能以出其不意之勢,迅速奪取勝利。
「曲徑」引領美麗。沒有X道的寬廣平坦,卻有包含著無盡的驚喜;沒有大路的一覽無 2
遺,卻蘊含了無盡的智慧。
繞一繞,又是一番天地。
簡評。本文是分三個層面展開闡述「曲徑通幽」美之哲理。如果角度把握不好,容易變為議論「曲徑」之美而忽略點明「通幽」之理。而本文結合相關事例的剖析,注重寫出了「曲徑」中的「曲」的內涵意義,從而很好地為闡明「曲徑」成就「幽」之美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說服力強。層次分明,文筆流暢,富有文采。
例文3.. 成功在轉彎處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走過彎彎曲曲的小路,才能發現美麗的花草,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在路途上轉一轉身,繞進個小道,拐一個彎,多一份美麗之餘,也能殊途同歸。
一條小河喧嘩著奔向大海,但卻發現前路被大山阻擋。奔流的它不能就此打住,於是它試探著沿著大山繞轉,終於又回到了主道,又再次湧向大海。繞了個彎,走了一條小道,河流因此可以流向大海,也因此留下了一處「水繞青山」的美麗。小流如此,人可亦同。
當督郵被眾星捧月般浩浩而來,心中思量著下屬向他進貢的禮品。「寧可為八斗米折腰!」陶淵明於是隱逸在田園中。雖然不能為朝廷史官手中所寫的忠臣良將而名留千古,但憑那「眄庭軒以怡顏」的生活,「心遠地自偏」的胸襟,陶淵明走入了隱士的「小道」,卻以自己的詩篇文章在文學史上流芳百世,與後人在穿過「曲徑」的時空中,一起一醉一陶然。
身為DNA雙螺旋結構的創始人之一的克里克曾是一名物理學家。但當他看到愛因斯坦已在物理學界中創下的偉烈豐功,看到物理界已進入成熟而相對穩定的時代,知道自己暫時或在長遠的一段時間內,在物理中難以作出怎樣的一種突破。於是他將方向轉向了剛起步的「曲徑」,還沒有太大發展的生物學。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當DNA雙螺旋結構的理論公布於眾而贏得極大反響的時候,克里克站在了生物學的巔峰處。
面對當今的社會,恰當地轉身,繞入通往成功的「小道」,也不失為一大明智的選擇。你看,當「百萬大軍」的考生爭擁度過這高考的「獨木橋」時,適時的轉身,在技術學校中學得一技之長,同樣也能為社會作貢獻,為人民服務,實現人生的理想。
曲徑通幽,小河因不畏小道暫時的昏暗而奔向了大海;陶淵明因穿過了「曲徑」而到達了文學的高峰;克里克因適時的轉身,獲得了事業的成功。因為敢於轉彎,適時的繞道,人生才會多姿多彩,才會雖殊途而同歸成功。
簡評。本文能准確理解話題意思,立論比較清晰鮮明,文章首尾呼應,結構比較嚴謹。三個主體例子能分別從自然、歷史、現實的層面對觀點加以論證,顯得視野開闊,邏輯嚴密。最後能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展開分析,使文章具有了較強的現實意義。文章的語言比較簡潔,在陶淵明的例子中能恰當地引用詩文名句說明事實,表達觀點。文章如能在過渡照應、分析論證上再加註意,定能更上一層樓。
2.作文模擬試題:(命題作文)
《說文》:「患,憂也,從心。」從個人到國家,從人類社會到宇宙自然,人心之憂,無處不在。高尚品質的缺失,價值取向的混亂,天災人禍的頻發??這些「患」都與我們的生存狀態息息相關,都是對人類智慧的嚴峻挑戰。
請以「說憂患」為題,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於600字。
審題。這是一篇命題作文,又是一篇限定文體的作文,有一定難度。
命題中的「憂患」是一個傳統話題,考生當有較多的准備。同時又是一個現實性很強的話題,試題對此做了比較充分的提示。「高尚品質的缺失,價值取向的混亂,天災人禍的頻發」都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只要這些問題存在,「憂患」就是難以消除的。考生可以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去思考,前者是如何繼承傳統的問題,後者是世界觀人生觀的問題。
3
受到了試題提示語的干擾,許多考生將「憂患」理解為一種社會現象,如社會上存在的問題,個人發展中遇到的挫折、逆境,以及心理疾病等,這當然是沒有讀懂題目要求所致。
例文4. 說憂患
如果說憂患伴人而生,一點都不過分。從古到今,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憂患。遠古時期,人類為衣食住行而憂患,落後的生產方式使人們不得不時時為溫飽而擔憂。封建社會,百姓為生計而發愁,國君為找不到治國良方而苦惱。歷史翻到了今天,人們雖已擺脫了基本生活保障不足為煩惱,卻又不得不面對新的煩惱;高尚品質的缺失,價值取向的混亂,天災人禍的頻發。人類生活中充滿了憂患。
人的生活因這些「患」的存在變得困苦,人的力量和意志在與「患」的斗爭中被消耗。 社會中,由高尚品質的缺失而造成的犯罪案件,如貪污、盜竊等,不僅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也使國家遭受了重大損失,社會發展嚴重受阻。
然而隨著「患」而來的最大威脅並不是它所帶來的困苦與災難。如果人們面對這些「患」缺乏警惕,並且在經歷了不幸之後仍不知自省,不知吸取教訓,那時這些「患」都會造成毀滅性的災害。
還記得那隻在水中被慢慢煮熟的青蛙嗎?這不是身在「患」中不知「憂」的最好例證嗎?它總是「自我感受良好」,錯過了採取措施逃生的時機,便再也無法從災難中逃脫出來了。
