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詞語
1. 描寫端午節的四字詞語
喜賽龍舟、龍舟競渡 、五月端陽、風雨端陽、重五山村、重五惡日、粽葉飄香、艾葉菖蒲
家家插艾、快樂端午、喝雄黃酒、仲夏登高、順陽在上、屈志從俗、 食古不化
成語解析:
1、五月端陽[ wǔ yuè ān yáng ]
即端午節。
2、屈志從俗[ qū zhì cóng sú ]
1)、指抑制意願遷就世俗。
2)、屈原因志投江。紀念他吃粽子。成為風俗習慣
3、食古不化[ shí gǔ bù huà ]
指對所學的古代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於按現在的情況來運用,跟吃東西不消化一樣。
端午節吃粽子,自古以來就有的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而沒有改變。謎底頓讀為「食/古不化」
4、風雨端陽[fēng yǔ ān yáng]
指端午節出現大風大雨。
5、粽葉飄香[zòng yè piāo xiāng]
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粽葉飄香時。
(1)端午的詞語擴展閱讀:
端午節」來歷: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劃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2. 描寫端午節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五月端陽 龍舟競渡
2、順陽在上 喜賽龍舟
3、家家插艾 重五惡日
4、人聲鼎沸 艾葉菖蒲
5、粽葉飄香 風雨端陽
6、重五山村 仲夏登高
7、喜賽龍舟、總成眷屬
8、龍舟競渡、屈志從俗
9、食古不化、粽子飄香
10、屈志從俗、端午濃情
11、五月端陽、風雨端陽
12、重五山村、重五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