蟀的詞語
蟀組詞:蟋抄蟀、斗蟀、蟀谷、鬥蟋蟀、蟋蟀草、蟋蟀相公
基本字義:
形聲字。從蟲,帥聲,為「蟀」的異體字。「蟀」從「率」聲,與「帥」聲同。現以「蟀」為規范正字。 「𧍓」與「蟋」構成復音詞「蟋蟀」,蟲名。
繁體字:蟀,部首:蟲,拼音:shuài
筆畫:17,結構:左右結構,五行:金
首尾分解:蟲率,部件分解:蟲亠冫幺冫十
(1)蟀的詞語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蟋蟀
[xī shuài]
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很長,後腿粗大,善於跳躍。尾部有尾須一對。雄的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生活在陰濕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莖和種子,對農業有害。也叫促織,有的地區叫蛐蛐兒。
2、斗蟀
[dòu shuài]
鬥蟋蟀。
3、蟀谷
[shuài gǔ]
經穴別名。
4、鬥蟋蟀
[dòu xī shuài]
亦作「鬭蟋蟀」。使蟋蟀相鬥的一種博戲。相傳始於唐代。
5、蟋蟀草
[xī shuài cǎo]
也叫牛筋草。一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稈叢生,高15—90厘米。夏秋抽兩至數枚花序,呈指狀,簇生於莖端。
㈡ 蟀除了蟋蟀還能組什麼詞
1、斗蟀
[dòu shuài]
鬥蟋蟀。
2、蟀谷
[shuài gǔ]
經穴別名。見《外台秘要》。即專率骨、率谷。
3、鬥蟋蟀
[dòu xī shuài]
亦作「鬭屬蟋蟀」。使蟋蟀相鬥的一種博戲。相傳始於唐代。
4、蟋蟀草
[xī shuài cǎo]
也叫牛筋草。一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稈叢生,高15—90厘米。夏秋抽兩至數枚花序,呈指狀,簇生於莖端。
5、蟋蟀相公
[xī shuài xiàng gōng]
明馬士英的綽號。
(2)蟀的詞語擴展閱讀:
蟀相關延伸:
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斗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
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斗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