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藝的作文
❶ 有關絕活的作文
張桂亭
北京有個「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鴻老先生,會吆喝100多種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賣聲。但凡老字型大小重張,他都得去給老買賣吆喝兩嗓子。1993年,南來順重新歸置了100多種京味小吃,他專去捧場。有口賣高樁柿子的詞兒他是這么吆喝的:「嘞———高樁兒的嘞———柿子嘞———不澀的嘞———澀的還有換嘞!」
其實,吆喝的本意是大聲喊叫。《儒林外史》里正在燈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聽得門外一聲響亮,有幾十人聲一齊吆喝起來」。這大聲喊叫的吆喝何時用作叫賣的吆喝?筆者沒有考證(也於此就教於方家),但賣東西吆喝著賣,則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揚聲」;宋時開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賣葯及飲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著賣花的,陽春三月桃花初放,滿街唱賣,其聲艷羨;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歲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繪聲繪色了———
賣心裡美蘿卜的吆喝:「蘿卜賽梨哎———辣來換!」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賣金魚的吆喝:「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不是賣黃瓜的,我是賣大小金魚的!」賣蟠桃的就更吆喝出個花兒:「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綉的,這是三姑娘逛花園一腳踩下一個扁蓋兒桃!」……
吆喝也非京華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頭巷尾。比如徐州,筆者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聽見過「炕雞嘞嗨———炕雞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經指點原是常州人在叫賣梳子篦子;還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綠豆,白面一勾五碰頭的稀飯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聲,秋冬夜色中遠處傳來的「烤白果嘞———白果!」「里外青的蘿卜嘞!」的吆喝聲,聲聲入耳。
兩年前,一位專回徐州探望的華僑王老先生,在當年住過的老巷子里忽地聽見一蹬三輪者用電喇叭吆喝「臭豆乾!」老先生聽了搖著頭說:「沒那味了。50多年前的吆喝像唱曲一樣。現在要想再聽,只有去聽相聲了。」
不錯,這種從早到晚絡繹不絕抑揚頓挫生動風趣出自小商小販之口的吆喝,確實走進了藝術殿堂,受到藝術家的青睞。傳統相聲《賣估衣》里就有吆喝的活兒。現代京劇《紅燈記》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搶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還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舊事》、《四世同堂》等影視劇配過吆喝聲,而十多年前有個小品中的吆喝「賣大米嘞———賣大米!」也著實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販夫走卒,將販賣貨物用曲藝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來,他們不愧為韻味十足的吆喝藝術家。而時下有些藝術家的「吆喝」卻沒那味了。不信?你打開電視瞧瞧,那些歌星笑星影星視星……眾多的星星藝術家在熒屏裡面對著億萬觀眾「吆喝」著「我愛××」、「用了真的好舒服」、「誰穿誰精神」、「實惠,看得見———不到一塊錢」……都什麼味兒?
天橋市民文化廣場是第三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宣武區奧運文化廣場系列活動的舉辦地。這個於6月24日正式落成並向市民開放的文化廣場南側有八尊栩栩如生的銅雕群像,
它們就是濃縮了老北京天橋文化特色的——「天橋八大怪」。
北京天橋自元、明時代出現了市場和商業群之後,至清代變得日益繁華與熱鬧。出現繁華與熱鬧的原因之一便是歷代身懷絕技的各行業的民間藝人在天橋施展自己的藝術絕技。據統計,僅清朝末年至解放初期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在天橋賣藝的京劇、評劇、曲藝、武術、雜技等各種民間藝人多達五六百位。他們如八仙過海般各顯神通、各練絕招,在北京近代民間藝術史上留下了令人難以忘懷的一頁。其中的傑出民間藝人代表就是天橋「八大怪」。
天橋「八大怪」相貌奇特,言行怪異,身懷絕技,深為廣大群眾喜愛。他們其中的一部分人為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的創造和發展做出過極為可貴的貢獻。所謂「怪」,老北京的解釋就是不同尋常的意思。
按時間順序天橋「八大怪」共有三代。第一代「八大怪」,大約出現於清代咸豐、同治、光緒三朝。他們是:窮不怕、醋溺膏、韓麻子、盆禿子、田瘸子、丑孫子、鼻嗡子、常傻子。
第二代「八大怪」,主要是指在辛亥革命以後出現在老天橋民間藝人中的佼佼者和演技奇特怪異者。他們是:讓蛤蟆教書的老頭兒、表演滑稽二簧的老雲里飛、裝扮奇特的花狗熊、耍中幡的王小辮、三指斷石的傻王、耍金鍾的、數來寶的曹麻子、耍狗熊頂碗的程傻子。
第三代「八大怪」活躍在距今半個多世紀前後,這時正是天橋最繁華熱鬧,也是最為動盪不安的歷史時期。在這段時期里,天橋涌現出來的著名民間藝人可謂燦若星河。第三代天橋「八大怪」為:雲里飛、大金牙、大兵黃、焦德海、沈三、賽活驢、拐子頂磚、蹭油的。
隨著歷史的變革,老北京老天橋的藝人們漸漸逝去,諸多民間絕技也隨之慢慢消失。但可喜的是,作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發祥地,北京市宣武區近年來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開展挖掘、整理、挽救民俗文化,特別是老天橋藝人留下的絕活兒的工作。目前,已有「五斗齋高蹺秧歌」、「擲子隊」、「穆派戲法」、「太獅老會」、「什不閑蓮花落」等多項民俗絕技被從瀕臨失傳的邊緣上搶救回來。老天橋著名藝人「寶三」寶善林的第二代傳人付文剛還辦起了「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北京復活民俗絕技的工作,正在讓越來越多的民間絕技得到重生並且更加絢麗多彩。(劉莉)
大金牙(第三撥「八大怪」)原名焦金池,河北河間縣人。大金牙是矮胖子,小眼睛,常笑眯眯的,大嘴裡露出一顆大金牙,因此得了這個綽號。他以拉洋片為主。拉洋片類似現在的幻燈片,只是不用電而是用手動。
回答者: 浪漫失魂 - 試用期 一級 9-21 13:32
民間絕技-花鳥字介紹
中國民間板筆花鳥書法,是流傳很久的、老百姓極為喜愛的一種字體。她是以字為主,書寫中恰當巧妙的參畫一些花、鳥、魚、蝶和竹等動植物,讓人看了極有趣味,久看不厭!「字中有畫」是對花鳥字的最好說明!
四川的變臉絕活
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 「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新疆達瓦茲的高空走鋼絲
手持長桿,在高空懸掛的鋼絲上走路,做各種動作,翻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