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時間的詞語
⑴ 表示時間的詞語是
時間的成語 :
分秒必爭、爭分奪秒、似水流年、日日夜夜、青山不老、日月如梭、稍縱即逝、貴陰賤璧、年復一年、彈指之間、光陰似箭、光陰荏苒、斗轉星移、呼吸之間、白駒過隙、千秋萬代、隨時隨地、立談之間、尺壁寸陰、曇花一現、轉眼之間、一日三秋、瞬息之間、日積月累、窗間過馬、咄嗟之間、喘息未定、久而久之、天長地久
一、常用的時間表示詞
表「年」的詞語:除了歲、載、春、秋、春秋等詞語表示外,祀(殷代稱年為「祀」)、霜(賈島《渡桑乾》詩「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放憶咸陽。」中的「霜」即年。)、稔(谷一熟為稔,故也謂「年」為稔)也是年的表示詞語。
歲暮:表示年終、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則指二十日(天)。
一旬:指10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農歷十六「既望」月團圓。
侵晨:指天正亮。
質明、拂曉、破曉:皆指剛剛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為旦日。
旦旦:連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夙夜:是指朝與夕。
中夜:指半夜時分。
夜闌:指深夜時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約指中午十二點。
光陰、歲月:皆指時間。
少頃、俄頃、少間:皆指一會兒的短時間。
須臾、瞬間、剎那、隨即、尋、俄、旋、遽:皆指極短的一小會兒時間。
「朔」日:稱農歷初一。
「望」: 稱農歷十六為「望」月團圓。
晦:農歷每月尾日為晦。
日:稱每一天。
旦:稱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稱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烏飛兔走、白駒過隙、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也都是表示時間的詞,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國古代沒有發明計時用的時鍾之前,白日計時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動算時間;夜晚計時用的是「更漏」。我國直到明代才有了時鍾的出現。
二、一天內的時間表示詞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又有特定的名稱與今天的二十四小時記時法相對應。現試列表如下:
古名稱 時辰 現在記時
夜半 子時 相當於23——1時
雞鳴 丑時 1 —— 3時
平旦 寅時 3 —— 5時
日出 卯時 5 —— 7時
食時 辰時 7 —— 9時
隅中 巳時 9 ——11時
日中 午時 11 — 13時
日die 未時 13 — 15時
晡時 申時 15 — 17時
日入 酉時 17 — 19時
黃昏 戍時 19 — 21時
人定 亥時 21 — 23時
明確了古人的記時法,我們對古文中涉及到的時間名稱就容易理解了。比如「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的「雞鳴」就是指晚上一時至三時。
三、季節月份的時間表示詞
在我國,季節與月份常用的別名也很多。現列舉如下:
1. 月份的代稱(異名)
一月:正月、孟春、寅月、首春、元陽、初月、開歲、初春、
二月:仲春、卯月、仲月、杏月、麗月、花朝
三月:季春、辰月、暮春、杪春、桃月、蠶月、
四月:孟夏、巳月、清和、槐序、槐月、麥月、麥秋、
五月:仲夏、午月、蒲月、榴月、中夏
六月:季夏、未月、暑月、荷月、暮夏、
七月:孟秋、申月、巧月、首秋、初秋、蘭月、瓜月、涼月
八月;仲月、酉月、中秋、正秋、桂月、爽月
九月:季秋、戍月、暮秋、菊序、霜序、菊月、詠月
十月:孟冬、亥月、初冬、良月、陽月、開冬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暢月、復月、龍潛、雪月、冬月、大呂、
十二月:季冬、丑月、嚴冬、嘉平、暮平、臨月、臘月、風杪、殘冬、冰月、歲暮
2 .四季的代稱
春季:初春、早春、陽春、芳春、暮春
夏季:初夏、中夏、暮夏、九夏、盛夏、炎夏、三夏
秋季:初秋、中秋、暮秋、三秋、金秋、九秋、清秋、高秋、霜秋、霜天
冬季:初冬、中冬、寒冬、九冬、暮冬、雪冬、冷冬、隆冬