人又能比那隻青蛙高明多少呢?有多少人在社會不良風氣和混亂的價值取向的包圍之下,不再堅守信念,保持心靈的純潔,結果為「患」所害,落入了罪惡的深淵,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所以,面對無法逃脫的「患」,我們需懂得「憂」。僅僅懂得憂還不行,還應尋求解除這些「患」的方法。古人為落後的生產方式所苦,於是尋找各種巧妙的辦法,利用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條件。現代人應該比古人更聰明。回顧一下我們剛剛經歷過的事吧:「非典」流行之初,北京市政府疏於防範,造成了疫情的迅速擴散。後來經過認真反省,終於向社會如實通報疫情,並採取果斷措施,結果較快地控制了局面。由此可見,「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身在「患」中不知「憂」。只要我們具有憂患意識,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各種各樣的「患」,「患」的挑戰便會變成社會發展的助力器,它會越來越多地激發出人類的智慧,將人類文明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簡評。這篇作文被評為一類下。
作者專在議論的現實針對性上下工夫。前三段從歷史談到現實,引導大家關注現實。第四段用「然而隨著『患』而來的最大威脅並不是它所帶來的困苦與災難」一句由「患」過渡到「憂」,重點討論「面對無法逃脫的『患』,我們需懂得『憂』」。第五段以青蛙為喻,議論深入淺出。第七段以防範「非典」為例,在對比分析中闡明自己的觀點。「『患』 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身在『患』中不知『憂』」,是警醒之語。
3.作文模擬試題:(介於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之間)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說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泉,常會出現奇跡,可以治療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拄著拐杖,一跛一跛地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口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乞求一條腿嗎?」這句話被退伍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好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幫助我,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讀了這段文字,你得到什麼啟示?請自選角度,自定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4
審題與立意。注意,該題型設計,既不同於以往高考材料作文題型,也不是規范話題作文。 材料作文必須緊扣材料所含中心來立意,限制性很強。而該題提示考生:「讀了這段文字, 你得到什麼啟示?」強調了考生的讀後體會和感悟認識,即可由材料引發聯想,這比材料作文的內容範圍和要求開放得多。
據「材料」和「啟示」,聯想、啟示的角度、立意,可以很多。
從殘疾軍人這一面看,如:
求上帝不如求自己;
人可以被致殘致死,但不能被打敗;
百折不撓自我開創生活之路;
身殘志不殘;
生命在於希望等。
從小鎮民眾這一方看,如:
怎樣的同情才是有益的,好的;
雙腿不殘疾身不殘,就是強者嗎?等等。
立意偏離的如:
自己就是上帝——當你面對各種誘惑(名與利)時,如何堅定信念把握自我。這與「面對困境」相悖。
戰爭給人帶來災難創傷,必須反對戰爭。或:讓別人說去,走自己的路。此二者確立的中心雖合題意,但與「正視困境,勇敢生活」主旨不太緊貼。
例文5. 生命的奇跡
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有一塊燒焦的草坪,草兒們全都奄奄一息地緊貼大地。它們是在抱怨自己的命運嗎?不是,它們是在孕育新生的力量,期待春風到來的日子。
植物似乎都有一種韌勁。不論狂風暴雨,山洪海嘯,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治癒傷口,重煥生機。面對突襲的災難,它們調整了狀態,頑強地生存下來。人本是自然中的一員,同樣經受著災禍,卻少有人承襲這種生命的韌勁。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沉溺於對往事的追悔,對時運的怨恨,荒廢了生命,使自己如一棵焦枯的小草,隨風吹散。當然,也有一些人培養了自己的韌勁,因而他們往往能創造奇跡,留下佳話。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成;勾踐卧薪而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張海迪海燕般搏擊風雨的精神,海倫面對傷殘的達觀與勇氣。這些勇敢的人們,在經受著他人難以承受的屈辱或痛苦的同時,默默地樹立信心,汲取力量,堅定生命的意志,終於把自己的生命描繪得絢爛精彩!
人生就像一條小溪,翻山越嶺,難免會碰到礁石懸崖,有時可能被撞得四散飛濺。可是不這樣又怎能匯聚更多的水滴,壯大身軀呢?人生的韌勁,指的是能屈能伸:「屈」是面對身體的殘疾、事業的挫敗,敢於承認現實、反省自我,而非陷於被動無法自拔;「伸」是抓住生活的契機,超載自己,使意志更加堅定,志向愈發偉大。「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在廢墟中重塑自我。
如何獲取這種韌勁,自然便是極好的導師,不少殘疾的生命在其中滋長繁衍,毫不理會人們的踐踏撕扯。漫步林間,你會看到老樹如何萌芽,殘花如何結果。雲卷雲舒,冬去春來,自然就是這般生生不息,締造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跡。
當我們遭遇不幸時,試著承認現實。上天可以讓你失去一條腿,但也可以磨練你的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